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2015-09-06 12:17陈迎春李岩李辉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步态步行偏瘫

陈迎春,李岩,李辉,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

·临床研究·

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陈迎春,李岩,李辉,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

目的 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ES。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CSS评分、FAC分级及BB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ES能促进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脑卒中;减重平板训练;功能性电刺激;步行;痉挛;平衡

[本文著录格式]陈迎春,李岩,李辉,等.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2):212-215.

CITED AS:Chen YC,Li Y,Li H,et al.Effect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hemiplegic gait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5,21(2):212-215.

脑卒中偏瘫是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残率约为86.5%,2/3为永久性运动功能损伤。脑卒中后绝大部分患者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1/3~1/2患者3个月内不能恢复独立步行[1],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是康复治疗的关键之一[2]。

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异常行走模式。但如早期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支持能力不足,其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3-5]。

减重平板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BWSTT)是近年来应用于康复领域对步行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方法,研究偏瘫患者进行BWSTT同时结合FES对偏瘫下肢步行功能恢复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康复医学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1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6],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 20)。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偏瘫类型、病情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②病程4周以内,单侧偏瘫,且患侧下肢深、浅感觉无明显异常;③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可服从指导;④有肢体功能障碍,已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下肢Brunnstrom分期Ⅱ期或以上;⑤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无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发作,心功能良好,无其他限制活动的并发症。

排除标准:①病变位于脑干或小脑,存在并发症,如感觉性失语、认知功能障碍(简易记忆测试量表≤7/10分);②进展型脑卒中或其他神经功能缺失影响步行能力;③严重心、肝、肾及感染等疾病;④颅脑外伤、肿瘤;⑤严重的髋、膝、踝关节挛缩影响步行能力。

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和基本的康复训练(以神经发育疗法为主的物理治疗、坐-站训练、患肢负重训练、步行训练等)。

两组均早期接受BWSTT。采用Life Gait I250电动减重装置及Gait-keeper步态训练台(LIFE GAIT公司)。无法站立的患者坐在座椅上,移至步态训练台,再将左右对称的固定带缚在患者腰臀部,将减重机校零,然后逐渐升高悬吊架减轻患者体重,减重量以患者双下肢髋膝伸直位能支撑重量为宜;步行开始速度为0.25 m/s,可调节范围为0.25~2.5 m/s。

治疗师在患者迈步不充分的情况下可提供手法帮助,矫正患者的步态偏差,摆动期触地时训练患者以足跟接触地面,在摆动中期控制膝、踝关节,防止膝过伸,促进对称步幅,延长支撑期时间;待患者熟练后逐渐减少辅助量。

减少减重量临床判断标准:患者移动髋部和单腿支撑时可以伸直患侧下肢,有效支持身体重量。每次减重5 kg,直至完全负重。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Respond Select®2通道FES治疗仪(EMPI公司),标准表面电极(3×3 cm)分别放置在患侧下肢股四头肌(相当于股直肌)和腓总神经上,运动点定位在FlexComp-10018肌电图(Thought Technology Ltd.)引导下确定。

打开FES治疗仪开关,输出参数:频率30 Hz,脉宽0.3 ms,最大耐受刺激(20~30 mA),刺激强度由治疗师调整,能够诱发患者正确的肢体运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支撑相刺激偏瘫侧股四头肌,摆动相刺激偏瘫侧腓总神经[7]。

训练时间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8周。所有患者均完成8周训练。

1.3 评定方法

1.3.1 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8]

包括小腿三头肌肌张力(0~8分)、跟腱反射(0~4分)和踝阵挛(1~4分)3个方面,7分以下无痉挛,8~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

1.3.2 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unctionalAmbulation Category,FAC)[9]

0级,不能行走或需2人或更多人帮助;1级,需在1人帮助其减轻负重及扶持情况下行走;2级,需在1人连续或间断扶持下行走;3级,需在他人监护下行走;4级,能独立在平地上行走,但上下楼、上下斜坡或在不平坦地面上行走时需要帮助;5级,能独立行走。

1.3.3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10]

共14项,每项0~4分,最高56分。适合评定能坐起和行走的患者。得分越高,平衡能力越好。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各评定一次。评定由同一名治疗师完成,评定者对患者的训练情况不知情。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各评定指标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SS评分、FAC分级和BB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4。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FAC分级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比较

3 讨论

偏瘫步态是脑卒中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步行能力的恢复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11]。患者早期肌力不足以承重、平衡功能差以及异常的运动模式是影响步态恢复的主要因素。

BWSTT是建立在大脑功能重组和神经可塑性基础上的功能训练方法[12]。该训练将步行三要素(负重、迈步、平衡)有机结合,通过使用悬吊装置给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持,以减轻患者下肢负荷;配合电动平板带动患者下肢进行重复而有节律的步态周期练习,帮助患者在不具有足够支撑能力和平衡能力的情况下,进行早期步行训练。

FES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康复领域,在国外已有40年多的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FES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Ferrante等将2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FES组和对照组,FES组给予八通道FES引导的系列踏车运动,刺激的肌群为双下肢股四头肌、臀肌、胫骨前肌和腘绳肌,结果显示,FES组患者双下肢股四头肌肌力明显增加[13]。一些临床随机试验表明,FES在提高患者步行能力[14]、改善膝的协调性[15]以及足下垂[16]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学者指出,FES应结合其他任务指向性的康复治疗手段,例如减重训练、踏车训练和作业治疗等。

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常见症状。多通道FES可以增强肌肉收缩、协调主动肌群和拮抗肌群的收缩能力,纠正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和建立,从而改善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功能[17]。多通道FES具有纠正步态能力强,治疗效果持续时间长的优势[18]。本组患者偏瘫侧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均增高;而FES与BWSTT相结合具有降低患侧下肢小腿三头肌痉挛的作用[19];并能进一步改善平衡功能[20]。

BWSTT的大量重复训练可看作一种强制性使用,强化下肢的运动任务,发生运动再学习和/或神经通路的重组[21]。FES能够通过诱发瘫痪的肌肉重新活动,增加运动和感觉信息的输入,刺激传入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刺激皮层感觉区,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唤醒被使用的神经通路和突触,进而达到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目的[22]。

Ng等对54例亚急性脑卒中患者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FES结合减重步态训练,患者FAC以及步速方面较治疗前得到显著提高[23]。本研究中,治疗组在治疗前有1例(5%),对照组有2例(10%)患者可以使用拐杖缓慢步行,但偏瘫步态明显。治疗4周后,治疗组能够使用拐杖步行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8例患者能在治疗师的言语提示下,不使用任何辅助器具独立步行,步行速度缓慢,步行距离较短。治疗8周后,两组能够持拐或独立步行的患者百分率分别为治疗组89%、对照组66%。

本研究结果显示,FES与BWSTT相结合具有减轻患侧下肢小腿三头肌痉挛,明显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步行能力的恢复有明显疗效。

本课题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只对患者损伤做出评定,而忽视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评定,不能说明肢体功能的改善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改善。

[1]黄晓琳,王平,王伟,等.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9): 544-547.

[2]王莉,戴朝秦.水中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76-78.

[3]姜文文,谭志梅,燕铁斌.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患者步行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1):868-870.

[4]Dimitrijevic MM,Dimitrijievic MR.Clinical elements for the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rotocols in the practice of neurorehabilitation[J].Artific Organs,2002,26(3):256-259.

[5]毛玉瑢,李乐,肖湘,等.减重平板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力矩峰值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 (1):21-24.

[6]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7]Tong RK,Ng MF,Li LS,et al.Gait training of patients after stroke us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gait trainer combined with simultaneous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J].Phys Ther,2006,86(9):1282-1294.

[8]燕铁斌,许云影.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263-265.

[9]Hesse S,Konrad M,Uhlenbrock D.Treadmill walking with 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versus floor walking in hemiparetic subjects[J].Arch Phys Med Rehabil,1999,80(4):421-427.

[10]金冬梅,燕铁斌,曾海辉.Berg平衡量表的效度和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4-26.

[11]李岩,吴华,姚云海,等.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1):810-813.

[12]顾旭东,吴华,李建华,等.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47-450.

[13]Ferrante S,Pedrocchi A,Ferrigno G,et al.Cycling induced by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improves the muscular strength and motor control of individuals with post-acute stroke[J].Eur J Phys Rehabil Med,2008,44(2):159-167.

[14]Yan T,Hui-Chan CW,Li LS.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es motor recovery of the lower extremity and walking ability of subjects with first acute stroke: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J].Stroke,2005,36(1):80-85.

[15]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34.

[16]Daly JJ,Roenigk K,Holcomb J,et a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functional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in chronic stroke subjects[J].Stroke,2006,37(1):172-178.

[17]谭志梅,姜文文,燕铁斌.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及其在脑卒中偏瘫侧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64-467.

[18]陈昱,陈月桂,燕铁斌.基于行走模式的功能性电刺激对健康青年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6):431-434.

[19]游国清,燕铁斌,Hui-Chan CW.功能性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偏瘫下肢功能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0):867-870.

[20]Tyson SF,Hanley M,Chillala J,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lance,disability,and recovery after stroke: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Brunel Balance Assessment[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07,21(4):341-346.

[21]Trueblood PR.Partial body weight treadmill training in persons with chronic stroke[J].NeuroRehabilitation,2001,16(3): 141-153.

[22]单莎瑞,黄国志,曾庆,等.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步态时空参数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58-563.

[23]Ng MF,Tong RK,Li LS.A pilot study of randomized clinical controlled trial of gait training in sub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partial body-weight support electromechanical gait trainer and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ix-month follow-up[J]. Stroke,2008,39(1):154-160.

Effect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Hemiplegic Gait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CHEN Ying-chun,LI Yan,LI Hui,GU Xu-dong,YAO Yun-hai,FU Jian-ming.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enter,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axing,Jiaxing,Zhejiang 314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on hemiplegic gait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Methods 41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21)and control group(n=20).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rehabilitation and body weight 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and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FES in addition.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the Berg Balance Scale(BBS)and the 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before and 8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 the assessment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The scores of CSS,FAC and BBS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8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P<0.001),and improved m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FES could further improve ambul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stroke;body weight 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ambulation;spasticity;balance

R743.3

A

1006-9771(2015)02-0212-04

2014-08-07

2014-10-18)

10.3969/j.issn.1006-9771.2015.02.021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1AY1049-10)。

嘉兴市第二医院康复中心,浙江嘉兴市314000。作者简介:陈迎春(1983-),男,汉族,江苏南京市人,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康复与骨科康复。通讯作者:顾旭东,男,主任医师。E-mail:jxgxd@hotmail.com。

猜你喜欢
步态步行偏瘫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步行回家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步态研究及其在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进展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