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上进行德育渗透

2015-09-10 08:09陈恒彤
新课程·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邓稼先德育教材

陈恒彤

中国著名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先生说:“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可见德育在我们所从事的人类灵魂工程中有多重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用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高大丰满的人物形象去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

语文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为表达语文内容服务。“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感人心者莫乎情与理,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了感情与道理,教学就显苍白无力,就会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的感触是迟钝的,学生就不会对教师的讲述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教师课堂上的讲述若能充满激情,流动着炽热的情感教育,把情与理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就会使讲台下那一张张稚气的脸露出兴奋的表情,眼睛里放射出明亮的光。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课上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呢?首先,教师应该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同于那种对一切都抱怨的人,他总能在生活里发现对于大家都有教育意义的东

西,总能在平凡的生活里看到真、善、美,也敢于去揭露假、丑、恶。其次,教学中的教育情感来自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教学目的的理解和揭示。没有教育情感的教学语言是一杯水,而融进了教育情感的教学语言中奔流着的是鲜红的血液,它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具有勾魂摄魄的作用。教育情感是教学语言的血液。

现代中学生崇拜明星,是因为明星有着美的外在形式,他们的相貌、衣着、动作、表情、气质,以及他们所唱的歌、跳的舞、演的角色更接近、更符合年轻人的意愿,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不仅如此,现代中学生由于家长过于呵护,没有尝试过艰苦生活,因此总梦想着过优越的生活。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用教材的道德情感来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境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中,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消极、颓废的情感,吸收健康、积极的情感,获得哲理美的享受。这样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达到调节精神、排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的目的。以杨振宁的《邓稼先》一文为例,课文中的人物,写得最感人、最精彩的是邓稼先赴美留学后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以及罗布泊戈壁滩上的研制工作与生活的场景。教学中紧紧抓住这两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关于“人生价值”的讨论进行思考,从字面表述直入本质意义。虽然作者只是在文中描绘着工作地点的荒凉,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也讲述着核武器试验问题层出不穷,但字里行间哪一样不是透着生命的危险,然而邓稼先的一句“我不能走”传神地表现出了邓稼先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在艰苦危难面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私无畏、担当大任的精神。二十八年如一日忘我的工作,病痛的折磨,三次的手术,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通过分析,邓稼先的这个人物形象能在学生的眼前闪现,热爱、崇敬的感情在学生心际澎湃。课堂上,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思考。邓稼先的人物形象与当今花几十万元的出国留学热相比,那么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思考就不言而喻了,当学生驾驭联想的骏马驰骋纵横的时候,心中的爱憎感情就会不可压抑地迸发出来。这样文章的教学教育目的也随之完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讲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树立作者的形象,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进而学习作者在文中气势磅礴、铿锵有力、满怀深情的语言表述。当学生崇敬的感情泛起涟漪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推波助澜、语重心长地说:“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教师真挚的话语能再次引起学生翩翩联想,英雄人物的形象在学生眼前闪现。此时课文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已完成。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阐述哲理的地方是题旨所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出来的,作者变替“楼”作“记”,为由“楼”发“论”,把画意、诗情凝聚于哲理之中,以小见大,以洞庭一湖扩展到天下国家,从狭隘感情提高到“先忧后乐”,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在作者的说理中,有真诚的劝慰,有亲切的召唤,有热情的期待,一一从胸臆流出,处处拨人心弦、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作者放怀“天下”的襟怀,像洞庭湖那样,开阔明朗;而“先忧后乐”的情感,又像洞庭湖水那样,激荡翻腾,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如此众多的语文教材在我们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情感、铸造学生美好心灵、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力量。正如赫尔巴特说的:“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鲁迅先生也说:“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这些话道出了德育的真谛。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德育经验的因素,运用生动可感的语言,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使之“豁入耳目”,让学生在受到教材的艺术感染的同时也深受德育的洗涤,使之“沁人心脾”,从而使学生读书明理。

参考文献:

郑维直,张海慧.如何在语文课中渗透德育[J].保山师专学报,2012(04).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邓稼先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