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凡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陕西 延长 717199)
杜仲栽培与管理技术
王 凡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陕西 延长 717199)
摘要:从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选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杜仲的栽培技术,对指导广大退耕还林农户依靠杜仲栽培实现增收致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杜仲;育苗;栽培;管理;加工
收稿日期:2015-07-07
作者简介:王凡(1961—),男,陕西延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规划设计和应用技术推广工作。
中图分类号:S56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编号:1674-9944(2015)08-0065-02
1引言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落叶乔木,高达20 m,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数多细丝,是我国特产的硬胶和药用树种,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杜仲具有明显的垂直根和庞大的侧须根,保水固土能力强,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先锋造林树种。
2种子采集与处理
母树应选择生长健壮,树皮光滑,无病虫害20年以上的壮年树。当种皮呈栗褐色、棕褐色或黄褐色,种仁饱满,胚乳白色,种子充分成熟时,及时采收。一般在霜降后,选择无风或微风的晴天,用竹竿轻敲或手摇树枝,使种子脱落。同时,在树下铺上晒席或采种布,承接落下的种子。种子采回后,置于阴凉通风处阴干,其含水量约为10%~15%,千粒重50~120 g,每千克有种子8 000~20 000粒。
将新鲜的种子用清水浸1~2 d,捞出晾干后,即可在畦里条播,再盖上细沙土、杂草,保持畦内湿润,一般2 d左右即可萌发,每亩用种子5~7.5 kg。干种子要进行种子处理,在播种前20 d用30℃的温水浸15 min后,捞出。然后一层湿沙一层种子,每层厚度以相互盖住为准,最上层盖沙6 cm,再盖上稻草。沙干可洒温水,20 d左右种子膨胀、萌发。
3播种育苗
育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冬前深翻,冬后浅犁,施足基肥,混合匀施,翻入中下层土内,打碎土块,作成高床。4月上旬日均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沟距20 cm,每亩用种量5~10 kg。播后覆土1~2 cm,并立即盖上地膜,膜要拉紧铺平,两侧用土压实,当幼苗破土萌发时,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晚,揭去地膜,以防膜下高温灼伤苗木,经常保持床土湿润。
4苗期管理
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将盖草移到行间,苗高10~15 cm时将盖草全部揭去,苗高有3~5片真叶时,选阴天间苗,保持株距6~10 cm。
幼苗出土后见草就拔,防止草荒:早锄能提高地温,抗衡病源,开始1~2遍时要浅松,整个苗期松土锄草4次,8月份高温期只拔草不松土。
苗期施肥以农家肥和复合肥为佳,施肥要清淡。每亩可追施尿素10 kg。杜仲苗秋天猛长,肥料跟上,当年苗高可长1 m以上,即可培养出优质苗木。追肥可用氮肥120~180 kg/hm2、磷肥120~180 kg/hm2、钾肥60~90 kg/hm2。
5选地整地和栽植
杜仲造林地最好选择避风向阳的缓坡、山脚、山坡中下部及山间台地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及“四旁”和田边地角只要不积水也是适宜的造林地。采用块状大穴方法整地,按行、株距3 m×2 m挖穴,穴规格是50 cm×80 cm×80 cm,每穴施基肥25 kg,并与土拌匀。陕北冬季气温较低,宜在春季栽植。每穴栽一株,覆土至半穴,将树苗向上一提,使根伸展,再填土盖平、压实,随即浇水。
6抚育管理
杜仲苗期易弯曲,而且一旦弯曲,就很难再次变直。一般要当年春季栽植,翌年春季芽未萌发前平茬,保留1株健壮萌苗,当年就可长成1.5 m左右高的通直树干,并能培养成通直高大的主干,以获取较多的主干皮。短截复壮,短截即剪去枝梢的一部分。杜仲幼树短截,就是剪杜仲3~5年幼树的一年生枝条。每年春季芽未
萌发前,剪去当年生枝条的1/3,使幼树复壮。要加强土肥管理,第一次松土在4月上旬以前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在5月或6月上旬进行,杂草翻晒在林地上或制成堆肥,腐熟施用。施肥与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每亩施10 kg氮肥和20 kg磷肥。幼林期需与豆科作物间作,以耕代抚,造林后第二年对缺株进行补植,补植用2年生一级苗。
7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根腐病、叶枯病和烂皮病等。立枯病危害幼苗,使幼苗茎基部变褐腐烂,收缩干枯,立即倒伏。根腐病危害幼苗,使幼苗根部皮层及侧根变褐腐烂,茎叶枯死。叶枯病危害叶部,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斑点,后不断扩大,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严重时枯死。剥皮再生后,可能发生烂皮病,新皮褐色斑块,状如烫伤泡,后成黑色烂皮,像海绵状。可用70%的五氯硝基苯进行苗床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可杀得、多菌灵、甲基托布津、退菌特等菌剂喷雾。剥皮后隔1 d用萘乙酸加赤霉素各10 mg/kg混用涂割。虫害主要有刺蛾幼虫,蚕食叶片和蛀食树干。可选用灭幼脲、敌敌畏等药剂防治。
8采收加工
一般栽种3年左右即能采收树皮,生长年限越长,树皮越厚,质量越好。一般立夏至夏至,选择较粗壮的树,齐在面锯倒,剥下树皮供做药用,木材可做家具。树干或树根还能萌发不定芽,10年后又可剥皮。如此有计划地间伐,年年都可收到药材及木材,对较粗的树枝,亦可剥皮供做药用。
树干环剥树皮法,可以推广应用。是解决杜仲药源不足的新方法之一。在夏至至中伏(6月20日至7月30日),适宜温度25~30℃,空气相对湿度约80%左右,昼夜温差不大。选择3年以上,胸径4 cm以上的长势强的树,于晴天或多云天气的下午或傍晚。在树干分枝点以下,用快刀在树干周围割一圈,深度以割断树皮,尽量避免割到木质部,然后再由上而下纵割一刀,撬起树皮,沿横割的刀痕,把树皮向两侧撕裂,随撕随割断,残连的韧皮部,绕树干一周把树皮全部剥离后,再向下剥,直剥到离地面10~20 cm处割下树皮,环剥后要遮阴。一要防止在烈日下暴晒,二要防止附近喷洒农药,三是环剥后3~4 d内,防止手摸或其他机械碰触树干。
剥下的树皮加工入药。将剥下的树皮,用开水稍烫,然后使内层相对,层层叠起,放在以草垫底的平地上,上盖木板,再放石头压紧,四周用草盖好,使之发汗。6~7 d后,内皮变青紫色或黑褐色,取出晒干。几十年的老树皮,须刮去表面粗皮,才可供药用。1~1.5 kg鲜树皮,可加工0.5 kg干货。
参考文献:
[1]唐吉明,王凤杰,吕玮玮,等.杜仲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1,27(3):108~126.
[2]朱晓亮.杜仲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44.
[3]陈春合.杜仲高产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8(11):35.
[4]曹永胜.杜仲的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