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潇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国学经典就在全国悄然兴起。多年过去,国学教育依然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社会的关注,不仅是国学文化的福音,也对教育者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小学阶段,如何让稚气未脱的孩子们认识国学,喜爱国学,传承国学,是作为国学教师必须思考的命题。
一、认识国学——邂逅浓郁教学氛围
小学生处于儿童阶段,对周围的环境有很强的感知力。为了达到环境熏陶的理想境地,各级领导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学校斥资装饰了操场西、北两面国学墙。上面悬挂了古来圣贤的画像及人物介绍,还喷绘了多首闪烁古今的唐宋诗词。也许低年级的小同学甚至连字尚无法认全,但驻足在此,他们会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墙壁上的这些知识终有一天值得他们为之骄傲。
高年级的学生最喜欢三五人坐在国学墙东侧的长廊里看书,背诗。这个木质结构的长廊漆成枣红色,横梁间的连接也采用了中国风的墙砖式镂空纹理,正中镶嵌的“轩窗”其实是两块展屏,用来展示孩子们的软书及国画作品。夏日,绿罗茵茵,学生在长廊的石凳上吟诵国学诗词;冬日,阳光和煦,学生在长廊的展窗前欣赏书画作品。
浓郁的国学氛围,让学生目之所及尽享千年文化带来视觉冲击,从感官上对国学——中华民族的智慧文明,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喜爱国学——邂逅新颖教学方式
在对国学有了初步认识后,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国学文化,不仅是学生的遗憾,更是为人师者的悲哀。于是,国学进课堂成为了新兴教育的主流。教委组织专家组编写了《国学启蒙》国学经典诵读丛书,分六个年级,内容囊括了《弟子规》《三字经》等养成教育;唐诗宋词,成语故事等怡情教育,和四书五经,经典古文等修身教育,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在国学文化的滋养中不断提高自我。
学校教育不比社会上的办学机构,可以让学生身着汉服,盘坐在装修古朴的国学教室中诵读国学经典。我们要最大限度的挖掘40分钟的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穿越古今,与诗词同行,和圣贤对话。这就需要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的实现这一目标。结合学校《利用交互式白板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我在国学课上进行了如下尝试,收效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1.图中自有诗中意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诗词中提到的很多地方和景色,学生无从想象。如果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教学中的重难点便可不攻自破。
如我在执教《山居秋暝》一课时,作者王维被冠为山水诗人,他的诗作一大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何才能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深秋傍晚的山中风景画呢?这就需要大量图片的辅助。备课时,我把全诗8句细细研读,先在自己脑中把每一句的情境浮现,按思索迹,上网搜罗符合要求的图片,再把这些图片按照诗句一一比对,进行筛选。毕竟是网上图片,有的里面含有现代流行元素,有的则被提供者刻上了水印,直接使用,效果就会像很多古装电视剧里的“穿帮镜头”,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作用,还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破坏营造出的学习氛围。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为了突出“空山”、“雨后”、“秋”,我选用的图片后排是起伏的群山,群山上下层林尽染,山前水波平静。看似完整的画面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既然是“雨后”,那么它的天空应该通透如洗,但图中雾气弥漫,更像是雨前。为了弥补缺憾,我运用了PS和美图秀秀两种修图软件进行去雾处理,每个参数都斟酌调试,最终找到了最为贴合诗境的光线和透明度。课堂实践中,学生看图便准确说出了秋日里山中雨后的特点,可见一张恰到好处的佐图真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时入情入境。
另有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山里气候已有感知,接下来就要进山相望,看看山中秋景。虽然无从考证当时王维去的是哪一座山,但松、石是山里常有的景物。“明月”与“清泉”,“松”与“石”,“照”与“流”亦动亦静,对仗整齐。这就需要通过ppt的动画效果,让学生注意到这些妙笔加工。于是我在设计课件时把山上松树的光线做暗,剪过一轮明月,让它慢慢出现在空中,月光倾洒,微微照亮树梢;又从网上选取gif格式的泉水动态图片,让它淙淙流过几块石,水声潺潺,依旧清澈欢快。欣赏完图画后,随即让学生分析这些景物有没有什么对比关系,引导他们领悟诗词的对仗手法,在轻松氛围中获取知识。
2.白板巧解诗中句
白板的功能看似能为数学、美术等学科锦上添花,对国学用处不大,其实不然。在参加了白板培训,和认真听取了几节白板课后,我觉得如果能发挥白板的某些功能,对于国学课堂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
是孩子,总难抵挡游戏的诱惑。要想国学课有条不紊地层层递进,需要在一开始就投其所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我曾尝试在导入环节设计一款“连连看”游戏为后文做好铺垫。把以前学过的很多与春天有关的诗名和作者分别填在同等大小的长方形里,然后打乱顺序拼成一个大的矩形,当学生说对诗名对应的作者时,利用白板的删除功能去掉两个小长方形,也随之露出“连连看”下面的底图,之后追问学生:“那些诗人的诗都描写了哪个季节?”学生不难发现共同描写“春天”的特点,我顺势带过:“那我们今天再学习一首与春天有关的诗作。”自然而然地开展了本课教学。学生对此方法非常“买账”,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涨。
既为国学,应该与语文的教学方法有所区别,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寻求一条创新之路。沿袭一些语文老师教学方法,我发现,在语文课堂中的诗词讲授一般是按顺序逐句分析朗读,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呢?从《游山西村》一课的教学中我获得了不小的启示。
《游山西村》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在三山村的一次旅行中所见所闻,诗中描写了村民热情好客的性格,村庄内外优美的环境,以及古朴少见的风俗习惯,最后还有诗人游后的感想,按部就班的从头至尾授课也未尝不可,但总觉得缺乏新意,好像老师在为学生设计条条框框,没给他们机会自主学习。在与同组的几位老师探讨过后,我决定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提问老师。我把首颔颈尾四联分别用“美食”、“美景”、“美俗”、“愿望”四词进行链接,先让学生自读全诗,然后说说他对诗中哪句最感兴趣,对这句的理解还有哪里存在问题?由于学生对四联诗句提问的不确定性,我便不能把幻灯片按顺序做好,一一呈现,这就可以利用白板进行演示。我清楚地记得,课上第一个举手提问的同学说他最感兴趣的是“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他很想了解什么是“春社”。于是我把覆盖在“美俗”上那个大大的“游”字去掉,点开链接,让学生看到“春社”这一农村开春祭拜五谷神明的风俗习惯。
关于《游山西村》不得不提的就是其中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作为“美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想象起来并不困难,但若要参悟其中的哲理则是教学上无法避讳的难点。既然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那就从生活中寻找开门的钥匙。为此,我请来两位同学出演视频,情境一设为这位同学在还原魔方,多次旋转未能成功,当她把手中魔方仔细查看,发现其中色块有机可循,便一鼓作气如愿以偿。情境二设为另一同学在操场上投篮,也是反复多次未能投进,于是在篮下运球、跳跃,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和力道,入篮得分。这两个小片在课堂上播放后,学生从身边人身边事,很快可以悟出这句诗实际上是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多么令人沮丧的困难也不要放弃,只要坚持,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3.诵读可感诗中趣
小学阶段,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要求,主要落在“诵读”中。要让学生敢于张嘴,乐于诵读也需要一些现代手段作为催化剂。
所谓读,只需要眼睛看、口出声便已达到要求。所谓诵读,便需要诵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自己眼前能够出现诗中情境,也要让听者享受其中。在授课时,我会强调诗中重点字词的读法,并让学生反复单句诵读。待全诗学习完毕后,就要设计一些环节,调动学生整体诵读的积极性。如抽签选题,学生不可预知自己抽到的号码对应的是哪种诵读形式,有时是由选题人指名他人诵读,有时是选题人自己诵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如何,也就是这种猎奇心理让孩子们把一首诗翻来覆去读个十几遍也不觉得厌烦。
还有就是“配乐诗朗诵”,古乐一起,不用老师做更多的提示,学生自然而然地追随那悠扬的曲调,陶冶在唐诗宋词之中。毕竟对音乐没有太多的了解,给他们寻找配乐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其实校内不乏学习古筝的孩子,他们也会时时向我推荐一些适合为诵读所用的古曲,也可见他们确实在诵读间享受着国学之美。偶尔我还会“放肆”地去掉文字,只让学生看课件图片,伴着音乐背诵诗词,“山寨”国学MV,让他们尽情诵读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尽情释放对国学文化的热爱。
三、传承国学——邂逅丰硕教学成果
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学以致用,国学也不例外。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国学经典文化的意义所在,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国学月”系列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平日里积累的国学知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向老师和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不要小看抄写一首古诗词的书法作品,从横平竖直中,足以看出这名学生对他所抄写的这首古诗词的理解与热衷;不要小看涂鸦一首古诗词的绘画作品,在水墨丹青里,足以看出这名学生对她所描绘的这首古诗词的诠释与想象。
难忘高年级学生上网搜索有关国学墙上古诗的全部资料,自行整理,通过学校广播为低年级弟弟妹妹们逐一讲解;难忘学生们自写剧本,自制服装,将书中的国学故事搬上课堂,搬上舞台,用精湛演技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最最难忘的是校国学知识竞赛中,我们的“小秀才”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深厚的国学素养问鼎“紫禁之巅”,题名金榜之上,以三探花、两榜眼、一状元的出色表现激励其他同学永葆学习国学文化的热情。
四、结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业负担并不轻松的实际教学中,若想让国学文化在学生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必须要设法让他们认识国学、喜爱国学,才能更好地将国学文化传承下去。为人师者,应竭尽所能,不断探究多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缩短学生与看似深不可测的国学文化间的距离,从各个途径帮助他们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激发他们学习国学知识的热情,弘扬我们永远值得为之自豪的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 甘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