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研究综述及其教学建议

2015-09-10 08:12任晓红
课外语文·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囚绿记常春藤生命

【摘要】陆蠡是“散文家中的纯艺术家”,其散文“独创在于断然割舍繁文杂念,而全然投入单纯的情感,务求饱满的美感。”[1]《囚绿记》是其代表作之一,自从被选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笔者分析了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近五年来研究《囚绿记》的文献后,总结出关于《囚绿记》主题思想、语言表现艺术以及教学处理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了个人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囚绿记》;主题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囚绿记》的多元主题思想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囚绿记》是陆蠡笔下的一篇美丽多情且韵致无限的绝妙小品。作品中传递给读者的信息量很多,研究者们深入文本,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作品的主题,全方位分析了陆蠡的写作意图。

人教版教学用书对其主题作了如下解释:“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于是,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篇伟大的爱国散文诗,且主要体现在常春藤的象征意义上。陈鸿光以为“常春藤所表现出来的‘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忠贞不屈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作者忠于伟大的祖国,忠于伟大的中国人民。”陆蠡在文章中通过惆怅、缠绵而又深沉的语言将内心的爱国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在他看来,这是在为民族和国家的自由呐喊。

对于上述的“爱国”主题,焦锐男有不同的看法。他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怀着“《囚绿记》到底是个人情怀的‘爱与占有,还是抒发宏大主题的‘民族气节”的疑问,进一步比较了各路教师教学用书对于《囚绿记》主题的解读。同时,他还研读了陆蠡散文集中的《囚绿记·序》,最终他得出结论:“陆蠡在序言中所说的‘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正是解读本文的钥匙,纵观此序言,丝毫没有大时代的影子。”他认为作者要表达的正是一种“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囚绿是情感,释绿是理智……而‘我正挣扎于‘爱的占有与‘理智的释放之间,难以抉择。”对于这份矛盾的心理研究,张斗和从文本中找到了答案。首先,“它的尖端……都朝着原来的方向”的确感动了“我”,但是“我”还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因此,“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我”要继续“囚系住它”;其次,它“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的过失”,但是“我仍旧不放走它”。于是,张斗和认为:“最后被囚的常春藤病态的样子触动了‘我的同情心,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让‘我产生了敬畏之心,于是我释放了它。”这样便有了文章描述“我”与“常春藤”之间的交往和纠葛,揭示了爱和占有的关系——爱不一定要占有,要爱的尊重,爱的自由。傅芳则运用“错位理论”[2]分析了作者巧用“我”的表达效果,让读者直观而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对自我情感需求的极度重视,并指出“自私的爱一旦膨胀,占为己有也就在所难免”的主题思想。

一些研究者认为,陆蠡与“常春藤”的交往的确是在反思自己的自私与忏悔。然而,在吴晓湖看来,《囚绿记》一文不止是作者在忏悔。他抓住文章中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常春藤”和“我”,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整合。他认为陆蠡饱含深情地描写绿的美好形象,歌赞绿的精神品质,实际上赋予了绿以生机、活力、向往光明的象征意义。因此他说:“《囚绿记》是一篇赞美绿的文章,也是一篇自我忏悔的文章,同时还是在绿的歌赞与‘我的忏悔二重奏的基础上奏出的关于爱的艺术的哲理性散文。”[3]显然,这样的解读为陆蠡笔下的“绿”增添了一股生命的味道。

笔者则以为不仅仅绿色具有生命的味道,“我”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生命的体现。王清从生命的维度出发,在《囚绿记》中找到了两个生命个体:“常春藤”和“我”,并联系作者写作时所处的“孤岛”环境,重点分析了“我”的生命质态:“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因此,王清赋予了“我”一个“孤独”的生命底色,进一步揭示了“我”因为孤独,所以选择了“绿”的房间,又从“绿”的房间里,渐渐读懂了孤独的“我”的生命主题。如此看来,《囚绿记》是作者在不断探寻自我的生命历程中,把自己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思考生命哲学的著作。如同宋如郊所言:“(《囚绿记》)形象揭示了从属于社会的‘人性与从属于自然界的‘物性所具有的和呈现出的特定的关系和状态,展现了人性的真实与复杂,表现了人性的迷失与回归。”

二、关于《囚绿记》的语言表现艺术

研究者们通过对文中语言的分析得出以上主题,因此,作者语言表现的艺术手法也成为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本文凸显的艺术手法与语言表达方式紧密相连,所以,笔者将本文的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进行了整合,并不分开赘述。总体而言,本文淳朴而深刻的语言魅力是在运用托物言志和炼字等艺术化手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是通过陆蠡记录自己与常春藤相处过程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陆蠡并没有采用华丽的语言,而是通过对生命的反省将自我的追求寄予在单纯的常春藤上。这样,常春藤便不只是象征着生命和自由,更多的是象征着“我”的生存状态。如同张怡春认为的那样:“它没有直接托物言志,而是转了一点弯,最终是通过‘我的忏悔实现的。”[4]

另一方面,炼字的艺术化加工使文章语言简洁明了,富含深刻哲思。陆蠡对常春藤的称谓由一开始的“影”,到中途的“囚”,最后至“友”的表达,深刻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深沉的情感。具体来说,绿影,是因爱而生的欢喜之情的流露;绿囚,是因异爱而产生抱怨与冷静后愧疚的交集体现;绿友,是真爱背后的祝福与敬重。可谓一字值千金,三个字的表达效果便不言而喻了。周政昌又将这种称谓上的变化理解为一种夸张的放大,他认为“作者一方面放大对绿的真挚、诚恳、执着的爱,另一方面又放大了由于爱的方式的错误而导致的伤害,这样矛盾就强烈地呈现出来了。”[5]显然,作者将内心矛盾的情感通过这种夸张的放大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

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中,陆蠡在写作《囚绿记》的时候,采用了个性化的语言。尽管如此,季钦认为《囚绿记》在语言上存在八大语言瑕疵。最终他说:“《囚绿记》的语言瑕疵如此之多,希望再版时编者加以修改,或是干脆将其从教材中删去。”在笔者看来,散文是一种个性化的文体,其语言的优美正是体现在自由灵活,接近口语表达的风格上。陆蠡在写作的时候,有些标点的运用和词语的用法,甚至是句子结构的调整,应该有他特殊的含义。例如:季钦指出“我迁徙小台子到圆窗下”一句中的迁徙应该替换为“我搬移或移动小台子到圆窗下”。这里“迁徙”有小心翼翼搬动的感觉,有期待之意,更能表达陆蠡当时见到常春藤那种喜悦和珍惜之感。类似于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在此仅举例说明。正是因为这些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让读者对《囚绿记》的理解和感受更为真实。

三、关于《囚绿记》的教学处理

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对于《囚绿记》这篇课文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然而,绝大部分教师在对《囚绿记》这一课的设计上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引导学生解读这篇文章的多元主题。同时,教师们把主题解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其语言的本质,从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刘小书的设计中,他以高考作文“绿色生活”为导入,引出“绿”的话题,紧接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绿”的含义,得出主题: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性格。随后,带着学生进一步理解“囚绿”的含义,得出两个主题。一方面,爱不是占有,忽视规律的爱是害;另一方面,讴歌生命的尊严,并运用泰戈尔的诗歌《流萤集》作为补充说明。最后他以呼应导入的方式,完成了整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大部分教师也是如此。

笔者分析了大部分教师这样设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本文在教材中是略读课文,相较于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而言,地位较低;二是当代背景下,“多元解读”的学习方式让教师过分关注文章主题而忽视语言的学习;三是教师受到教学用书的影响,没有深入地剖析文章的语言。

李晓霞有意识地将“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体验”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仔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中逐步探究出文章的内涵与写作意图。她采用破题导入的方法将三个问题抛给学生:标题中的绿是什么意思?囚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囚绿?这样,同学们在解答这三个问题的同时就理清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第二个环节是李晓霞的教学重点:语言品析。她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对“绿”的称呼,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一见钟情(绿影)——日久生情(绿色)——情不自禁(绿囚)——一往情深(绿友)。分析了关键词之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点自己喜欢的语言。最后在这些言语的评点中,带领学生一起感受陆蠡笔下“绿”的形象以及交流讨论《囚绿记》的写作意图。在她最后的教学反思中她如是说:“这篇设计在我校同课异构大赛中获一等奖!主要原因是独立刻苦钻研教材,散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品位,使得语文课有浓浓的语文味!”

在笔者看来,“语文味”不仅仅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学以致用。在这方面,姜琳的设计思路是将精美短文《遍地黄金》与《囚绿记》做比较,引导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和讨论探究法拓展学习散文的个性化语言,并布置了两百字左右的“陆蠡心理描写”的课后随笔。这样的设计既有口头的交流,又有书面的表达,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收获。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在不断说和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我的教学建议

综上所述,针对《囚绿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方便广大教师以作参考。

首先,就文章的主题而言,“表现民族气节”“爱不是占有”以及对“绿”的象征意义的理解,教师们都无需过多讲解。针对高一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他们体会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对生命的思考。

其次,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散文个性化的语言品析上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验标准(2011年版)》规定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学科。”[7]因此,具备良好的学科意识是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同学们学习完文章主题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作者是如何将这种思考传递给读者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依据。”随后,教师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在同学发言后作补充说明,针对不同的学情安排合适的教学环节,这也正是学生意识的具体体现,更是教学设计中不可多得的亮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将语言和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传递给读者无限的生命思考”。然后作具体阐释——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8]

解释:从这几个前后变化的形容词来看,作者对这个小房间的喜爱是油然而生的。房间虽小、潮湿、纸糊,但是作者很细心,也可以说很乐观,总能从这样差的环境里找出很“灵巧”的纸卷帘,而且,“南方少见”。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看来作者对这里的喜爱,是油然而生的。这里的环境描写同时也为常春藤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改变略读课文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比《荷塘月色》《孤独的秋》和《囚绿记》的语言,将三篇课文的语言安排在一起学习,仔细品读散文语言的个性化韵味。比如:《荷塘月色》的清新脱俗,《故都的秋》的酣畅淋漓,《囚绿记》的含蓄深刻。继语言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归纳总结出“散文是离作者心灵最近的一种文体,是最富有个性化的”[9]的相关结论,方便学生学习和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并非学习者。课堂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以教带学,更不能以教代学。

参考文献

[1] 肖力.心的世界——陆蠡散文的审美内蕴[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04).

[2] 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www.pep.com.cn/gzyw/jszx/tbjxzy/kbjc/jsys/bx2/201008/t20100826_753140.htm.

[3] 陈鸿光.一首爱国者的心灵之歌——苏教版九(上)《囚绿记》赏析[J].现代语文,2013(11):50-51.

[4] 焦锐男.囚绿与爱国,阴差阳错为哪般——从《囚绿记》主题解读看中学阅读教学之隐忧[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4(02):34.

作者简介:任晓红,1991年生,女,四川雅安人。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科学教学(语文)。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囚绿记常春藤生命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常春藤妈妈和她的孩子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常春藤口服液中4种皂苷
常春藤繁育技术
《囚绿记》主题探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囚绿记》公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