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友
8年前,名牌高校毕业、曾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儿子因炒股欠下75万元债务,为躲避债主远走他乡,至今杳无音信。母亲李雪英卖掉两套住房搬进杂物间,先后做过护理工、饭店打杂工等10多种工作,逼迫自己走上了一条“子债母还”的艰辛道路。
8年凄凉晚境中,这个最坚强的老妈妈,倾家荡产,殚精竭虑,终于偿还了儿子欠下的所有债务。她的所为,源于对独子的大爱,更源于维护儿子乃至自身人格尊严的至高境界。可是,老母亲所有的付出却换不来儿子回家团聚。风烛残年的老人发出撼人心魄的呐喊:“儿啊,你要是还在人间,哪怕打个电话问候一声,娘亲也知足了……”
巨债压身儿子逃命
今年68岁的李雪英是安徽宿州市人。丈夫1993年因病去世,李雪英退休后每月仅能领取600多元退休金。令李雪英自豪的是,1978年出生的儿子王其,从合肥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考取了当地一家事业单位编制,端上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那时,股市风头正劲,王其边上班边炒股炒期货,赚了不少钱。后来,他索性辞职专职炒股。可到2006年时,股市低迷,王其手上的几只股票全被套牢,连向朋友借来的75万元也血本无归。从此,债主们成天蹲点催债,连家里的木门都被踢坏了,以至王其躲在家一听见敲门声就全身发抖。
屡屡讨要未果,一个愤怒的债主竟用自行车链条锁击打王其头部。此时,李雪英在合肥照料刚刚做完乳腺癌手术的女儿晓倩,在获悉儿子的处境后,她犹遭晴天霹雳,立马赶回家安慰儿子。巨大的还债压力下,王其被诊断患上精神衰弱,害怕见人,彻夜不寐,连门都不敢出,有一次甚至跳河自杀,幸被好心人救了上来。儿子跳河后的第3天,李雪英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与其被债主逼得不得安生,不如让儿子换个环境生活,儿子的债务由她来打“持久战”慢慢“消化”。2007年的一个春天,李雪英花31元钱给儿子买了一张开往郑州的火车票,给了他500元生活费,还提前联系好了儿子郑州的大学同学接站。在火车站分手时,儿子流着泪说:“妈妈,儿不孝,拖累您了,您老千万别累着自己,能扛多少是多少,还不了的我再来想办法。”
儿子远走他乡,李雪英陷入痛苦的反思中:儿子从小聪明懂事,如今为何沦落到这般田地?我是个失败的母亲……李雪英认为是自己疏忽了对儿子的关注,忽视了母子间的交流,才会酿成今日恶果。按照法律,李雪英没有子债母偿的义务,但老人毅然决定要承担起儿子的全部债务。她对亲戚说:“人家是相信我儿子才借钱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绝不能让儿子背负骂名!”
那年,李雪英61岁。她辗转找到儿子的15个债主,总计75万元债务,老人一笔一笔记下欠款,一个一个承诺偿还。
把儿子送走半年后,李雪英开始实施还债计划。她在宿州市拥有两套房子,加起来共有120多平方米,其中一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本来有这两套房子,李雪英的晚年会过得非常惬意,但现在为了还债,她不得不忍痛将房子分别以15万元和8.8万元的低价抵给了债主,这样两套房子一共卖了23.8万元,解决了一部分债务。两套房子卖了,李雪英选择住在自家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杂物房里,唯一像样的电器就是1986年买的老冰箱。
虽然住得简陋,但老人自嘲比睡马路强多了,总算还有属于自己的窝。李雪英住在这里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儿子一旦回老家,还能找到她,她要在这里等儿子。李雪英还债的决心很强烈,她紧接着又把自己早年买的2份人寿保险中途退保,拿到保金4万元。此外,李雪英还向远在合肥的女儿求助。女儿把自己准备买房的钱拿出来,凑齐了30万元打过来。这样,75万元的债务还剩下17.2万元,李雪英长吁了一口气。
透支老命独子失联
过了一段时间,儿子联系母亲,告知自己在郑州一家企业驻深圳办事处找到了一份做销售的工作。得知儿子一切安好,老人十分欣慰,加快了还债步伐。此时的李雪英再次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打工给儿子还债!凭着年轻时的医护经验,李雪英在市立医院找了一份护工活。她特护的对象是没有自主意识的植物人,她每天得通过管子给病人喂6顿流汁,一顿饭常常要喂50分钟,累得李雪英眼冒金星腰酸背痛。与喂饭擦身相比,最让李雪英发怵的是给100多斤重的病人翻身。因为植物人的身体每24小时要翻动12次,可病床又高又窄,每翻动一下李雪英都要使出全身力气,即便是在大冬天,几分钟下来,她的全身就汗透了。
因为植物人的护理是24小时全天候的,李雪英晚上也要每隔两个小时帮病人翻一次身。白天太过劳累,晚上很容易睡过头,为了避免自己睡得太沉,李雪英想了个办法。夜里她不停地咀嚼干辣椒,让舌头始终处在火辣辣的状态中,这样就不容易打瞌睡了。这样的劳动强度,就是壮汉也吃不消,一天下来,李雪英累得快瘫倒了。如此辛苦,她一天才挣60元。
虽然身体累得几近虚脱,可李雪英精神上却很充实。因为为病人每翻一次身,她都觉得好像是翻走了债务大山的一角,也翻走了儿子回家路上的一个障碍,儿子回家的路又缩短了……凭着这股信念,李雪英日复一日地忍耐着,坚持着。几个月下来,李雪英的10个手指因长期受力,关节都变了形,指头无法再伸直。可是,不管多苦多累,老人回到家,只要看到自己和儿子的合影,顿时就有了力量。
脚下的路虽然漫无尽头,但李雪英还是在3个月内偿还了5000多元。陆续照顾了几名植物人后,由于护工岗位竞争太激烈,年迈没有体力优势的李雪英还是“失业”了。于是她又开始在夜市大排档打杂。每天工作8个小时,打扫卫生、洗碗摘菜,直到凌晨3点她才能拖着疲倦不堪的身体,骑着自行车回家。祸不单行,2007年底的一天,李雪英在骑车回家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腿骨裂,休养一段时间后工作又丢了。
养伤的日子里,白发苍苍的李雪英萌生创意:我不如在夜市大排档卖小吃,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从此,白天李雪英忙着做窝窝头、小馍馍、花生米、咸鸭蛋,然后用袋子分装好,晚上到夜市里卖。老人是个要面子的人,她退休前是一家药品公司的销售员,丈夫生前是当地一家行政单位的局长,如今要当街叫卖,还经常会遇到熟人,起初,她特别不好意思。可现实窘迫,面子不能还债啊,她只有硬着头皮坚持着。
2007年12月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李雪英顾不上吃饭,来到2公里外宿州东昌路夜市大排档。她提着竹篮子,在吃着龙虾羊肉串、喝着啤酒的食客间游走,微笑着向他们兜售自己蒸炒的小吃。忙到凌晨2点多,她赚了70多元,非常欣慰。时间久了,面对这位满头银发面容清雅装扮得体的小贩,总有好奇的食客问她:“您老衣着谈吐不俗,为何要在外赚辛苦钱呢?”当人们得知老人是在替儿子还债时,纷纷投以敬佩的目光。
渐渐地,李雪英的故事在整个宿州城夜市传开,许多食客一见她路过就往竹篮里塞进10元、20元、50元,却什么也不拿,有的食客干脆把全竹篮的食物都买下。但李雪英不愿接受施舍,她总是会把食品放上桌,钱也一定要找给对方。有排档老板长期为李雪英免费提供热腾腾的羊肉汤和饭菜,但她坚持要买单。李雪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如果大家想帮我,那就多多转发我寻找儿子的信息吧。”
很多宿州市民听说老人的故事后,专门在大排档守候,只为看看她。一次,有一位男顾客带着全家人在浍河东路的夜市吃饭,遇见李雪英时,这位顾客还专门向她敬酒:“都说养儿防老,您家庭遭遇不幸,这么大年纪还要卖零食为儿还债,这份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啊!”李雪英的故事经当地媒体报道后,许多市民上门捐款给老人,可李雪英全部拒绝了。她说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回报那么多好心人,现在自己还有能力还债,她想靠自己,这样也能给儿子树个榜样,敦促他早日归来。李雪英非常节俭,从不乱花1分钱,每当凑齐100元,老人就会到附近银行存起来。为了省钱,她连手机都舍不得买,有好心人要她的联系方式时,老人就把在宿州做生意的侄女李敏的电话给对方。尽管吃了很多苦,但李雪英从不怨天尤人。有些债主为老人的大义所感动,给她送来粮油、衣服和鞋子,有的债主一再申明钱不要还了,但老人坚持要一分不欠地还清。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像上足了发条一样和命运赛跑的李雪英坚信人的潜能无限。就在儿子离家2年后,老人总计已偿还60多万元债务。可当老人正在拼命挣钱时,却与儿子失联了:2008年春节,她给儿子打电话时,发现那个熟记的手机号码已成了空号。老人安慰自己,儿子或许换了工作,不久一定会联系自己的。
生意要做,儿子也得找。李雪英问遍了儿子的同学,到处张贴寻人启事,还去民政部门救助站查询信息。为了方便比对,她还去公安部门采集了自己的血样在公安内网上传,甚至通过公安部门查询全国交通事故死亡名单。可是,一次次寻找,老人都失望而归。李雪英把她能想到的找人的方法全都试了一遍,可儿子王其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也找不到。合肥的女儿也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王其,有杭州、宝鸡、盐城的热心网友发来疑似照片,但都不是王其。王其姐姐的手机号码10多年一直没换,可王其却没有联系过她。而王其的一代身份证早已过期,现在即便相关部门发现王其的踪迹,也很难与她们母女联系。
家门永远为你敞开
2010年的一天,得知弟弟2009年在徐州办过暂住证的消息后,一家人兴奋不已。李雪英次日坐火车赶到徐州,找到黄海派出所。警察打印出暂住证照片,老人确认此人正是失联的儿子。可警察说这个暂住证已过期1年多,办证人没来续办,说明人早就走了。
从徐州返家的路上,李雪英悲喜交加:喜的是儿子还活着,悲的是儿子为何不愿意与亲人取得联系?自从丈夫英年早逝,原本活泼的儿子性格变得内向。为了补偿儿子,老人事事依着他。可现在看来,娇子如杀子,使得儿子在面对困难时难以扛起挫折,无法自强。“也许是儿子还没混出个模样,也许已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也许暂时遇到了啥困难……但我相信,我们母子一定能团圆!”老人坚信,债务全部还清的那一天,就是儿子没有任何顾虑回家之时。
2014年5月26日,老人还掉最后一张借据1万元,还剩下一笔债务——儿子的一个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当初电汇给儿子8200元,没有欠条。岁月不饶人,由于总是熬夜,李雪英经常头晕,推车时脚就像踩在棉花上头重脚轻,一只眼睛得了白内障看东西很费力,但她坚持住在小屋里,哪儿也不搬。每年中秋节与春节,李雪英最多在宿州侄女的小五金店里匆匆扒两口饭就回去了,她生怕儿子回来找不到她。合肥的女儿也多次邀请她去省城定居,但为了儿子,李雪英都婉拒了。
每天下午,准备完夜市零食后,李雪英便静坐在屋前,眺望着小巷尽头每个戴着眼镜的路人,寻找儿子的身影。每个深夜,老人最期盼最害怕的就是不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每声长鸣的汽笛都让老人充满期待,或许这列火车载着儿子微笑归来;而声声汽笛又让她如遭电击,心痛不已,因为那或许又是一列令她失望至极的火车……
2014年9月3日晚7点多,李雪英的侄女李敏突然接到了一条手机短信:拜托你,把老妈照顾好!李敏立即找到李雪英,并回了短信,但对方没有再回复。按照这个号码回拨过去,电话始终无法接通,最后查证机主不是王其。在痛苦的等待中,命运再度出现一丝转机。2014年9月26日,受中央电视台《等着我》栏目组邀请,李雪英特意穿上儿子早年为她买的那件碎花衬衫,在女儿陪伴下来到了北京。节目录制中,李雪英直接对话著名主持人倪萍,讲述自己的辛酸故事。现场所有参与录制的观众和工作人员,听完李雪英的讲述后无不动容。现场,李雪英还拿出她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流着泪读了起来。她希望儿子听到她的呼唤后,能快快回家。虽然节目组并没有得到生死未卜的王其的任何消息,但李雪英相信在自己有生之年,儿子一定会回来,自己也会继续寻找下去。
2014年12月底,老人终于还清最后的8200元,生活从愁云惨雾中现出一丝曙光。李雪英感觉自己内心涌动着一股生命激情,她义无返顾地决定继续卖窝窝头,将挣钱进行到底,但不能像以前那样卖命了。此时的李雪英又给自己设立了新的目标:攒钱改善住房条件。因为儿子一旦回来,杂物房里显然不能容身,她想为儿子解决婚房问题。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李雪英对儿子的思念与日俱增。老人委托女儿在网上对儿子喊话:“回来吧儿子,家门永远为你敞开,你永远是我身上掉下的肉;你的债务,妈妈和姐姐已帮你还完。一切都过去了,噩梦总有醒来的时候。又是一年春节至,妈妈和姐姐真的很想你。儿子,打消一切顾虑回来吧!如果你真的不能回来,那就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能听到你的声音,我们也就放心了……”
(文中王其和晓倩为化名。未经作者允许,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网摘、改编,违者必诉诸法律)责编/邓琳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