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与悲壮的碰撞

2015-09-10 07:22景作人
音乐爱好者 2015年5期
关键词:马勒交响乐团交响曲

景作人

2015年伊始,天津交响乐团对外公布了一项宏伟的计划——“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系列音乐会(简称“贝马”系列音乐会)。依照这个目标,乐团要在2015年与2016年以十一场音乐会的形式将贝多芬与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与众不同的是,音乐会将以每场同步的形式演奏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即“贝一”与“马一”“贝三”与“马三”等以此类推。因此,这无疑是一个之前从未有人实践过的宏大工程。

天津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汤沐海是这项艺术工程的发起人,这位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指挥家居然能够想出如此“赌命”的计划。当人们看到总节目单上的音乐会安排时,无不被“贝三”“马三”音乐会、“贝五”“马五”音乐会这样的标题所震惊,就连我这个在乐团中坐了二十多年的人也对音乐会能否取得成功表示怀疑。

2015年1月25日 贝多芬《第一交响曲》、马勒《第一交响曲》

2015年3月27日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

2015年5月21日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马勒《第五交响曲》

2015年9月25日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九交响曲》

2015年10月23日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十交响曲》

2015年12月19日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马勒《第四交响曲》

2016年3月27日 贝多芬《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

2016年6月17日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马勒《第六交响曲》

2016年7月29日 贝多芬《第七交响曲》、马勒《第七交响曲》

2016年10月21日 贝多芬《大赋格》、马勒《大地之歌》

2016年12月2日 贝多芬《第八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

面对如此令人生畏的音乐会曲目安排表,相信每一位同仁看后都会发出惊叹!

然而,天津交响乐团却奇迹般地赢得了系列音乐会的“开门红”。如果说1月25日的“贝一”与“马一”音乐会还能够让人理解的话,那3月27日的“贝三”与“马三”音乐会就是超乎寻常的壮举。一场长约三个小时的音乐会,不仅对指挥与乐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对台下的天津观众,也是一个高标准的测试。令人兴奋的是,当晚的音乐会十分圆满,台上的音乐家演奏有激情,台下的观众欣赏有耐心,双方的修养均很高,大家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是这场音乐会的合格“参与者”。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是世界交响乐史上的“旗帜”性作品,它是号召人性解放,激发人类斗争精神的战斗号角。这场音乐会的前一天,正值这位伟大的作曲家逝世一百八十八周年,演奏这部《第三交响曲“英雄”》,也成为对英雄贝多芬的一个纪念。

天津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很熟悉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因为他们2014年刚刚完成了贝多芬九部交响曲系列音乐会,故在演奏技术上没有太多障碍。但由于指挥在排练安排上的微小差错,致使交响曲的许多新处理法没有来得及被演奏员熟练掌握。尽管如此,音乐家们还是发挥出了应变能力强的特点,在汤沐海临场的紧凑把握下,将这部交响曲完好地献给了现场观众——尤其是第三乐章中的圆号三重奏,格外精彩。

3月27日音乐会下半场的马勒《第三交响曲》是一部长达九十分钟的巨著,体现着马勒非凡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它质朴、亲切、神圣、壮丽,有着包罗万象的气势和细致入微的情感。当晚的演出好似“艺术生命”的再现,将音乐融入到了全新的境界中。汤沐海的神奇再次产生奇效,他的激情掌控层次清晰、变化丰富,音乐幅度的巨大“落差”令人惊叹。天津交响乐团的整体表现亦可圈可点,无论是弦乐、管乐还是打击乐声部,都给人们留下了积极、投入、竭尽全力的印象。

马勒是一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有着格外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异常细腻的艺术感觉,他的情感繁多到了“脆弱”的地步,常常令人感到“神经质”。马勒是能够用交响乐形式将人类情感发挥到极致、发展到穷尽的作曲家,是一位最纯真却又最复杂的艺术家。

在马勒的十部交响曲中,《第三交响曲》始终是我的最爱,当晚天津交响乐团的演奏再一次使我领略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之美与现实社会中恶势力的残暴与恐怖。马勒是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热爱万众的艺术家,他厌恶死亡、恐惧死亡,笔下有着很多“天堂”般的音乐,就像东方佛学中“涅磐”后的释然,其升华的意境极为感人。

天津交响乐团此次涉猎马勒《第三交响曲》最初也令我颇为疑惑,我担心年轻的音乐家们能否理解和掌握马勒那“支离破碎”的音乐,对管乐高难度的把握性也心存顾虑——特别是在演奏完四十分钟的“贝三”之后。然而,这一切的担心都在当晚的演出中得到了解决。乐团自始至终充满着朝气,音乐非常丰满充实。其中特别要提到的是小号(幕后)、圆号、长号的独奏,三位演奏家出色的演奏令我深深地折服。

马勒《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与第五乐章是带人声的乐章,女中音歌唱家梁宁在第四乐章中的演唱给人忧伤与悲哀的感觉,她的音色委婉幽暗,将人们带入了沉寂的思考意境。而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小“五彩贝”合唱团的小学生们则以天真甜美、清脆质朴的声音,给人们带来了天使般的纯洁歌声。

这部交响曲的演奏难度之大众所周知,乐团能够成功地演奏完,特别是在演奏完贝多芬的交响曲后出色完成,可以说是一个艰难的奇迹。关于这场音乐会的成功,指挥家汤沐海固然功不可没,但其主要功绩和荣誉更应该属于天津交响乐团这个光荣的集体,他们顽强的敬业精神是促使这场音乐会成功的真正动力,我由衷地向乐团的音乐家们致敬!

“贝马”系列第二场音乐会顺利完成了,按照计划,接下来还有九场音乐会,因此,对于天津交响乐团来说,还有更加艰辛的排练和演出在等待着他们。然而,尽管我坚信天津交响乐团的领导和全体音乐家的顽强精神和坚定毅力,我还是担心如此重负给乐团带来的压力,担心音乐家们能否保持住充沛的体力。为此我有些不同看法在此提出。

我认为“贝马”系列音乐会在创立思路上有失科学性。这项计划虽然想法大胆、意义非凡,但却忽视了艺术实践中的“极限效果”。十一场音乐会,几乎每场都在三个小时以上,如此安排不但对演奏家来说缺乏关爱,而且整体上也难以保证艺术质量。在这场音乐会中,我已明显感觉到铜管演奏员因疲劳而出现的失控现象,而弦乐也已经达到了精力的极限。如此看来,在接下来的演出中,乐团还能够保持如此超水平的状态吗?演奏家们还有气力完成作品吗?一切结果实难预料。

在我看来,哪怕是搞艺术,也得事先科学运筹,力争在能力范围内做到高水平、高效率。如存了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思,对于乐团演奏员来说,实为一种残酷的体力“折磨”。若能以人性化的眼光看待与自己同为兄弟姐妹的乐团演奏家,多以实际行动激发他们的演奏热情,从而使大家能够在一种平等的关系和正常的心态下一起钻研音乐,那乐团不仅能够在专业上得到更快的进步,还能够使艺术创新的成果显得更加坚实、更加牢固。寥寥数语不过发自肺腑,我并未存任何批判之意。

不过不论如何,“贝马”终究还是一个伟大的音乐会系列,也是一个悲壮的音乐会系列,如此强强碰撞,必将闪烁出耀眼的火花。因此,我钦佩天津交响乐团、相信天津交响乐团、也祝福天津交响乐团,并由衷期待着全系列音乐会取得辉煌圆满的成功。

猜你喜欢
马勒交响乐团交响曲
一场极致的“生与死”的体验——评邹翔指挥长沙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复活”》
马勒与后现代——探寻马勒交响曲中的“文本化”起源
交响乐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马勒推出新型模块化混动系统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周末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