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诗如
【摘要】电视人物专题片是电视专题片中重要的一类。人物专题片在向观众传达信息、知识、价值取向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表达情感,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求。专题片的叙事、声画语言、细节对于影片的情感表达都起到关键作用。只有充分表现人物的情感,给人以鼓舞和启迪,才能够使影片中表达的主题具有超出展示个人命运以外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电视人物专题片叙事情感
电视人物专题片,或称电视人物纪录片,通过声画并茂地展现人物的事迹和精神风貌,给人们以激励、鼓舞或启迪,是现代影视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电视人物专题片中报道的人物大致包括名人名家、新闻人物及草根百姓等几类。报道对象不同,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都有所差异。但无论人物知名与否,“情”已经成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灵魂,成为许多专题片的主题和叙事的主线。专题片表现的是社会中一个或数个个体的命运,但是当人物报道中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情感,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引起受众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时,它就能够升华为一个群体共同的情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情感表达的真挚动人、恰到好处,成为电视人物专题片成功的重要标志。
一、叙事与情感
许多知名的纪录片导演都曾提出,要像拍电影一样拍摄纪录片。像“电影”一样,说的正是纪录片要有故事性,要像讲故事一样去纪录一个人。也就是说,现实事件在变为可传播的事件之前,要先变成一个“故事”①。这就是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叙事。通过叙事可以丰富人物形象、折射人物内心,还可以表达和升华作品主题。人物专题片的情感是通过叙事展现的,观众也是从这些事实中获得情感共鸣,因此,叙事对于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情感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选取事件——还原真实的生活
受传统新闻观念的影响,过去的电视人物专题片塑造人物呈现“高”“大”“全”的特点,这些人物形象高大、胸怀宽广,由于在叙事上刻意表现人物的优点而隐去人物的弱点,使观众对“太完美”的人物产生距离感,难以形成情感的认同和共鸣,人物专题片的感染力和认可度也因此而大打折扣②。
因此,想要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还原人物的真实生活,尽可能地接近人物生活的原貌,展示人物的真正内心,拉近人物与观众的距离。冯艳导演的纪录片《秉爱》讲述了一个三峡库区普通农妇的故事,一个三峡移民的“钉子户”。这部纪录片在第四届中国纪录影片交流周上获得优秀纪录奖,评委评价其为“劳动妇女完整而生动的肖像”。片中毫不吝惜篇幅地真实记录了张秉爱的生活,有人评价导演过于“放纵”镜头,但也有人说,“放纵”的镜头才是生活原貌,生活远比电影精彩③。正是这部纪录片真实的叙事,表现了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的孤独和无助,使得这个故事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获得1999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亚洲新浪潮”优秀奖和2000年法国“真实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纪录片《老头》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真实,导演杨天乙以跟踪拍摄的方式记录了一群每天聚集在树下聊天的老年人各自的生活。片中充满了朴实无华的长镜头,对老人的生活进行了原汁原味不加剪辑的重现。老人不清晰的思维、重复的表达、暴躁的脾气、老伴不间断的抱怨甚至是坐在大树下悄无声息的发呆都真实地表现在荧幕上。正是这样真实的叙事,使得影片对于观众而言具有亲近感,仿佛讲述的就是自己身边的老人,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
2、叙事结构——以情感为主线
传统电视人物专题片多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即以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将人物经历的事件串联在一起。纪录片《世纪宋美龄》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叙事结构,叙述了宋美龄从年轻到年暮经历的“赴美留学”、“蒋宋联姻”、“联美抗战”、“流亡海外”等事件。这种以人物生平为主线的线型叙事建构在客观表现单一主人公,尤其是名人名家一生的经历和成就时有突出的优势,但由于叙事时空的局限,在情感表达上欠缺灵活性,难以形成情感主线。
因此在一些以情感为主线的电视人物专题片中,各个事件有时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条,而是以同一个情感主题为联系将事件串联在一起,不要求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和时间的连贯,从而使叙事结构呈现出散点非线性的特点。
另外,名人名家的专题片篇幅可以较长,有时可以制作成多集的系列专题片。但新闻人物或草根人物的专题片篇幅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找准人物的“新闻点”和“闪光点”,选定主线,再围绕主线取舍素材,找到能够表现人物的独特个性的材料,架构出有特点有情感的专题片。
二、声画与情感
1、镜头语言的作用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是电影的原材料④。”毫无疑问,镜头语言即画面语言,是一部影片表达情感最主要也最重要的工具。
(1)人物镜头的使用
电视人物专题片最常用的是跟拍长镜头的方式,随着镜头的运动,多角度、透析式地记录人物的真实生活,将拍摄对象面对生活、面对特定事件的所有真实反应都记录在镜头中,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实手法”。这种手法可以让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以杨天乙导演的纪录片《老头》为例,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前后历时三年,片中以一棵大树为中心连接点,老人们每天聚集到树下聊天,摄像机跟随一位老人回家记录他的生活,然后再回到树下,跟随另一位老人。影片最让人震撼的是对死亡的记录,躺在床上的老人急促的呼吸、僵硬而略带抽搐的身体,尽管没有看到死亡的一刻,但这些画面已经足够让观众感到心痛和悲伤。
(2)空镜头的使用
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包括写景镜头和写物镜头。一些空镜头能够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烘托人物专题片的气氛、调节节奏。有人将其比喻为“绘画中的留白,音乐中的休止符”,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⑤。环境是人物内心情感的延伸,镜头的气氛渲染可以调动观众的情感,从而与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片中人物的情绪,也有利于观众理解人物。
以纪录片《乡情》为例,台胞曹淑珍老人回到故乡,在老榆树下陈述60多年的历史时,镜头在老人的画面和空镜头之间交织切换。镜头里出现了枯黄的树叶、斑驳的树根、起伏的山峦、小院里的炊烟、夕阳下的河水……这些空镜头与老人的目光和泪水相呼应,使得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老人对家乡叶落归根的情感。
2、声音语言的作用
视听作品中的声音语言有三个层次,即音乐、音响和人声。巧妙地运用这些声音语言有助于人物专题片的情感表达。
(1)同期声的使用
同期声,即是与画面同时摄录到镜头里的现场声,包括人声和音响。因为同期声是与画面同时被记录的,因此它具有“声画合一”的效果,可以增强专题片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尤其在人物专题片中,多采用片中人物的同期声(包括访谈或人物在活动中的声音),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人物的个性。
纪录片《老头》没有使用音乐和解说而是全部采用了同期声。影片的一开始,镜头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准道路对面一群在大树下的老年人,同期声里只有修鞋匠“叮叮咚咚”敲锤子的声音,老人们坐着一言不发。安静的背景环境和有节奏的敲击声代替传统纪录片中的解说词,不用一个文字地介绍了影片的主角,让观众了解了这些老人“无人照看、无事可做”的状态。还有当老人们得知老宋去世之后的一句平淡的“老头子回去了”,这些真实的表现和话语是导演无法设计的,老人们的同期声真实地表现了老人们平静面对死亡的态度。
(2)音乐的使用
除了同期声以外,恰到好处的音乐运用也可以为专题片表达情感服务。
陈晓卿导演的《龙脊》讲述了山区孩子上学的故事,导演出乎意料地用音乐作为专题片段落的分割点。当片子的讲述进行到四月时,就用当地的民歌唱四月的情景。以此类推,一直唱至孩子们放暑假。这首民歌的加入不但明晰了专题片的叙事线索和结构,而且为影片营造了具有浓厚当地民间特色的情感氛围。
三、细节与情感
细节是电视人物专题片中最小的组成部分,准确合理地运用细节,对刻画人物、表达情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细腻、鲜活的典型细节具有以小见大、以一当十的重要表现作用,可以帮助塑造人物性格、丰富情节、增强感染力和表现深度。在一部好的电视人物专题片中,细节是它的灵魂和血肉⑥。
1、用细节抒发情感
优秀的电视人物专题片是由一系列感人的故事组成的,而细节是这些故事中能够突出主题、支撑情节的精华,具有最强的情感上的感染力。好的细节能够代替语言而抒发出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纪录片《老头》中,细节的作用非常突出。老人病危时躺在床上急促的呼吸、仰直的脖子、僵硬而抽搐的身体;还有老人为老伴洗脸,用轮椅推着老伴去晒太阳;老人走在路上蹒跚的步履;老人的面容……影片用长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细节,记录下了用语言都无法描述的感伤和叹息,让观众通过画面中的细节感受到了老人们的孤单、无助,以及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
2、用细节凸显人物个性
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曼德拉:为自由而战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在一个反种族歧视的画展上,以善讲笑话闻名的大主教对他的朋友曼德拉开了一个玩笑,说他是“对城市生活一无所知的乡巴佬”,镜头适时地对准曼德拉,曼德拉微微一笑,吐了吐舌头。这个细节展现了曼德拉幽默而不失分寸的个性,使得曼德拉的形象多了一份亲切感。
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讲述的是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的故事。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记录了他在收获猎物时虔诚地膜拜自己雕刻在松树上的山神,一次次俯身,一次次感谢山神的赐予;记录了他在捕鱼的时候用大网以避免伤及小鱼、打猎的时候不用夹子和套索;通过这些细节,刻画了一个虔诚信仰宗教,善良爱护生灵的老人形象。
参考文献
①钟大年、雷建军:《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
②祝萍,《人物专题片:如何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J].《新闻世界》,2010(8)
③《导演冯艳和她的纪录片〈秉爱〉》,http://jishi.cntv.cn/20110610/100298.shtml
④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1
⑤薛琰,《浅谈空镜头在历史人物纪录片中的运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2)
⑥倪文助,《试论人物专题片的表现方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5)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