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莉
【摘要】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将网络作品列入评奖范围,一直到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网络获奖作品数量连年增加。本文从分析获奖网络专题作品的特点入手,探析了我国网络新闻的发展现状及网络新闻“把关人”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发展问题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它具有快速、互动等特点。从1994年中国互联网全面接入,到十多年来国内诸多新媒体平台的出现,网络新闻也开始呈现出自有的地位。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媒体在新闻业务方面的不断创新。2006年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将网络作品列入评奖范围,一直到2014年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网络获奖作品数量连年增加,网络新闻的种类也由最初的网络评论和网络专题两项扩展至网络评论、网络专题、网络访谈、网页设计四项。
从2006年至2014年的13篇获中国新闻奖网络专题一等奖、特别奖的作品分别是:《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第16届,新华网,一等奖)、《“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型主题宣传报道专题》(第17届,中国广播网,一等奖)、《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8届,人民网,一等奖)、《中国军队大援救》(第19届,中国军网,一等奖)、《全球百家网站联合直播日全食》(第20届,中国江苏网,一等奖)、《“嫦娥二号”探月全景报道》(第21届,人民网,一等奖)、《接力寻美温暖中国》(第22届,胶东在线,一等奖)、《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第22届,大众网,一等奖)、《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第23届,四川新闻网,特别奖)、《齐鲁正能量之爱主帮农季》(第23届,齐鲁网,一等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23届,人民网,一等奖)、《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平凡的生活伟大的理想》(第24屆,央视网,一等奖)、《制度创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特别专题》(第24届,东方网,一等奖)。
网络新闻业务的发展现状
从1995年中国第一家上网媒体——《神州学人》杂志的出现,中国网络新闻业务在其诞生之初,只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网络新闻业务不再作为传统新闻业务的衍生品存在,而是反过来对整个传统媒体的新闻业务产生影响。
目前中国网络新闻网站主要有中央新闻网站、部委新闻网站、地方新闻网站、综合门户新闻网站等。据统计称,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三大重点新闻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四大商业门户网站,累计每天新闻更新超过2万条,日均新闻信息浏览量超过20亿次。
而网络新闻业务也发展得非常丰富,除了和传统媒体相同的新闻采访、选择稿件、编辑稿件等,还有其自有的采编业务,如生成网面、流媒体制作、新闻评论、管理新闻论等,并且因网络新闻所依附的媒介原因,其采、写、编、发越来越一体化。并且网络新闻的发布现多由特定软件完成。这些软件从设计到制作需要专门的技术支持。
获奖网络专题作品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专题具有其无法比拟的广容性和互动性,与最初的网络专题相比,现在的网络专题自身特色已形成。
首先是标题由繁入简。2006年的获奖网络专题标题为《网民感动总理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共23个字,在之后的专题中,标题越来越简短且更有吸引力。而在专题内单篇稿件的标题制作上,也一般都是符合短、新的特点。显示出网络媒体在标题制作上更抓事件的核心,采用单一结构、高信息量的标题。因为在网页版面上,网络新闻的标题出现时,是无法同时显现正文的,而是通过点击链接进入正文。一个新闻界面,往往同时出现几十条标题,因此,在网页上,标题是吸引受众注意力的决定性手段,所以网络新闻一直在强化“标题意识”。
其次,在专题内的报道上,越来越多地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的组合。从16届到19届的获奖专题中,单篇稿件基本上是纯文本写作,虽有分段,但每一段仍以文字为主。从第20届后,则改以图、视频为主,在第22届的《党旗漫卷中国红》和《接力寻美,温暖中国》中,更是运用视频、音视频、FLASH(一种多媒体程序播放器)、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等形式来表现新闻。多媒体元素在网络专题报道中被集中体现。
另外,获奖网络专题还充分体现出网络能即时互动的特点。《十七大专题报道》中将网友的评论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军队大援救》中也有一个板块是“网友献诗”。这种互动式报道进一步拉近受众与专题的距离,体现出新闻报道及时反馈的良好社会影响。而2012年的《党旗漫卷中国红》、《接力寻美温暖中国》以及2013年的《致敬!7.21暴雨考验下的中国良心》、《齐鲁正能量之爱主帮农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网络专题都设有“微博互动”环节。《接力寻美温暖中国》还采用了“网友祝福”、“践行最美”的互动版块,网友的签名可以直接显示在右边的滚动版块里,增加了互动的积极性。十七大和十八大专题更是开辟“对党说句心里话”以一个中国版图的形式点击进入各省份留言,并在下方网友的留言及时的滚动播放出来。
此外中国军网还开辟“网上公祭“,让网民可以在网上悼念在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中国江苏网在日全食报道中,在最底端设有“网友留言”,滚动播出网友对日全食的留言。人民网在“嫦娥二号”发射的网友互动上,还增加了新的创意,在最上端的专题标题的右侧,设立了一个网友助推火箭的环节。还有“姐妹找不同”找嫦娥一号和二号的区别的小游戏。这样的互动形式又比留言和微博更好更有趣地吸引受众参与。
网络新闻副产品:娱乐化、快餐化、庸俗化
中国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个产品就是:全民进入“娱乐化”时代。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以受众的选择也是自主的。网络媒体编辑为了迎合受众的喜好,对新闻标题和内容进行加工时都会选择使之趣味化、娱乐化,以提高新闻的点击率,获得更多的利润。
网络时代带来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全民进入“快餐式阅读”、“浅阅读”时代。当前许多新闻网站存在标题大、内容小,无实质内容,新闻价值不高的特点。
另外,因网络媒体的相关法规还未成熟,网络信息中属于广告类的销售软文太多,还无法让人分辨其真伪,导致其公信力越来越差。
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的热门新闻、贴子后面,动辄会有过万的评论,在为网民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的同时,也出现庸俗化现象。发表评论的网民素质参差不齐,但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和引导机制,评论庸俗化的现象随处可见,恶俗的言论和低级趣味的意识形态形成了网络污染。而传统媒体因其严格的新闻职业从业要求,及相应配套的审核制度,所以其新闻评论的舆论态度基本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导向性的。而网络新闻评论则相对无序、随机。所以加强主流媒体新闻网站的建设,强化对网上舆情的正确引导,完善网络传播相关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
网络新闻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强的“把关人”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现行的特点就是削弱了“把关人”的特权,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网络新闻会异常重视“把关人”的职责。新媒体、自媒体越是发达,越是需要网络采编人员、管理者充当起新时代的把关人,让正面、积极的信息占领网络新闻的主流。
与此同时,网络新闻的多媒体报道形式也会成为常态,新的技术手段会频频出现及被运用。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网络新闻中,对编辑的要求非常高,一方面需要加强编辑的新闻专业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新闻信息产品生产的特殊性,要求编辑既懂新闻,又要懂得多媒体音视制作甚至是动漫处理等多方综合素质。
我国的网络新闻至今仍在前行阶段,对于网络新闻的特点、发展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的相应法规都在积极出台中,因此,要想使网络新闻与时俱进,各个新闻网站除了强调时效性、点击率等量化指标外,还要不断在职业道德、编辑环节上投入,采用更多样化的形式及技术手段,把网络新闻推向真正具有创新性、权威性及公信力的高度。
(作者: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今日生活报》总编辑)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