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中道德行为的培养刍议

2015-09-05 19:48卢成福
新教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道德

卢成福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育学生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社会道德行为,以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设置以儿童不断扩展的社会生活范围为基本框架,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以其社会生活规范为基点。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以大社会为背景,将小课堂融入大社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实践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

一、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环境,关注个体生活环境差异,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

正确的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实施的起点,没有符合道德规范的道德认知,不可能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反映的是个体对整个社会道德规范、道德现象和道德行为的基本认识。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个体规范道德行为的先导,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先决条件。因此,全面、客观、正确的道德认知,有助于道德观念向道德情感乃至道德行为转变。而道德认知的形成具有特定的思维框架:在积累与道德相关的感性认识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认识,形成基本的道德概念,最后再应用于道德评判。因此,基于遵循道德认知建立过程的规律,教师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应积极创设良好的道德学习环境,同时,应将个体生活环境的差异纳入考虑范围,从而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因为,学习只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差异的个体生活环境对于道德认知形成影响很大。针对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评判体系。

如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珍爱生命》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理解,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从而升华对生命的认知,作为对危害生命的社会行为的道德评判基础。例如,清楚认识危害社会公众安全行为的严重性,以及自杀行为的不道德性。

二、注重社会道德的情感融合,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由道德认知向道德情感升华

道德情感作为高级社会情感的一种,是连接建立道德认知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关键步骤。假使道德认知无法上升为道德情感,引发道德上的情感共鸣,便无法促使道德行为的实施。强烈的道德情感共鸣,将激励学生自觉地遵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因此,培养学生规范的道德行为,应该强调建立正确的道德行为认知。但要将认知转化为行为,还需情感体验的催化,否则认知只能停留于认知。反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便是营造有针对性的教学气氛,以真实的道德环境令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即充分利用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达到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一课为例。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中年、老年。很多学生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长大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个方面入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忆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的生活,激发他们对老年人的情感体验,并加以引导扩展至对所有老年人的态度,然后将这种敬老爱老的道德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为转换为道德行为奠定情感基础。“关心你,爱护他”这一主题也可扩展至全社会,小到亲人、邻里关系,大到世界和平。还可以放映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电影或是纪录片,引导学生体验他人的情感,增强道德认知和产生相似的道德情感升华,由受感染到实施具体行为,学生“互敬互爱”的道德行为得到情感的充分支撑。

三、利用社会作为道德行为实践场所,将学生带入社会道德环境中,促使学生实践道德行为

关于学生道德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种观点是:要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学生的个人道德行为准则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接受社会规范作为个人认知和信念,二是这种认知和信念被亲身感受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时,应紧抓课堂教育,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实践,充分连接两个课堂——学校和社会,在注重道德认知教育的同时,不放松道德行为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道德认知问题,增强道德情感体验,夯实道德体系,实践道德观念,加强道德行为实施。

教学经验得出,建立道德基本认知,唤醒道德情感,引起情感共鸣,的确激发了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动机。但是,动机并不等于符合道德行为的实现,原因在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处于人生启蒙阶段的孩子独立能力比较低,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道德是非体系尚未完善。因此,应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立体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道德认知的学习,让道德情感转变为行为动机,并促使在社会活动中实践道德行为。具体地说,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应将其教学活动延伸至学生的社会活动,将教学课堂融入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并升华道德情感,以促使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

再以《关心你,爱护他》这一课为例。如要检验学生道德认知教育的成果,激起更为浓厚的道德情感共鸣,并将道德动机转变为道德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中陪伴、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老人,亲身体验道德感受,并促使真正形成敬老爱老的道德行为习惯。

再以《珍爱生命》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即生命是可贵的,任何危害他人生命的行为,即使不触犯刑法也是不道德的。教师还可在课堂上播放表现生命可贵的主题电影、纪录片等,唤起学生的道德共鸣。然而,要真正将道德观念转变为道德行为,学生还需要经历社会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照顾残疾人的自愿活动,让他们亲身接触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与残疾人交流,这很有可能会加强学生关爱残疾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其将道德观念付诸行为。

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其中包含三个层次(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而课堂是道德认知教育的主要发生地,道德情感唤起则可以发生于课堂和实践活动中,道德行为实施则主要集中于社会活动中。当然,道德培养的这三个环节在时间上并不是分离的,道德认知的教学很可能伴随着道德情感的唤起,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可能集道德认知建立、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实施三环节于一体。要真正完成对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的培养,必须将社会这个大课堂与学校的小课堂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实验小学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