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教平
贵州毕节四兄妹喝农药自杀一事余音未息,又曝出湖南衡阳两姐妹中毒身亡,投毒嫌犯年仅12岁。接二连三的事件把留守儿童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媒体、公众也在讨论一个话题:是什么导致了本该天真烂漫的儿童如此绝望和残忍?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救助制度的缺位?
如果单从造成事件的直接原因看,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没有起到实实在在的职责,自然难逃其咎;但若从更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更深层的原因看,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愿意陪在孩子身边呢?为人父母者多数是出于生活的无奈才不得不外出打工。恐怕这才是造成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说,如果只是把类似的悲剧事件简单归结于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一则不利于杜绝类似事件,二则还有避重就轻、为有关部门洗脱责任的嫌疑。
从上述的案例看,造成四兄妹死亡的并不只是因为家庭失爱。换句话说,即便孩子们无法直接从父母那里感受到爱和温暖,周围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乃至来自社会的关爱,都有可能成为他们获得情感温暖和未来信心的支撑点。这也就是为什么事件发生后,总理也专门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对不作为、假落实的要严厉整改问责,从而让悲剧不能一再发生的主要原因。
当然,理想的状况是,父母们都能履行为人父母者的职责作用,但事实并不如此。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也会发生父母难以履职的情况,因此,为了确保“国家的未来”健康成长,应对政府部门的“托底”责任进行立法。
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显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比如,城乡户籍的二元制,城市学校入学难等等。也正因此,政府部门在2012年启动了相关机制,设立了留守儿童专项救助基金,采取帮扶等措施。但惨剧再次的发生证明,有必要反思我们既往的政策,要想办法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工作地入学,更要考虑如何在父母不能尽职后,政府部门担起监护责任,并对此监督问责。由此看,除了物质帮扶之外,精神帮扶、立法支撑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