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鸿
笼统而言的“历史散文”,其实包括历史题材散文与历史学散文,而历史题材散文与历史学散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体和性质不同。但前者也可能在这一点上与后者相混淆,被认为都属于“大众阅读”的范畴。
历史与散文的结合点或说融合剂,显然是文学的笔法。赵焰散文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瓦屑坝之谜》、《晚清有个曾国藩》这样以历史或历史人物为主体的历史学散文,以历史为主体,其成败不在于文学技巧的运用或是文学性的呈现,而在于其表达的观点——这观点必须是独树一帜而又能言之有据,持论侃侃,同时必须是审美的甚至是诗性的。如此,作者所写的历史,才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才是作家眼中的历史——否则,就仅仅是史料加文学技巧而已。
赵焰的历史学散文,简达顺畅如流水行云,睿智而有书卷气。而在将历史和学识推向大众方面,赵焰则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由此获得“万人迷”的显赫文名。而在很多作家那里,“万人迷”只是一个梦想,因为不可能实现而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