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
唐代大诗人杜牧一首流传特别广的诗句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不奇怪,是清明节气所致,雨水特别多。“欲断魂”是为什么呢? 我想一个是游子们清明时节赶回乡下祭拜祖坟,思念亲人,忏悔自己的不孝,心痛到路也不认识了;另一个大概是想念故乡清明期间的各种美食,童年时吃惯那些湿漉漉的野菜五加皮,山上刚刚拔出来的竹笋,头道鲜韭菜,春节里没吃完的腊肉刀板香,好久没吃到了,想起来便饥肠辘辘,魂魄不安 !
今年清明节被朋友林小熏鼓动,去左靖老师等几位知识分子在安徽碧山农村创新推广的“碧山计划”所在地看看,做一场“清明节气美食”活动。路途相当遥远,上海过去坐大巴整整7个小时,但是一路掠过青山绿水,只见菜花黄了,桃花还红着,杜鹃花粉粉的,衬着黛瓦白壁马头墙的徽派民居,美得让我竟也有些魂魄不安。
进入关麓村,我们下榻于《碧山》杂志经营的民宿“关麓小筑”,粗略参观了那个传说中书香气、现代艺术观与清代古老建筑相切相融的大宅子,心沉静下来。厨房的地上摆了一堆新鲜蔬菜,是管家如蔆为节气厨房准备的,有香椿、毛笋、咸肉、土鸡蛋、莴笋,还有不知名的绿叶菜。
正逢清明小长假,陆陆续续有客人进来,大家互相招呼,自然轻松,约好清明节晚上聚餐,大家哪也不许去吃饭,都得回家吃 !
香椿竹笋炖豆腐
香椿是最有春天气息的野菜了,我小时候只吃过腌制的香椿头,咸得发苦。后来知道新鲜香椿保鲜很不容易,因为它是香椿树上最嫩的树叶。春天一露头,香椿树爆芽,人们要爬到树上才能采集到。有的老树长得高极了,得身手敏捷的人才能采到。清明一过,香椿芽变成叶子,就不能吃了。
香椿芽香得很特别,这奇异的香味可以引动人的乡愁。曾经读过一篇散文,讲近代史上名门望族合肥张家四姐妹之一,定居加州的张充和先生爱香椿,竟然在美国自家院子里种了一小片香椿树林,香椿种苗还是好多年前她弟弟从中山陵给她带去的。祖国同胞来做客,她会包一点“芽儿”送人,作者在文末感叹道:“在海外生活,很多日常琐细,都可以勾动你的乡思:一瓶泡菜、一包茶叶、一丛竹子、一支牡丹等等。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比香椿,更带乡土气息而更显得弥足珍贵的了。”
香椿最常见的做法是切碎炒鸡蛋,吃下去饭后连连打嗝,都是香椿的香气,有人说比吃的时候还要享受。上海买到的香椿短短的,根部紫色,闻上去特别香。徽州的香椿比较长,绿色的,气味淡一点,也许是季节有些过了。
节气厨房,我做一碗香椿竹笋炖豆腐。油先爆香香椿末,盛出来,余油炒竹笋丝,将切块的手工老豆腐放下去略翻炒,加一些鲜汤炖一会儿,调味,放入油香椿拌一下,起锅。这个菜带一点汤水,香鲜得很。
鞭笋刀板香
“刀板香”名字听上去比较玄乎,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咸肉,但味道又与寻常咸肉有所不同,主要是选料,腌制的时间长短也有讲究,一般腌一个月晒一周。碧山农民自己养的土猪饲料讲究,选用上好的条肉或是五花
肉腌制,一定要肥瘦参半,大半是肥肉也没有关系,最怕肉太精。刀板香色泽金黄鲜亮,切开后断面瘦肉粉红与朱红、橙红色夹杂,紧致耐嚼,肥肉脆而不腻。
“徽州刀板香”的名称由来与绩溪一位名人有关。据说明朝兵部尚书胡宗宪路过绩溪问政山拜访恩师,师母将家中腌制的猪肉平铺于山笋上蒸熟,捞起切成薄片上桌。胡宗宪吃后胃口大开,命名此菜为“刀板香”。民间也有另一说法,当咸肉刚刚煮完捞起,放到案板上切的时候,趁热最好吃,故名“刀板香”。
我们在旅途中为什么会觉得农家菜特别好吃?原材料取自当地,特别新鲜是最重要的原因。鞭笋是在竹笋大致落市之后才有的笋,长在竹子的根部,细细长长。在碧山“泰来农庄”我吃到一锅用鞭笋打底炖的刀板香,连着酒精炉端上来,一面沸腾一面吃。刀板香先用热水洗净,整块肉与笋一起炖,筷子能戳进肉去就好了,注意千万不能炖过头,肉酥到不成型就不好吃了。
捞出刀板香切片,底下放笋,刀板香铺在上面,肥肉在温度下保持着晶莹剔透。我喜欢把咸肉切得稍厚,一咬下去,肥肉的猪油“吱”地飚出,精肉又是很有嚼头,特别是猪皮Q弹,口感好极了。徽州刀板香的咸度掌握得好,不会死咸。锅中管状的鞭笋吸满了肉汁,搛了搁在米饭上,轻轻地、仔细地吃,心中不由感叹:足矣足矣。
酸菜毛笋
好厨子擅于看米下锅、看菜烹调。徽州菜场找不到细长的竹笋,买回来粗壮毛笋,令我喜出望外。因为上海几乎看不到毛笋卖,我小时候,毛笋和竹笋一样多,价钱便宜。一麻袋一麻袋堆着,每一只都很粗壮,大一点的毛笋,卖菜的人一手握不动,会夹在臂弯里面用另一只手削去老根。
我喜欢吃毛笋,在于它肉质很厚,小时候牙齿好,很享受咀嚼付出的力度。我会做三种怀旧毛笋菜,都是不放油的乡土菜,是我们宁波人家传的烧法,一是咸笋,二是咸菜卤毛笋,三是咸菜毛笋。
这次在关麓小筑做菜,因为只有袋装酸菜鱼的酸菜,我尝试代替咸菜,结果味道出乎意料的好。方法同咸菜毛笋:毛笋块加水淹没煮,煮到半熟以后,加入切大块的酸菜,煮到笋入味、酸菜有点酥了即可。一滴油也不放,盐也不用放,清鲜带酸。
五加皮炒鸡蛋
五加皮(也叫“刺五加”)这种野菜我第一次见识,它的样子类似新鲜的枸杞或者菊花脑,叶子是五瓣的。药用价值很高,据说可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
五加皮属于节气野菜,只有清明前后采摘最嫩,一般用来切碎炒鸡蛋,考究一些的先用开水烫一下去涩味,再切碎混入鸡蛋液。五加皮炒鸡蛋带点苦涩味,像马兰头、枸杞头、菊花脑这些野菜一样,独具野地里的风味,对于城里游客来说,来品尝春天自然况味,非吃点野菜不可。
我在院子里择菜,打扫房间的阿姨过来看,当知道菜场五加皮居然每千克卖20元时,忍不住告诉我,刚才去扫墓时,山坡上摘了一篮子五加皮回来,中午一大家子吃,大有为我心痛为我忧之感。我回答说:“是啊,本来我来做‘清明节气厨房’活动,应该大家一起去山上挖笋、挑野菜、割韭菜的,可是都去景点玩了,城里人还是不解农村的风情,得让他们在关麓好好住上一阵,接受泥土美学的熏陶。”阿姨抚掌大乐,她说:“对对,顺便把我们村里老房子都买去,改造更多美美的‘关麓小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