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刘际昕
摘 要:在信息时代,网络政治社会化与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密切相关,这是由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独特功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现实需求所决定的。确立信息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独特作用,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系,关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需求,凸显意识形态认同的人本精神,强调和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诉求,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政治社会化; 意识形态领导权;现实需求;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6-0023-05
[HK]
[Q(+17mm。170mm,ZX,D-W][KH-+3mmD][CD40mm][KH-+1mmD][HJ15mm]
基金项目:[HT6K]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13ZZ04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HT6K]李斌(1965-),男,宁夏永宁人,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网络政治学研究;
刘际昕(1992-),男,银川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政治。
[HJ][Q)]
[L(K2]
[JP][HJ]
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关系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关系着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的话语权、主导权,更关系着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发展。不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家,都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特别是在信息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而多变,维护意识形态领导权已成为紧迫的现实任务。关注信息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就必须关注网络政治社会化问题,这是由网络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承与认同的独特作用决定的,换言之,是由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独特功能决定的。
一、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网络政治社会化,顾名思义,是“网络”与“政治社会化”的有机结合体。网络政治社会化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政治互动中,通过“网络”进行政治信息交流,接受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实践、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过程,是社会政治体系运用网络媒介实现的自我延续机制和功能运行机制,也是传统意义上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JP2]网络政治社会化是以社会经济的变化和新的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即信息技术内在的特性和技术之外的政治社会条件,共同构成了对社会个体施加影响的基本要素。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信息沟通的便捷性、网络结构的去中心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网络实践的虚拟性、主体地位的平等性等一系列特征,使得网络政治社会化具有许多新的特征。网络本身既是社会政治信息、政治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实现政治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更是信息时代伴随人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不容忽视和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因此,必然导致网络政治社会化既延续着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一般特征,又表现出区别于传统政治社会化形式的内涵、特点和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政治社会化具有空间拓展性、信息交互性、过程复杂性、成效非稳定性、互动有效性、方式“在线化”等新特点。也正因为如此,网络政治社会化正在彰显出其独特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具体来说,可以从社会和个体两个维度来分析。从社会层面看,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治价值的解构与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持与调控、政治系统的维护与变革等功能。从个体层面看,网络政治社会化直接影响个体政治态度的形成与嬗变、政治人格的塑造与改变的功能。显然,上述功能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是有区别的。构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网络本身的特殊结构特征。网络本身无中心、无边界、扁平化、交互式的结构,造就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独特功能。网络成为信息时代区别于传统媒介的交互式政治社会化极为重要的载体。[JP]
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强调的是社会个体与社会的政治互动,而互动式的网络政治社会化更加强调社会个体以公民身份与现实社会、以网民身份与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虚拟政治实践与现实政治实践等多维的互动关系,因而其互动的结果是复杂且多样的,传承与创新、解构与建构、维持与调控、维护与变革、形成与嬗变、塑造与改变的辩证统一体,构成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信息时代,网络政治社会化在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和载体,成为传统政治社会化方式的延伸和补充。网络来源与现实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再创性的反映,是实现社会的延伸和扩展;网络社会具有其特质,既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又有别于现实社会,必然对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网络政治社会化与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种新的政治社会化方式。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较之传统社会有了很大的变化,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内涵。网络时代开放性和平等性的特征赋予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相应的内涵。网络时代方便快捷的交互方式赋予了政治社会化新的价值取向。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能动地适应信息时代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新特征,特别是意识形态社会化环境的变迁与发展。
二、信息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JP+1]不同的时代具有各具特色的时代特征。意识形态建设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中,不同的时代特征赋予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不同的内涵、方式、途径和外部环境。尽管政治社会化的内在规律不会因时代背景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政治社会化的对象、手段、方式等总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影响而发生深刻变革。在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建设及其社会化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JP]
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二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
从社会环境的变化看,最为突出的表现在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逐步融入多元一体的经济格局之中,使不同的经济体一同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舞台上,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其开放与共融的特质,带来的是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和文化交融的新景象。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已不仅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必然表现在世界各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会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产生冲击乃至挑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力”“降低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使争夺意识形态教育对象的竞争日趋激烈”。[1]177-178显然,经济全球化对于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还远不止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也是生产方式的趋同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显然,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其意识形态的新工具,必然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传播、渗透和斗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更为尖锐和复杂。
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看,文化多样性本来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之间相互渗透、交融、碰撞、冲突的趋势日趋凸显,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客观上造成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信仰体系等相互影响,相互审视。由于文化本身承载着意识形态,多元文化的交融和激荡也为意识形态观念之间的交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必然对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的方式、途径、载体必须体现多元文化并存及相互影响的特点,既要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又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性和兼容性。
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看,作为信息通讯技术(ICTs)标志性成果之一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产关系,正以“无孔不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正如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一样,网络技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上层建筑,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既有格局。网络既打通了政治信息传播的广泛通道,也带来了意识形态竞争的正面碰撞。相对于传统意义上意识形态阵地相对封闭的状况,网络使各种意识形态主张更加便捷且透明地昭示于天下;与此同时,网络也给政治社会化创造了新的空间、手段和方式,必然对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地表现在网络政治社会化开辟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新空间,改变了意识形态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网络政治社会化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和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发挥着思想引导、政治动员、政治控制功能。网络政治社会化也正在催生着一场意识形态领导权抉择的变革,掌握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主动权也就掌握了意识形态传承的领导权。当然,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不仅仅是“凯歌高奏”,其负面效应依然不容忽视,例如网络结构本身的“去中心化”“开放性”“自组织”“超链接”可能弱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权威性;网络体系话语体系及内容的“碎片化”“娱乐化”“非理性化”,可能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凝聚力的被动消解;网络参与主体“平等性”“匿名性”“隐身性”“自主性”可能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整合的难度,从而导致政治社会化功能充分发挥的困境。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不能准确把握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特征,就会失去机遇;不能直面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面临的挑战,则会失去意识形态的主导权。这是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政治体系主动把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三、网络政治社会化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关系
意识形态是现实社会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独特的社会历史作用显而易见,毋庸置疑。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以及领导权与政治社会化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如何牢固确立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将是维护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现实中个人”出发,在“个人—社会—国家”的互动中科学地回答了意识形态社会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问题,进而在意识形态的批判中阐释了意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条件、发展历程以及意识形态被认知和认同的基本规律,解释了统治阶级所主导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的秘密,揭示了阶级社会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内在规律。
[JP2]具体来说,首先,政治社会化是在个人、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共生互动关系建构中表现的。政治社会化体现为人、社会与国家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种互动中,国家以社会为中介,赋予社会各要素以政治社会化功能,统治阶级只有将其意识形态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将其渗透到社会成员之中,使其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与尊崇的政治思想和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政治目的才可能得以实现。这一过程正是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其次,通过宣传教育、政治动员、政治活动和各种政治符号等方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社会化,可以使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和批判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涵,也是实现对社会的思想领导与控制的关键,进而保持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获得合法的政治权威的必然要求。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奥勒姆指出:“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任何一个社会政治体系,要获得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和认同性,都必须有意识地向社会成员宣传、灌输其主导的主流价值观念、政治思想,使社会成员认知并认同现行政治制度的规范和政治行为准则,从而奠定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思想基础。最后,政治社会化进程中必须牢固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对于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他多次强调,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此,这种思想的统治地位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并非与生俱来、自发产生的,也并非随着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而自动生成,而是统治阶级通过不懈努力自觉建设的结果,是通过一系列政治社会化手段逐步实现的。并且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将是持续不断的,而非一劳永逸的。统治阶级必须基于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并利用各种政治社会化手段对社会成员施以不间断的思想宣传和教化,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思想领导和控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JP]
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媒体网络化的信息时代境遇下,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价值选择更加多元,多种思潮、文化、意识形态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在网络空间,更加要求政治体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导权,牢固占领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在信息时代,哪一种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意识形态就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更为有效地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为模式。忽视或者放弃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动权,必将导致意识形态领导权乃至统治地位的丧失。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与维持,必须依赖强劲且有效的政治社会化手段。鉴于网络政治社会化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功能得以发挥的内在方式和重要手段,因此,网络政治社会化与意识形态领导权密切相关,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政治社会化,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政治社会化,有效把握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主导权就能主动掌控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权,失去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主导权,必将失去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此,网络政治社会化对于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认识网络政治社会化的重大意义,发挥其重要功能,就把握住了确立意识形态领导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四、网络政治社会化:确立信息时代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路径选择
面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网络政治社会化给意识形态社会化带来的新变化,如何有效确立信息时代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进而实现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和尊崇,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
1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系。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能否取得实效,一方面取决社会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契合度,这是由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内在关系决定的。这是因为,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是否为政治体系所掌控、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系能否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使政治系统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成为主流、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进而能动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意识形态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时代背景下,对意识形态的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意识形态内容体系的建构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意识形态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中。特别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回答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既要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现实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时俱进地丰富和拓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又要主动契合最广大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主动回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现实利益的变化。既要及时准确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创新成果纳入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系;又要不断筛选、加工、提炼、整合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和政治主张,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直面信息时代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客观现实,扬弃地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建构和优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体系,跳出非此即彼的传统思维模式,使主流意识形态、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成为最大限度的社会共识,成为具有吸引力、说服力、信服力的理论体系,成为社会成员普遍的价值追求。
2关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需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在于“现实的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人是社会的人,总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的,人的思想、行动的发展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总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因此,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表达、传播与灌输都不能脱离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否则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JP2]在信息时代,网络赋予了人们现实生活的诸多新特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产关系,改变着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手段和范围,也改变着人们现实生活的需求。网络生活虚拟化、网络语言诙谐化、网络互动即时化、网络传播在线化、网络主体平等化等新特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接受意识形态教化的心理动机、话语体系、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传统的较为刻板、生涩、教条式的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已经难以满足网络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借助于网络话语创造性、多样性、生活化的特点,以贴近百姓生活的表达方式,使社会成员产生亲近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共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必须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转换,关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需求,实现意识形态传播话语体系的“通俗化”“朴实化”“生活化”“网络化”。当然,在注意吸纳“流行话语”的同时,不要轻易丢弃传统话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话语不可随意弃用,流行的西方主导性话语决不可盲目套用,面对各种敌对意识形态话语绝不可“沉默失语”。[JP]
3凸显意识形态认同的人本精神。对于政治体系而言,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对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制度、政治体系的认同,这是保持政治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精神支撑和保证。[1]192对社会成员而言,政治社会化的最终目的则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和核心价值观,也是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目标所在。我们考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要素,就在于是否真正实现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意识形态的建构、传播必须以“人”为中心展开,必须凸显意识形态认同的人本精神,关注人的现实存在、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本质上要求我们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落实在“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之中。这是因为,我们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网络带来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自由意识、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的开放程度、民主程度、政治生活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明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能否取得社会成员的广泛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能否关注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价值追求,能否适应信息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期待和网络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思维方式,自觉地将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置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置于人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互动之中。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满足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需求;通过畅通网络参与渠道,满足人们表达利益诉求、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主张;通过网络政治实践,提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制度完善,保障个体权益,规范个体和政府行为,从而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提高网络政治社会化的实际效果。
4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意识形态建设离不开现实生活,总是深深地打下时代的烙印。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总是要与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但它又不仅仅是经济关系的伴生物,它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又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各异,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各具特色,往往导致意识形态内涵、传播途径与手段的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直接关系到政治社会化的实际效果,关系到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度、认同度和忠诚度。
信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又一个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表现出区别于传统的新特征。社会结构扁平化、信息资源化、互动多媒体化、网络生活虚拟化等一系列新特征正在改变着人们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传统的政治社会化方式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与强化网络政治社会化成为确立和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选择,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特点。通过网络传播、接受意识形态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新阵地、新途径。传统的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难以适应信息传播多向互动的现实,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突波了传统的资源垄断式输出方式,跨越时空的信息交流方式,既带来了信息沟通的便捷,也带来了思想碰撞的扰动,虚拟化的主体身份和再造式的话语体系解构着传统政治社会化的价值取向,其结果是传统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政治社会化载体作用趋弱,网络政治社会化功能日趋增强。顺应信息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已经不得不直面网络政治社会化的新特点。如果说,在传统时代通过控制媒体可以实现单向信息传播的话,那么,在信息时代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实现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领导权则必须运用疏堵并举的方式来推进,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障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地位,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保持其优势;另一方面则需要主动转变思维模式,兼容、整合、疏导多元意识形态趋近于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主流话语体系,保持主导态势。
5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网络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得各种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理论均
[HJ145mm]
可能在网络空间“生根发芽”;网络主体的平等性、自主性增强了社会主体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转变了传统政治社会化背景下相对被动的接受教化方式;网络生活的虚拟化使得社会成员在网络空间中“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使得建构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面临种种困境。如何在多样与多元、冲突与交融中取得相对优势地位,确立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则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就必须建构起网络空间治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道德体系和技术体系。这是因为网络空间本质上是“公域”,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既是现实的人的延伸,又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尽管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但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传播却是现实的反映,网络政治社会化的主体和客体具有必然的客观存在性。因此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不但是现实需要,也是确立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就是要科学设定网络综合治理的推进路径,规划和调控网络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及步骤。从影响网络综合治理的主要因素看,网络综合治理的推进路径设计主要涉及“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主要包括大的政治生态系统,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 “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构建网络综合治理的技术保障体系。总体来说,就是要营造网络政治生活健康发展的政治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网络治理的相关制度,实现“以法治网”。加强网络综合治理首先要解决的是网络治理的政策及制度制定问题。用政策和制度去规范和调节政治信息的流动,去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包容其他信息的存在。从制度入手,坚持开放与有序的理念,摒弃封闭与强制的做法,是推进网络治理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执行,需要系统化的组织体系为保障,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也是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构建网络治理的“硬件”基础,是推进网络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可靠、完备的网络技术保障体系,要推进网络治理是不可想象的。为了保证网络政治治理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网络空间的许多问题源自于网络技术本身,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由于技术产生的问题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去解决。
结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确立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将网络政治社会化作为基本途径,必须通过建构和优化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系、关注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需求、凸显意识形态认同的人本精神、强调和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诉求,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基本特征、加强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等方式,牢牢把握信息时代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J][XCLTI]
[HT5"H]参考文献:
[1][KG2][ZK(]黄丹马克思政治社会化思想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ZK)]
[2][KG2][ZK(]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ZK)]
[3][KG2][ZK(]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ZK)]
[4][KG2][ZK(][美]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365[ZK)]
[5][KG2][ZK(]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0[ZK)]
[6][KG2][ZK(]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0[ZK)]
[7][KG2][ZK(]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6[ZK)]
[8][KG2][ZK(]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ZK)]
[J]【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