魅力没有标准答案

2015-09-10 07:22本刊编辑部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期

本刊编辑部

靠“一日一画”走红的漫画家Tango在微博上有四十多万粉丝,他的漫画有时会紧跟当天的突发新闻,所以这几天,他频繁接到多家海内外媒体电话,请他发表对巴黎《查理周刊》遭遇恐怖袭击的意见,并且亮出《纽约客》那个红色笔尖的埃菲尔铁塔下血流一地的漫画封面,问他:为什么这次你反而没有针对这一事件创作漫画?

作为一个从来不忍心让人失望的暖男型人格患者,Tango陷入了茫然。他深深感到,身为一个漫画家、一个每年都要去巴黎N趟的法国粉,而且他两个月后即将在巴黎开幕的漫画展就在离枪击现场不远的地方,他必须对此事持有态度。

可他偏偏就是没态度。也不确定在这样一个漩涡之中,到底持有怎样的态度才是无懈可击的,才能够同时实现政治正确、道德正确、宗教信仰正确以及圈内口碑正确。

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人与人在信息层面上被无限逼近地链在了一起。事情远在几万公里之外,你却无法置身事外。群众的参与感被充分激发出来,于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之后,“今夜我们都是汶川人”、“今夜我们都是上海人”、“今夜我们都是查理”这样的标题满目横陈。

舆论有时候会演变成一种挟持,终于有人怒了,决定逆流而上,在朋友圈里吼出:“你才是查理,你们全家都是查理!”有人开始写下,“我绝不赞成杀人,但我也不是查理”、“我们是查理,他们又是谁?”

旅法画家茹小凡在巴黎街头百万人大游行中拍来一张照片:一个褐发男子在游行队伍里举着一块牌子——“我不是来支持谁,或者反对谁,我只是喜欢拿一块牌子在街上走走。”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有时候,这不是简单的二元论,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也不可能仅凭站队,就一目了然世道人心。在随处可见的大考卷上,真相不是一道是非题,不是一道选择题,不是一道论述题。

《查理周刊》的幸存者Luz——一位因为当天会议迟到捡回一条命的漫画家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成了一个象征,就像我们画出来的漫画一样。一种沉重的象征主义的重量——原本并不存在于我们的漫画中,也离我们很远的东西,现在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人们开始谈论,关于自由——出版的自由以及宗教的自由、关于尊重、关于种族、关于欧洲移民政策、关于恐怖、关于紧急营救、关于穆斯林、关于不同宗教的人口发展速度和实力对比……

作为一本旨在描述人、并且通过记录人来记录时代的杂志,我们常常感受到这个时代对媒体提出的考验。一方面我们必须从海量芜杂的信息中提炼出意义和象征,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十分警惕这种提炼里面是否存在着经验主义、窄化真相和简单粗暴贴标签的成分。我们有时也难免陷入Tango式的茫然: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没有标准答案。

就像每年我们惯例评选出的年度魅力榜单,别人常问我们,怎么样才算得上《南方人物周刊》的魅力人物?我们只能答:没有标准答案。每年这张名单之长,都更加佐证了没有标准答案,佐证了我们奉行的标准无比多元。任何试图给出答案的努力,最终都会被证明是一种虚妄或者辞不达意。星空浩瀚,更何况还有无数星星尚在我们目力之外闪耀。我们只能在坐标里标记出一些星点,供您测量我们的态度,或者偶有荣幸,成为您道路上的一个参照系。文明的灯火尚未繁荣之前,黑暗荒野里的人类就依靠星空指路,在灯火过于眩目之后,我们依然不想忘记:头顶尚有星空存在。

就在刚刚,《查理周刊》的幸存者出版了最新一期的杂志,这份平时只印6万册的漫画周刊这期印刷了300万册,封面是先知穆罕默德手中拿了一张“我是查理”的纸板,他头上写着一行大字:“所有人都被宽恕了。”

也许这可以成为我们坐标系中一个比较确定的点:爱与恕。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不炮制鸡汤,但提供很多温暖。

图/受访者提供

相比于台前虚无缥缈的呐喊和追捧,任泉更喜欢幕后踏实的存在感和满足感。在机会最多、片酬最高的时候,他放弃演艺生涯,成功转型幕后。与许多明星一时兴起开办餐馆、会所不同,他十几年来只坚持做一件事,蜀地传说、热辣壹号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老板”。

他和李冰冰合伙成立的天使基金也是收获颇丰。到目前为止,他们共投资了十几个项目,整体回报3至5倍,个别项目投资回报高达8倍、10倍。

2014 年是任泉的破冰之年,他将娱乐圈的名人效应成功嫁接到商业模式上,联合李冰冰、黄晓明共同发起了一项风险投资计划——StarVc,一夜之间搅动了投资圈。作为这个明星投资联盟的轴心和粘合剂,任泉用专业的态度、开放的思维和丰厚的人脉塑造了新的投资格局。他的果敢抉择和潜心经营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格局。(王燕青)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12月第43期《任泉 不想当VC的餐馆老板不是好明星》

图/本刊记者 梁辰

从创办今日头条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扮演一个搅局者的角色。2014年6月,今日头条宣布获得第三轮1亿美元融资,估值5亿美金。这引起了《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质疑,甚至直指其为“新闻的搬运工”而非生产者。

张一鸣并不这么看,他觉得今日头条不是狭义上的新闻。在过去短短两年的时间内,今日头条已经积累了1.8亿的安装用户,日活跃用户接近4000万。 它以帮助优质内容找到读者为己任,通过技术的手段在各个场景下推荐给用户,并提出信息的传播形态因为有了质的改变,媒体要随着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仅仅在几年前,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是纸质媒介,新媒体也仅仅呈现在电脑上,而如今人们却通过手机阅读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某种程度上这无疑是对前路坎坷的中国媒体业的巨大革命。而作为颠覆者,张一鸣同时也承担了建立新秩序、学习并制定标准的特殊责任。(冯寅杰)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7月第24期《张一鸣  最长的一个月》

图/本刊记者 梁辰

20年,她用一针一线缝制了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时尚;20年,她用文化底蕴铸造了商业版图;20年,她成了最懂成功男人的女人。她用女人独特的柔韧和坚毅,撑起了20年的商业坎坷与荣耀。她的大智慧与小细腻伴随着每一个商业抉择。她不争不显不露,但她比男人更拼、更狠、更执着。

2014年,她开始挑拣、重塑散落在大山里的中国传统艺术珍宝,她说她要在这变革的时代和浪潮中,守住那些最有价值的古老文明;2014年,她首次跨界科技领域,开启未来生活的“时尚智能风”;2014年,她开始关注更多创业新秀,召集中国商界大佬级企业家,用榜样的力量去帮助年轻的新秀,给他们带去企业家精神的传承与延续。这是她的企业家情怀。

她是最让柳传志动容的人,她是马云、李连杰最信任的合作伙伴,她是俞敏洪、李书福、黄怒波、刘东华的梦中情人。她是夏华。(王燕青)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3年5月第16期《夏华  没有人比我更懂成功男人》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1995年,数学老师王峰走下中学讲台只身北上,在中关村图书城的海淀药店兜售保健品。他自觉念过书有点文化,不至于被捅死,白天卖药晚上回到住处看研究生英语,准备混不好就考研。他说自己要先活下去了,总有一天得玩儿个大的。

创业前,王峰在金山待了10年。十年磨一剑,夹在求伯君和雷军之间,他说自己像是国共合作时期的周恩来,看着别人嗖嗖往前冲,而自己慢了。2007年,王峰从金山出走,创办了蓝港,但他错过了端游和页游的黄金时期,公司转型路坎坷。

终于,蓝港在手游时代大爆发。2014年底,他带领团队南下香港,“蓝港互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岁月不欺持之以恒者,8年努力,换来敲钟1小时。北上南下,间隔了整整20年。如今,王峰兑现了理想,他已经成为这个国家最具知名度的创业者之一。回想此前人生,皆是奋斗的过程,英雄气长,不逞一时之强。(冯寅杰)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0年7月第23期《王峰的“三辈子”》

前新东方英语教师罗永浩一开始只是想做一个不一样的手机ROM,但他最后打造了一款更为极致的手机。他为这款手机取名“锤子”,寓意“工匠精神”且“天生骄傲”。

2014 年4月,罗永浩宣布锤子科技完成B轮1亿8000万元融资,估值达到10亿元。5月锤子手机推出,7月正式上市。在竞争激烈的国产手机市场,老罗如鲶鱼般搅动,不但砸碎了传统手机的弊病且提出了“情怀”的概念,有用户调侃“情怀卖3000,手机免费送”。

2014年的罗永浩注定是个充满争议的人,不管是与王自如在优酷“约架”,还是锤子手机降价时面对“锤黑”的谩骂攻击,他都以或回击或调侃的方式应对。同时,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微博认证的“老罗”成了“锤子科技 CEO”。如今他是商人罗永浩,正书写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冯寅杰)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1年11月第41期《罗永浩式奋斗》

图/单增辉

这位教育家的名字取自杜牧的诗句: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晚年,他却不安于清时,而是志在辟土,建立他理想中的大学——“一所能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学校”。为此,他任中科大校长十年间,曾直陈“大学像官场”、多次呼吁终止行政主导的高校教学评估、使所在大学成为2000年以来全国惟一没扩招的高校。退任后,他又接聘担任南科大首任校长。大力倡导“去行政化”、教授治校、书院制,带领学生力图改变“唯高考论”。

有人指出过他思维上的局限。还有人在观望,那些参与改革的学生的命运。可应记住,他曾比拟:我们都是坐在火车里的人,突然发现火车走错方向了,但是这个时候谁都不敢跳车。他的行动告诉众人,他敢跳,他也可以不再踏上这列“火车”,但他却留下来,开辟新的生机。(彭苏)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1年6月第20期《朱清时  背水一战》

很难说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对人们是幸或不幸。我们被卷入一场世界性的现场直播。每一天,各种屏幕上的大事件都令人应接不暇,每个滑动屏幕的人都不仅仅是看客。我们即时表达的态度,都在影响事件的进程和走向。而事件本身也在影响我们自身,如果没有潘绥铭的研究,我们对小姐和“红灯区”的想象也许还将停留在听完黄段子后的猥琐一笑中。潘绥铭的研究给时代留下标记,它让一个边缘群体得到平视和理解,它影响了世道人心。

潘绥铭并非聚光灯下抛头露面的明星学者。相反,多年来他对媒体持怀疑态度。他只信任自己手中的话筒,在各种场合普及性学是人学的理念。他悲天悯人,对他的研究对象怀有温情与敬意。潘绥铭也是天生的演说家,却并不流于夸夸其谈。他的智性幽默令人捧腹,而其作为拓荒者在专业领域内深耕30年的扎实与专注,更值得尊敬。(张雄)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2月第5期《潘绥铭  揭秘“红灯区”》

图/本刊记者 梁辰

图/本刊记者 梁辰

“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这个毫不内敛的说法,翻译家许渊冲从不拒绝,而且时常挂在嘴边。他将《楚辞》《诗经》和唐诗宋词译成英法两种语言,也是国内惟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上述“狂言”并非浪得虚名。2014年获得的“北极光”奖,更是对其一生成就的肯定。

讲话底气十足,93岁还每天译上半天的《莎士比亚全集》,这些都完全印证了何兆武先生对他的“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的说法。而在“反右”期间直言不讳,为了“意译”和讲究押韵,不惜与译界同道争执多年,更让许渊冲成为中国翻译界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他说,自己处在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之间,而“天地境界”,则是毕生的向往。(邓郁)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9月第32期《许渊冲  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

图/娄林伟

2014年公众视野里的格非有两件大事:研究《金瓶梅》的专著《雪隐鹭鸶》出版,以及小说《隐身衣》获鲁迅文学奖。授奖词中写道:“《隐身衣》在艺术上独辟蹊径。格非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看取世态人心的跌宕起伏……音乐发烧器材的知识性融入,赋予小说独特的质地和韵味。”

格非常说澄怀观物,他告诫学生不要成为经验主义者。身在象牙塔内的他有种开放的自觉。尽管格非擅长理论,但他的朋友遍及三教九流而非局限于学界,《隐身衣》的原型即他熟识的一位音乐器材发烧友。格非粗声大气而极富条理的讲述充满信息量,农民和知识分子都能在他面前找到共鸣。但格非可能并非热络之人。在天秤座长袖善舞的表象下,格非精确保持与他人——或者说现实——的距离。正如他自己所说,写作不仅面对当下,更为与传统和未来对话。(张雄)

相关报道见本刊2004年6月第11期《格非  告诉你们一个写作的秘诀》

在中国近代史学界,谁是档案看得最多的人?学者张鸣认为,如果有投票,大半学术同行会投给茅海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几乎就是茅海建第二个家,只要他没出国,也没有课,他肯定坐在那儿。

茅海建一直致力于“史实重建”。1990年代中期,他将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写成《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引起海内外震动,创下学术著作的发行奇迹。2014年,他出版新作《戊戌变法的另面》,从张之洞档案出发,对康梁和戊戌变法的发生、发展、失败进行新角度的研究探索。

学术研究之外,茅海建淡泊低调,十多年如一日坚守着远离媒体的原则。在这个追逐名利的年代,他承认,“一个想做学问的人,是很难生存的”,但是,“不管世道如何变化,这个国家和里面的人们,毕竟还是需要知识和学问的。”(徐琳玲)

图/本刊记者 大食

她是上访群体中的技术派,她不仅拯救了弟弟念斌,更用8年时间为中国上访者提供了新的范式。念斌4次被判死刑,会计出身的念建兰自学化学等知识,通过无数次实验,指出警方证据的谬误,最终从刀口下救出弟弟。她深知求人不如求己,从不纠缠于政府大楼门口或某个官员,她只执着于证据。她用事实说话,找到了自己的真相。(徐丽宪)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9月第31期《为“死囚”申冤的“两姐妹”》

走过了北海案和小河案,过去一年,周泽仍然走在忠诚的法律队伍的前方。这一年,他遇到的当事人中,有举报苏荣的周建华,有维权遇阻的刘萍、李思华,也有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

在“反腐”的一波波高潮中,周泽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官员当事人的代理律师,从原青岛公安局副局长到贵州安顺市市长,“即便是犯罪之人,也应有合法权益”。周泽虽处世温和,在诉辩中却保持着“执着”姿势。他“执着”的不仅是单个案例,更是“依法治国”的愿景。(赵佳月)

相关报道见本刊2008年4月第13期《周泽  基本在路上》

图/邢广利

图/闵成贝

民族团结牵动每个公民,但民族、宗教问题之敏感重大,作为普通人难有作为。维族青年库尔班江的出现可谓时势使然:在呼唤理解和沟通的时候,在需要有人上前一步大声说“不是这样”的时候,库尔班江架起了一座消弭误解的桥梁。

借助图书和音像,“我从新疆来”已经被库尔班江打造成为公益品牌,各民族人民的心灵由此贴近,人们重新发现了阴霾迷雾之下的新疆——她仍然笑容灿烂地伸出双臂,渴望友善的拥抱。(杜强)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本刊记者 梁辰

艾敬年少成名,当她还不懂政治与“后现代”话语的时候,作为时代波浪上被扬起的水滴,体会到了人生的波澜多味。小时候,她在中国大东北老工业区的机油味里仰望月空,憧憬外面的世界。她走出艳粉街,闯入紫禁城,徜徉上下九,梦想把歌唱到红磡体育场。后来,她躲在画室的松节油气味里,用颜色承载情感和思考。

从音乐到绘画,从唱歌到打磨装置,艾敬触摸世界的方式在拓展,但她专注于个人与大时代相遇的情结,未曾改变。(张蕾)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10月第36期《艾敬  香港过客》

图/受访者提供

她是世界众多著名指挥家和乐团的合作者,她是国际音乐舞台闪亮的一片羽毛。她年少成名,拥有青年的蓬勃自然和无畏活力,又兼具成熟演奏家的精确到位与缜密严谨。她演绎的高难度曲目惊艳绝美,风格细腻、灵活,同时爆发力十足,势如风暴。她穿着超短裙坐在钢琴前演绎古典音乐的形象,融汇了现代的不羁个性和古典的优雅迷人。苛刻的欧美乐评界把她视作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新一代古典音乐演奏家的完美代言人。她相信,世界总处于创造与毁灭之间。她正在用钢琴声构筑一个音乐新世界。(卫毅)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聂征

从博客时代到微信时代,刘小东似乎一直空缺,绘画已是他最好的表达方式。在“架上已死”的今天,他仍带着最原始的画具——笔、色和布,足迹踏遍亚、欧、美、非各大洲,踏踏实实地写生,留下一批纯正饱满、生机勃勃的画作。

走到哪里,刘小东都在实践现场绘画创作。陈丹青说:“他如独裁的导演强行组构现场(为了一幅画),像玩命的战地记者般随时搜索并下载讯息(为了一幅画)。他身边的影像器械,他累积的无数照片,伺候他作成一件又一件强悍猛烈的画。”

2014年年初,刘小东在印尼完成了系列画作《记忆树》,年中举办大型影像展《儿时朋友都胖了》,年末又出版了笔记《行动中的绘画》……已过知天命的年纪,画家刘小东仍在行动。(李乃清)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本刊记者 梁辰

2014年10月22日,阎连科在布拉格被授予卡夫卡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阎连科将自己视为被上天和生活选定的感受黑暗之人,躲在光明边缘的灰暗中,观察世间之物。他看到激情之中的恐惧,看到无序内在的逻辑,看到蓬勃背后的扭曲。这些超现实一般的真实构成了他的神实主义写作。

在他眼里,最大的黑暗,是人们对黑暗的适应。他试图透过混乱的现实和历史,感受秩序和未来。他书写我们头顶的乌云,并从中寻找闪电的存在。(卫毅)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1年11月第39期《“被拆迁户”阎连科》

这位当年以一部《马家军调查》轰动全国的作家,已经在报告文学的旅途中,刻苦跋涉了30年。从长跑到篮球,从东北到缅北,从矿难真相到“文革”武斗,他用一支独立的笔,践行着一名优秀作家的使命,让报告文学这一年事已高的写作种类保持青春活力。他说,要敢于讲真话,要敢于揭示真相。(冯翔)

在电影《辛亥革命》之后,张黎带来了新剧《四十九日·祭》。这部荧屏新作改编自作家严歌苓小说《金陵十三钗》,是今年首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期间,惟一一部大屠杀题材新作。

和剧中人一样,创作梦和导演本人也需要在今天的环境里求生。在明星班底和浮华制作可以迅速套现的资本时代,在廉价笑声和低端迎合便能坐收渔利的娱乐时代,为什么要在晚间黄金时段守着电视温故一段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痛苦记忆?

从《走向共和》问世至今,影视剧整体生态已经天地翻覆,但他依然岿然不动,一直坚持精良的制作标准和作品一贯的思考深度。在收视为王和票房第一的生存体系里,他依然没有妥协,因而始终是中国一线导演里创作质量最稳定的那一个。(余楠)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2014年,他以4个亚运会冠军向世界宣告宁泽涛来了。孙扬认为,宁泽涛才是真正的亚洲速度。他曾在床头写下“一定要破亚洲纪录”,3年后,他把白纸黑字写进了现实。未来,在他床头挂上的另一张纸应该写着“破世界纪录”。长久以来,短游都是中国的短板,但他用速度证明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功夫惟快不破,游泳亦是。(徐丽宪)

图/本刊记者 梁辰

张虹在俄罗斯索契夺冠,被外界视为一匹十足的黑马,同时也肩负起“中国冬季项目的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政治重担。

作为偶然性极小的项目,在中国速滑选手的短距离成绩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奥运冠军总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从短道速滑改项到大道,张虹经历了人生转折的阵痛;在大道训练比赛6年,首次参加奥运会,滑出个人在平原冰场的最佳成绩后问鼎。张虹的金牌不仅诠释了个人奋斗的坚持与可贵,也了却了一个时代的心愿。(张蕾)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黄集昊

今年CBA全明星赛首发阵容出炉,易建联以835263的票数高居榜首。联赛战罢29轮,易建联场均得分27.5分,在得分榜前20名单里独撑本土球员旗帜。

在国家队和俱乐部,易建联都是毫无争议的球队核心。他不善于用豪言壮语激励队友,他只会默默地用行动给年轻球员树立标杆。早早地到达球场,包扎热身投篮,等球队训练结束后自己加练做理疗,最后一个离开。2004年被尤纳斯选入国家队,从姚明的小兄弟到今天撑起男篮一片天的中流砥柱,热爱和坚持才是易建联的成功秘诀。(陈雅峰)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2年10月第36期《易建联  还在打球 我遗憾什么?》

图/本刊记者 梁辰

2014年,佟大为一直在诠释暖心。

电影《亲爱的》里,他是初看桀骜的小律师,实则辛苦照顾生病的母亲,更为帮助素不相识的女人要回孩子竭力一搏。

电影《我的早更女友》里,他是为爱人甘做一切的终极痴情暖男。

电影《太平轮》里,他是战争悲喜故事中的暖心清风,在战场上哼唱着从真正抗战老兵那儿学来的京剧,嚼着老兵传授给他制法的酒玉米。美国著名周刊《综艺》(Variety)知名影评人Maggie Lee评价佟大为,“在《太平轮》中的表演是所有演员中最充实丰满的,他为观众塑造了一个从悲惨经历中收获成熟与思想的角色。”

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中,他是“牵手大师”,点评不以犀利见长,却以贴心著称。

在“暖男”一词大行其道的2014年,佟大为诠释的其实是,暖是一种强大的能力。(刘珏欣)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12月第42期《普通青年佟大为》

2013年,霍尊身上最醒目的标签是“火风之子”,但今天人们再谈论他,会说:很会唱中国歌的年轻人。

就演唱与创作风格而言,霍尊是“非主流”的。他歌中的古词古韵像漂洋过海的暖风,配上清澈空灵的嗓音,吹散了些许流行乐坛泛滥的腥膻味。

但在国学与传统文化被推向一个制高点的2014,霍尊却又显得如此“主流”。中国风的歌曲、与生俱来的清淡气质,让他在这个人们看倦了浓妆艳抹、搔首弄姿并开始寻求“古典之味”的世代,显得恰如其分。

他身上兼具的“非主流”与“主流”,既让他在个性至上的娱乐圈里站住脚跟,又使他在选秀型艺人中突出重围。

过去这一年,霍尊获得了两档大型真人秀节目的总冠军、上了春晚、发布了属于自己的专辑。更重要的是,“中国风”已然成功替换“星二代”,变成了他身上的闪亮因子。(陈又礼)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8月第24期《霍尊  懂你的人自然喜欢你》

演员是相对被动的职业——很多时候不在于想演什么,而是观众相信他们能演什么。王珞丹也遇到同样的障碍。但当人们还把她想象成《奋斗》中的米莱,热闹、明朗、阳光,她已经不再满足。过去几年,即使有质疑,她仍坚持演了《山楂树之恋》中的静秋、古典大气的卫子夫。到了2014年,她勇于尝试所积累的经验,终于收到了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她在《后会无期》中饰演的苏米,出人意料的压抑和安静,同时有了往外释放的韵味。

电影院满屏都是“小妞”的今天,王珞丹走出了过去的自己。倔强的自我使得她比观众更早地打破了角色的单一和框架。如果你亲眼看到她,更能理解她敢于征服的那股劲。这个北方姑娘,有着瘦高笔挺的身姿,那双时而泛着聪明、时而冷淡下来的眼神似乎在暗示,请别告诉我该走哪条路,我比谁都清楚。 (钟瑜婷)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11月第40期《王珞丹  真诚还没丢,圆滑还不会》

图/沈煜

这不是一个有演讲传统的国度,但《开讲啦》成功了。很难说如果没有主持人撒贝宁,《开讲啦》是否还会如此受欢迎。节目以正能量为核心,带一点轻娱乐气质,而撒贝宁同时具备这两点。

岁月并未抹掉他的活力。在《今日说法》工作了15年,他见识过无数黑暗的故事。但所有负能量都只是让他变得更谦卑、也更懂得珍惜美好之物。他的自信和活力感染了那些原本恐惧演讲的人。在舞台上他总会展现恰当的自由和幽默,很大原因是他与生俱来的分寸感,在合适的时间和场合说出适合的话。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温暖、美好、干净的价值观——这也是撒贝宁眼中的正能量。自称永远活在少年时代的撒贝宁,在台上从来没有厌倦的时刻,始终享受传播的乐趣——这何尝不是观众之福。  (钟瑜婷)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4年12月第42期《撒贝宁  我天生就是个打圆场的人》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演员跨界当导演已是一种风气,其中不乏票房大卖的,但能拿奖的就凤毛麟角了。2014年在金马奖斩获3个奖项的陈建斌,不声不响便给了大家一个惊喜。

他坚持做好演员的本分,爱看书,也出了名的爱改戏。在镜头前后琢磨了十余年,他终于不用再当戏霸了,以导演的身份,在《一个勺子》中展现了对艺术表达所坚持的标准。

当他的同行转行从商或退出屏幕时,他仍有真诚诉说的欲望。在戏痴越来越不主流的今天,他用行动证明了保持激情的可贵。不难理解为何他在颁奖典礼上重复强调:我已发现永远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

所有潜心修炼的人终有斩获耀眼成绩的一天。陈建斌的耐心和沉淀,或许是对当前日益浮华的演艺圈的一种警醒。(钟瑜婷)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他被称为“打虎小分队队长”。打“落水虎”难称英雄,高昱的财新打虎小分队在特殊的新闻言论环境中,对咆哮中的老虎的真相执着以求。

自2013年7月底从美国归来,高昱就开始组建“打虎”团队,带队做“大老虎”的报道,历时几乎一整年。

在“反腐”高潮中,媒体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打虎小分队撇开禁忌,在众声喧哗中树立了标杆。(赵佳月)

在大众阅读领域,大象公会的出现颠覆了既成之俗,它淡漠当下性,更鄙夷空泛的玄谈,将社科思维引入流行话题,追其本、溯其源,构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知识态度和方法论,在新媒体平台上刮起了祛魅风潮。

作为大象公会的创始人,黄章晋在传统媒体浸淫日久,塑造出材料坚实、视野宽阔的报道风格,也为日后的大象公会奠定了基调。黄章晋及其同人,像“来到地球第一天”一样发问和探究,“对日常世界保持永不疲倦的惊奇”。(杜强)

相关报道见本期文章

图/本刊记者 梁辰

坚守良知有时需要付出代价,但在为呼格吉勒图翻案的9年时间里,良知在新华社记者汤计身上的显现却自然得像生活本身。通过前后5篇内参,汤计将冤案直接呈送最高领导层,最终让沉冤得雪。

在一起“人”的因素过多参与的冤案中,汤计的角色尤为关键,他在治理体系的末端一次次发出呼吁,转动了庞大的治理机器。“良知”的孤光烛照令人欣慰,但人们同样也期盼一个更加公正的法治系统。(杜强)

相关报道见本刊2015年1月第1期《洗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