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视角的英汉基本颜色词“黑”隐喻用法差异

2015-09-08 12:07金星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黑色隐喻感官

金星

【摘要】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颜色词,作为颜色的代表,所反射的不仅是颜色的物理特征,也折射出一种带有文化特征和社会属性的联想。当人们试图用颜色词来描述无色的身体经验或抽象概念时,颜色词隐喻应运而生。本文对基本颜色词“黑”的目标域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并从概念隐喻视角着重分析了 “黑”在英汉语中的隐喻性用法差异。

【关键词】概念隐喻 “黑” 英汉差异

关于隐喻的概念众说纷纭,学术界对隐喻实质的认识也各有侧重。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理论拔河赛中,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既传统的修辞隐喻和认知的概念隐喻。1980年,Lakoff &Johnson发表了他们的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Lakoff 认为人们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中的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而颜色词,作为颜色的代表,所反射的不仅是颜色的物理特征,也折射出一种带有文化特征和社会属性的联想。当人们试图用颜色词来描述无色的身体经验或抽象概念时,颜色词隐喻应运而生。颜色词,作为人类基本认知范畴之一,对其隐喻用法的研究能更加证实隐喻映射具有经验基础这一认知普遍性。

一、国内外对于颜色词的研究

据Brown和Lenneberg研究发现,人的眼睛最多能区分出不少于75,000,000种仅有细微差别的色彩。以前认为,不同语言中的不同数目的颜色词不过是对色谱随意切分的结果。Berlin和Kay对颜色词的跨语言研究发现了其内在的规律性。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基本颜色词,如果一种语言只有两个颜色词,那很可能是“黑”和“白”。继他们之后,国外有关颜色词汇的研究陡然增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国内对于颜色词的相关研究的转折点。之前,尽管汉语中许多的颜色词的相关表达,但是相关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的。随着Berlin和Kay的基本颜色词理论的引入,国内的专家、学者就汉语里的基本颜色词的划分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汉语中基本颜色词的数量这一问题意见不一,但是红、黄、绿、蓝、紫、褐、黑、白、灰,这九种基本颜色词为大家所普遍接受。由于时间所限,国内外对于颜色词隐喻方面的研究还不太成熟,但是一些学者在颜色词隐喻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

二、“黑”在英汉语中的隐喻性用法差异

Collins词典对于“black”的定义为:是没有一丝光亮的夜空的颜色,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黑”的释义为火熏之色也。在日常使用时,人们常把黑色作为原域的一个或是部分特征通过概念隐喻来映射到了诸多目标域中的词汇或是语句上,此时该词汇或语句就产生了隐喻义。由于黑色常给人一种看不到光明的压抑之感,因此这种颜色常常通过映射被作用到一些表示不幸、邪恶或是愤怒的一些词汇上。鉴于这种感官体验是普遍的,因此含有上述词义的一些词汇也普遍存在与英语和汉语中。例如:“a black day”和“黑暗的一天”,“black market”和“黑市”,“black with rage”和“黑着脸”等。但是概念隐喻源于人们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官体验,因此外部环境、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使用“黑”色来描述不同的感官体验。接下来,本文将详细的分别列举英汉语中独有的“黑”色的隐喻性表达。

1.DPRESSION IS BLACK。黑色,作为所有颜色中最深的一种,这种黑暗的感官体验常使人产生压抑的心里联想。鉴于人们这种感官体验,“black”由颜色域映射到表示伤心、沮丧的一种情绪的目标域。例如:a.The black dog is over him.其中,“black dog”喻为伤心的人,“black despair”意为完全绝望。除了这两个词语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其它的表达能够印证这一概念隐喻的存在。例如“black humor”,作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此种写作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二战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战争的创伤引发美国人对传统价值观和信仰的质疑,这种饱受命运捉弄而无法摆脱的绝望被反映到文学作品里,后来“black humor”被引入到国内并译为“黑色幽默”。

2.SURPLUS IS BLACK。在经济领域,会计师们常用黑色和红色的笔来记账,用黑笔通常记录收入而用红笔记录支出。后来,这种习惯为大家所接受并因此产生了黑色即利润、盈余的相关隐喻性用法。例如:The couple of deals wrapped up three months ago make him in the black again.其中,“in the black”喻为银行账户中的存款。此类概念隐喻还具体体现在许多英语表达中,就像“black figure nation”以及“interest in the black”,前者指代在国际贸易中能够获得盈余的国家,后者至意为利息。这种从源颜色域—“black”到目标经济域—“利润、盈余”的映射只存在于英语中,而汉语中是没有这类概念隐喻的表达的。

三、汉语中的一些黑色的隐喻性表达法

1.REACTION IS BLACK。文化大革命,这场历经了十年的浩劫,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这场政治运动原本的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巩固社会主义,扫除资本主义。而在对伟大的革命领袖的个人崇拜下,所有的持有不同政治立场的人都被与“黑”联系了起来。“黑”的没有光亮,不被人所喜欢的特点映射作用到对立的人士及其主张上,因而出现了“黑爪牙”、“黑纲领”还有“黑五类”等词语,陈源在其出版的著作《语言与社会生活》中对此类词语加以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由于这个独特的历史原因,此类从颜色域到政治域的映射为汉语所独有。

2.THE UNLICENSED IS BLACK。因为建国以后中国为了控制人口发展而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户籍制度,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每个人都要登记其户籍所在地,即为“上户口”,因此而冉生出许多特殊的表达,例如:“黑户”,指代那些因父母违反生育政策而生下多个小孩而致使没有户口登记的小孩子。除了这个因特殊政策而产生的特殊表达,黑色被映射作用到其他一些表示“没有许可的”或“没有登记的”词汇上。例如:“黑车”,“黑店”等。

3.DIGNITY IS BLACK。“黑”作为源域,其目标域通常是含有消极含义的“不幸”、“邪恶”或是“违法”。但是,事情并没有绝对的。黑色给人的沉重、庄严、肃穆之感使其映射到一些表示积极肯定的一些隐喻性表达上,例如:“黑领” “黑脸”。相较于在公司或是企业部门工作的“白领”,“黑领”是个新生词汇,指代那些在政府部门或是国有企业工作的因而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群。而“黑脸”与之前的例词“黑着脸”意义完全不同,这个词源于京剧,因其角色的黑色脸谱而得名。黑脸的代表人物有包拯、张飞等,因为角色性格多为耿直、忠义,而恰与黑色赋予人的庄严、肃穆的感官体验一致。现在,这种京剧角色被应用到日常表达里,具有同种性格的人都可以被喻为“黑脸”。因为京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其相关“黑”的隐喻也只有在汉语里才能为人所接受。

4.SUDDENNESS AND VIOLENCE IS BLACK。目标域为“突然”“剧烈”的“黑”色隐喻通常应用在文学作品里,具体可以从两个词中体现出来,即“黑风” 和“黑浪”,两者分别代指骤风和巨浪。

5.SURPRISE IS BLACK。近些年,“黑马”常常出现在各种各种中文报刊杂志上。这一词汇来源于英语“dark horse”,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时期,被用于指代那些开始不被人看好但是最后却意外获胜的赛马。后期词义逐步扩大演变为出人意料赢得比赛的人或是突然获得成功的人或事物。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该词被国人引入并译为“黑马”。黑马的使用从最开始的赛马到其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扩展,即“黑”被映射作用到情感域,表示“出人意料”的可具体体现在:选举中的“黑马”,娱乐圈“黑马”,股票市场中的“黑马”等。此类概念隐喻的特殊性在于英语中存在其相对应的表达,但是却与“black”无关,因此,本文在最后给这类隐喻单独予以解释说明。

本文分析并总结了英汉语“黑”色隐喻映射的特殊性,同时探究隐藏在外在的语言表达差异下的内在形成因素。由于英汉语基本颜色词隐喻中映射的目标域存在差异性,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应灵活采取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准确传达源语信息,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本文只是对基本颜色词隐喻一种尝试性分析与研究,谨希望以此能激发更多的研究者对基本颜色词的概念隐喻研究的兴趣,从而对该领域进行更完善、更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Berlin,B.& Kay,P.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黑色隐喻感官
《活的隐喻》
感官训练纸模
黑色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黑色星期五
那个黑色的夜晚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