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明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与展现,而通过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分组实验教学是不少初中物理教师常用的实验教学方法,就针对这一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做深入研究分析,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实验方法主要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等形式,其中分组实验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能够帮助其了解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与本质,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物理理论知识,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物理素养。
一、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运用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少初中物理教师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在分组之前就把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实验报告等准备妥当,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所制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模式十分单一,学生的主观思维难以体现。其次,学生在实验前准备不充分,由于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所安排的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器材、注意事项和目的等,让学生快速进入试验状态,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大部分学生的实验准备工作不充足,在课堂上需要教师指导才能进行实验。
二、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策略
1.将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分组
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首先需要把学生公平合理地分为多个小组,其原因有两点:(1)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则有限,学生无法人手一套,所以,通过分组来合理分配实验器材;(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物理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其学习效率,对这些物理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通过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共同进步与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分组中,一般3人左右为一个小组,根据其物理知识掌握情况的差、中、优进行平均分配,从而使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助分工,取长补短。另外,在每个小组内,还需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小组内分配和协调工作。例如,每个物理实验小组由3人组成,1人进行实验操作、1人负责记录数据、1人负责测量数据并读数,通过合作进行物理实验,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师生互动营造有活力的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往往是主体,对实验进行讲解和操作,而学生则作为“听众”身份,师生互动严重缺乏。同时教师的讲课方式比较单一、机械,按照教材内容与实验要求进行讲解和操作,与学生互动较少,无法判断出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兴趣。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实验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促使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好奇”逐步转变为“兴趣”,使其快速融入物理实验课堂中,通过实验教学学习和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并且根据划分的小组亲身动手操作实验,并且进行课堂讨论,从而引导学生,使其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更加深刻。
3.鼓励学生课上课下实验相结合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和进行物理实验,同时也需要充分运用课下时间,使课上、课下物理实验相结合,培养其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全面提高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物理小实验,让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操作和讨论,使其发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包括用注射器做活塞运动、用塑料瓶验证水的失重现象和根据指甲剪研究杠杆原理等。同时在课下,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需要动手实验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如,瓶子赛跑、带电的报纸、漂浮的针和光与彩虹等物理生活小实验。并且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物理课堂上给教师讲述,汇报实验情况。
总之,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与动力,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同时教师也应通过实验教学来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牛春艳.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