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

2015-09-10 07:22王清义
决策探索 2015年6期
关键词:许昌办学转型

王清义

以引导和推动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战略切入点,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自2013年年初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国家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试点、组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组织论坛等。在转型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重要任务的同时,地方本科高校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

普通本科高校为什么要转型?转向哪里?就这两个问题,当前无论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还是高校自身,已经达成共识。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不合理现象,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形势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迫切需要,且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地方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理应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如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倒逼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分类改革,通过改革形成与经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那么,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如何实现转型?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区位特点、外部环境,在各自转型探索具体道路的选择上会存在差异。但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转型升级这一点是所有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共同遵循的。笔者结合许昌学院转型发展探索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认识和体会。

遵循两个规律 明确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统领引导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明确办学定位就是高校要搞清楚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位置,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分工和使命。只有有了一个科学明确的办学定位,高校才能确定自身发展目标、类型、层次、服务面向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面临转型,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实现华丽转身,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过去的办学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在办学定位上,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遵循“两个规律”,即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一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地方本科高校既不能转型成高职高专,也不能沿袭老本科院校的发展模式,否则就违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就不可能成功转型。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树立“立地顶天”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高质量的学科专业做支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体现大学使命,彰显大学职能。

二是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传统的办学思路往往是只考虑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关起门来办学,办学行为很少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地方很少发生关系,办学定位尤其在服务面向方面存在缺失。这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产生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一定要把学校的发展放在所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环境下定位。只有融入地方发展,对接地方需求,才有生存空间,才能办出特色,这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对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

基于对这两个规律的认识,许昌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的办学定位。围绕这个办学定位,学院坚持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明确了向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办学目标。在路径选择上,学院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的办学发展之路,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契合地方需要的特色专业群,凝练办学特色,着力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突出办学的“地方性”;二是坚定不移地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发展之路,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办学的“应用型”;三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发展之路,积极创建资源共享的校地协同创新平台,探索成立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创新型行业学院,强化产教融合,不断增强办学活力,突出办学的“服务性”。

坚持政府主导 深化校地合作

地方院校必须紧扣“地方性”,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这是由其“地方性”这一办学定位所决定的。地方院校只有抓住地方优势,才能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人文特色和经济特点,地方院校所处的地区和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及产业优势,是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

地方本科院校要想融入地方办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走政产学研用结合道路,深化校地合作是必然选择。在这项工作中各级政府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转型的成败。过去地方高校也讲校企合作,但传统的校企合作,是学校与某个企业之间自发的、分散的合作,更多的是靠学校和企业的个人关系和感情联系,层次低,效果也不好。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在转型发展初期,确实存在由于高校自身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一些大型企业或行业领头企业在校企合作问题上往往不太主动的情况,高校要真正融入地方办学,实现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存在很大的难度。这个时候,政府的大力引导、政策支持和强力推动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政府主导校地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转型发展,说到根本上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综合的全面改革,这次改革与社会其他领域紧密相连,改革的施行必然要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部门,改革不可能由高校自己单枪匹马独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重点任务是搞好顶层设计、出台政策,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参与其中,在校地校企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地方政府应把地方高校的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统筹发展中,及时提供相应信息,引导地方高校把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紧密结合,积极为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实现高校与地方企业的联姻和与地方科技力量的整合,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促成校地合作实实在在落地开花,努力成为校地协同发展的引导者、服务者和协调者。

有了政府的支持、组织、协调以及政策的推动,再去搞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就会更容易,企业的积极性更高,合作的领域更广,层次也更深。近几年来,许昌学院转型探索的成功,正是得益于这种在地方政府主导下良性互动、多方共赢校地合作格局的形成。

2013年12月,许昌市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年之后,许昌市政府又与河南省教育厅签订了共同支持许昌学院转型发展协议书。两个协议的签订,是许昌市委、市政府助推许昌学院转型的重要节点,也是许昌学院加快融入地方办学的里程碑。在市政府的协调和组织下,许昌学院与许继集团等30余家地方大型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地方企业合作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和“电梯学院”两个行业学院,启动了校地人才共建“双百工程”,许昌市5年内投入3.3亿元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成立教育发展联盟等。一系列的政策倾斜,为学院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几年,许昌市委、市政府对许昌学院转型发展中校地合作的支持和推动力度,有目共睹,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地方政府支持省属普通本科转型发展的典范。在全省转型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济超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对接区域产业 打造专业集群

专业群就是一个由基础性主导专业和由此所衍生出来的、与之相共生的几个应用性专业而构成的专业集群。专业群建设实质上就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专业群建设能从整体上提升地方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是学校转型发展的重点。专业群建设也是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群,应该是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地方产业、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

转型过程中专业群建设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拓展。一些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只要是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即使原来没有基础,也要创造条件建设。二要突出专业方向和特色。要根据地方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凝炼学科专业方向,突出办学特色。三要注重专业集群发展。要根据行业产业链的要求设置相关专业,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链的对接。

许昌学院紧紧围绕许昌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能源电力)、四大特色产业(电力电子、烟草、发制品、超硬材料)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网、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生物医药),通过新建、调整、改造、拓展等措施,努力打造具有明显产业背景和一定优势的专业群,学科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吻合度不断增强,形成了机电信息、土建园林、生物食品、能源材料、医药卫生、文化传媒等专业群。一些专业特色非常明显,比如化学专业突出了药物化学方向,材料专业突出了纳米材料方向,艺术设计专业突出了陶瓷艺术设计方向。

突出成果应用 联合科技攻关

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高校同样可以办出高水平。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校办学和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准,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必须有持续支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成果,就谈不上服务产业发展,更支撑不了学校的发展。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必须坚持“立地顶天”,“立地”就是要接地气,要融入地方、服务企业;“顶天”就是要有“高大上”的研发成果,能够帮助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树立学科观念,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应用学科建设。要立足于有利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立足于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重点学科。同时,校地、校企联合,开展协同创新,使学科建设真正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或相关产业行业发挥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

转型发展过程中,许昌学院加强与区域重点企业行业的深度合作,依托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在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以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学院和政府部门、地方企业联手,面向区域重点产业,成立了建设工程低碳技术、超硬材料、无人机低空遥感、精细化学化工等9个协同创新中心,努力构建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相衔接的创新平台,努力打造融先进技术研究、积累、推广于一体的合作创新基地。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院在应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技术产业化也取得了重要成果。食品检测试剂盒、低空遥感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减速机等成果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控制器、拟变型电焊机、数字化电力线载波机等产品,实现产值1.2亿元。新型盐产品、紫薯深加工系列产品等也即将投入生产,预计可为企业创造数千万元的产值。

聚焦区域特色 服务文化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地方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方面,肩负着神圣而崇高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地方高校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围绕地域文化特点,加强区域文化研究,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增强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近年来,许昌学院结合自身优势与区域文化特色,围绕中原农耕文明、魏晋文化、钧瓷艺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使高校服务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相互融合、彼此促进。一是聚焦中原农耕文明,在抢救整理渐行渐远的传统农耕文化和探索现代农业文明发展路径两个方向上奋力开拓,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涉农研究格局。历时3年建成了河南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策划实施包含8项子工程的中原农耕文化记忆传承系统工程,成立了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研究院河南省调研基地,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发展重大课题开展实证性研究。二是依托魏晋文化研究所与《许昌学院学报》“魏晋史研究”栏目深度开掘魏晋文化内蕴,加强许昌历史文化研究。作为全国魏晋史研究领域唯一的学术专栏,该校学报“魏晋史研究”栏目成功入选国家“名栏建设工程”,充分展示了许昌学院在该领域的独特影响与建树。三是产学研用结合,重塑钧瓷艺术新韵。通过建设钧瓷文化艺术馆、河南省钧瓷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成立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与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打造了集展览、教学、钧瓷艺术研究与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在专业建设方面,早在2007年,率先在河南省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利用钧瓷艺术产学研用综合平台优势,以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培养钧瓷艺术传承创新人才。优质平台的搭建与优秀人才的培养,焕发了钧瓷这一古老艺术的生命力。中原农耕文化、三国文化、钧瓷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体现了许昌学院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担当。以转型发展为契机,许昌学院将持续推进优势文化品牌建设,在区域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根据所在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实际,设置符合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重点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作为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和示范学校、省市共建的首个转型发展学校,许昌学院将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作者系许昌学院党委书记)

猜你喜欢
许昌办学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初到许昌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许昌诗群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型
许昌青春诗会
沣芝转型记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