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生活化教学分析

2015-09-10 03:36牛媛媛
新课程·小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语文

牛媛媛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教学教育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有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学科教育的最终目的。生活化教学将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生活实践能力,也在生活中学到知识技巧。在新课标教育改革下,生活化教学是非常值得探讨分析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现今社会教育体制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也逐渐多样,不断拓宽教学思维,赋予教学更多的自由空间。在小学教育,小学教学课程内容少,主要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教会学生用整体多面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认知和实践能力。而在小学的高年级层,尤其是五年级语文教学,学习内容增加更多,任务繁重,学生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而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生活化教育的定义

教育源自生活,生活也是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和我国的陶行知先生都曾强调教育的生活性,而我国现今的教育改革,新课标课堂教学也强调“情感与态度”就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指,将语文教学置于日常生活中,将教材内容赋予生活实际意义,让学生带着兴趣有成效地学习,并且能在学习中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

二、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要确定小学教育的生活化,首先要构建思路。要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养成用语文的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用语文的意识生活。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生活资源,提醒他们在一些生活情境下用语文批判性和个性化的思维探索,对生活产生好奇,从而借由语文教学知识内容去求解。

2.构建好生活化的语文思路之后,教师要在多方面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置入语文,比如在布置语文作业和任务的时候,要注重理论性和生活化的相结合。除了课本上的书面作业外,还要注重让学生多观察、记录生活中的见闻和情感变化,比如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将语文投注到生活中,实现生活的诗意化。

生活化教育是在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下进行的,将生活和教育同步结合的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从小学教育开始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小学教育成效,还可以逐步促进中等教育从而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值得各方专家长期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李海英.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1):360.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