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之灾

2015-09-10 07:22邓武迪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死亡威胁恐怖袭击漫画

邓武迪

“今天,巴黎是世界之都!”1月11日,四十余国政要及法国370万民众上街,以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团结大游行回应恐怖袭击。《查理周刊》 编辑们没想到,这本发行量不过3万册的杂志会因一场夺去他们生命的恐袭而名声大噪。

法国杂志《查理周刊》总部7日发生恐怖袭击事件,北京时间10日凌晨,巴黎警方几乎同时强攻两处劫持事件现场,击毙包括两兄弟在内的全部3名劫匪,救出数名人质,至少4名人质遇害。在这场袭击中,包括47岁的主编斯特凡纳·沙博尼耶在内的12人遇害身亡。

当“我是查理”的声援牌被一次次举起时,也有人喊出“ 我不是查理” , 比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大卫·布鲁克斯,“应该向不同信念和宗教的人们表现出尊重,试图用聆听来打开对话,而不是用侮辱。”

《查理周刊》于1970年在争议中诞生,当时,一份名叫《切腹》的出版物因讽刺夏尔·戴高乐遭受强烈批评,后来倒闭。这家出版机构的员工创立了《查理周刊》,名字取自它转载的美国漫画“查理·布朗”。

严格说来,《查理周刊》有些漫画的格调并不高。

2012年,沙博尼耶不顾法国政府的建议,刊登了一系列粗俗的漫画。在漫画中,穆罕默德赤身裸体,摆着有性含义的姿势。而对先知的描绘,哪怕是以虔诚的方式,在伊斯兰教法中都是被禁止的。这幅画的出品背景是2012年美国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伊斯兰国家抗议。在7日事件中遇害的警察,正是在发生了这些事情之后,被派去保护该报所处的公共场所。

2011年,沙博尼耶领导出版了一期讽刺性的专刊,宣称该刊由先知穆罕默德担任客座编辑。此事导致该报的办公地点遭遇燃烧弹攻击。

回顾《查理周刊》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部持续长达45年的“挑衅史”。奥朗德、萨科齐、默克尔、罗姆尼、罗马教皇,甚至远在平壤的金正恩——从各国最高领导人到耶稣,都没有逃过他们的嘲笑。也正是因此,他们多次遭到极端人士的袭击。

沙博尼耶多次因此受到死亡威胁,并长期生活在警方保护中。他对那些“争议漫画”不以为然,声称自己生活在法国法律保护之下,享有其赋予的报道自由。“《查理周刊》拒绝逃避责任。即便条件并没有70年代那样宽松了,我们仍然会继续嘲笑基督教牧师、犹太教拉比以及伊斯兰教的伊玛目……”

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他曾表达对死亡威胁的不屑。“我没孩子没老婆,没车没信用卡,这听起来有点像大话,但我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活。”

“漫画家因为发表漫画而遭到杀害,这是我们18世纪以来都不曾见过的,”《纽约客》杂志的美术编辑弗朗索瓦兹·穆利说。穆利生于法国,是阅读着《查理周刊》长大的。“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很喜欢制造麻烦。但与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相比,这种报复过于严重了。”

虽然《查理周刊》遭恐怖袭击,但袭击不会影响出版计划。在恐袭中幸存的编辑帕特里克·佩卢接受法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幸免于难的编辑们将很快碰面,商讨新一期杂志出版事宜,“这非常艰难,我们都极其痛苦,充满恐惧。但无论如何,我们要证明愚蠢不会胜利。”

猜你喜欢
死亡威胁恐怖袭击漫画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对话孩子的死亡“威胁”
宝莱坞电影遭“死亡威胁”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恐怖袭击
英国警戒级别提到“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