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冉
可穿戴计算时代,到底是由大公司主导的单一供给,还是应掀起一波全新的数字民主化浪潮?
能把猪吹上天的台风口,现在刮到了可穿戴计算和智能家居。以可穿戴计算设备为例,随便网上搜一搜,从苹果Apple Watch到三星Galaxy Gear等智能手表,从小米到华为的智能手环,还有无数知名的不知名的牌子,令人眼花缭乱。
除了即将上市的Apple Watch,笔者体验过几十款可穿戴计算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戒指、运动鞋等,千篇一律的功能,无非聚焦在时间显示、测步、测心跳血压、睡眠监测等方面,至多过一天就了无新意。
当然,这些功能的背后是海量个人信息的云端数据积累,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功能除了能为苹果、谷歌、三星和中国的BAT、小米等大公司带来巨额财富外,与消费者个人又有什么关系?
幸好,还有创业者在发挥着富有创新精神的想象力。譬如Noodoe智能手表,这款灵感源于乐高积木的腕上设备,提供极简单的编程接口与脚本语言,消费者可创作并自由导入混合了文本与图片的点阵图信息,比如“I Love you”、像筛子点数或扑克牌一样的时间显示,或是一棵树。“我们希望把编程民主化,让所有人都能在Noodoe上实现他们的想法。”Noodoe创始人John如是说。
编程民主化,这句话说得真好。事实上,不管Noodoe能否取得市场成功,它都唤醒了尘封已久的创新思维。
纵观1970年代兴起的全球IT浪潮,最早一波PC(个人电脑)的成功,就源于无数热血青年在车库或教室里的组装与开发,他们把原先庞大、昂贵、专属的计算机,变成了桌上、廉价、普适化的个人电脑;他们本身是编程(开发)民主化的践行者,又是数字民主化的平台打造者;他们是一串耳熟能详的名字,譬如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苹果公司)、盖茨与艾伦(微软公司)、迈克尔·戴尔(戴尔公司)……再往前推,HP创始人的“车库精神”,是这种创新精神的源头代表;再往后推,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向全世界免费献出WEB专利,是今天无数互联网创新与财富的基石。
编程民主化的实质,是如何定义用户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以及由此衍生的价值判断——究竟是将用户作为设备(或服务)的真正主人,还是仅仅将用户作为数据采集器的信息源,决定了截然不同的设计思路。
纵观近四十年来的IT重大创新,从PC到互联网,从智能手机到移动互联网,改朝换代式的重大技术创新,总是伴随着数字民主化浪潮。譬如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赋予了千千万万小微个体在网上做生意的可能;再如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赋予了更多的信息表达权利和赚取财富的机会。
但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巨头掌控下的世界,越来越磨灭着最初数字民主化的精神和未来民主化的可能。试想,当一切被垄断时,我们除了消费大公司主导的单一供给,还能做点儿什么?
回到中国,我们一直自豪于在互联网革命浪潮的起跑线上,基本与全球同步。当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网民群体以后,面对汹涌澎湃的万物互联时代,我们是否应该在“数字民主化”的国家战略上,予以深思并实现跨越式领先呢?
现实并不乐观,但笔者依然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