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永辉
某日,21时10分,两名劫匪劫持雷管和刀械等在某市珠宝店抢走价值百万的黄金饰品。22时,劫匪乘坐出租车出逃时,被例行检查的民警发现异常,劫匪随即夺路逃窜并扔出自制爆炸物。22时18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电台接到紧急呼叫,市局立即启动规格最高的应急预案,全城设防、多警种合成作战,展开一场大围捕。
案发后,一线民警及时向市局110指挥中心汇报,通告了犯罪嫌疑人逃跑方向及可能躲藏范围。接到信息后,指挥中心值班领导立即启动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应急布控预案,平台通过案例类型,自动加载对应的应急布控模型及应急指挥流程,指导一线民警展开先期处置工作。同时,案件信息自动比对上图,根据案发位置自动搜索周边在线在岗街面警力和应急卡点,通过“图上点击呼叫”、“电台群呼”、卡点通知多种方式迅速通知案发地周边5公里内的百余名警力上岗上路上卡。
指挥中心调度员通过“图上快速呼叫”第一时间通报周边警务与相关负责人赶赴一线指挥和处理。与此同时,指挥中心调度刑侦部门查勘现场,通过平台“智能布控”立即启动周边应急堵控资源形成多道应急堵控网,系统结合案发地点,自动调取周边最近的多路视频实时监控系统提供给指挥中心调看,指挥中心根据系统实时监控信息调集周边巡逻警力盯防,同步向邻近单位发出协控请求,做到5分钟处置、15分钟支援、30分钟包围、1小时警务协作。
在中心领导指挥下,各联动部门进行多人协同指挥,实现同步分责指挥调度,各指挥员分别负责各重要部位、应急堵控点及路面监控视频,同步部署相关警力单位、联动单位、装备、专家的通知和调派工作,对各部门的警力与资源分布及到位情况一目了然。
迫于公安机关瞬间形成的高压态势,凌晨1时许,涉案嫌疑人之一被警方形成包围,一举抓获,凌晨2时许,另外一名嫌疑人也被成功抓获。
在此案例中,由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国际)研发的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有效整合与调动了城市应急的联动资源,及时共享各类相关信息,充分发挥了指挥调度、应急联动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融合共享、信息智能化处理和在信息处理后对案发区域内布警调度的能力,真正实现“全网管理、触网即动”的智能化、扁平化的科学调度与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将违法犯罪等影响公共安全的案件平息和处理。
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用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公共安全形势的复杂化趋势,政府对应急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01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在公共安全领域,应急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城市带来良好发展局面的同时,城市公共安全领域面临的情况与问题日趋复杂,能否及时应对处理各类突发的公共安全事件成为对各级政府的重大课题,也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
因此,构建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对于维护人民安定生活、实现突发事件的高效追踪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传统粗放式的应急预警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需要,信息化、科技化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我国公共安全部门正在大力提升和改进应急指挥调度工作,各地指挥调度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在重大事件应急处置、侦破大案要案、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体现了指挥调度科技化的重要意义。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指挥调度系统相对独立、关联性不强;应急警务资源相对分散、整合度不够;数据处理技术有待提升、利用率不足;指挥调度手段相对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等。举个例子来说,相关部门在接到公众报警后会先下派给地方分局,地方分局将信息汇总后,再通知给区域负责的派出所,如此层层下达。这种指挥调度模式固然严谨,有章可循,但在警力资源的应急反应和有效利用上大打折扣,最终执行任务的民警及其部门在现场处理事件时缺少与上级单位的及时沟通,一旦现场未能妥善处理好问题,便须一级一级反馈至上级单位(一般为市公安局),市公安局根据反馈信息重新研究后,再将应对方案层层下达至现场,如此反复,直接制约了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针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处突的业务需求,业内多家从事公安信息化的企业均有研究,不少解决方案也已引入实战。作为我国公安信息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企业,方正国际占有我国PGIS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应急指挥调度领域,方正国际研发出一套针对于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的智能调度系统。系统引入“场景感知”的设计理念,以“指挥预案流程模型”、“深度资源整合”为基础,有效地提高了处警指挥效率和资源高度共享,实现了可视化展现、智能化预案匹配与应用等多项功能。
据方正国际公共安全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案件信息整合方面,智能调度系统整合了指挥情报、应急资源、将警情、警力、通讯、信息等资源,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的综合系统,通过交互平台和集控平台的有效支撑达到有联必动,有动必畅。在案件信息分析方面,当信息被有效综合和处理后,从已整合的情报信息中梳理有效的指挥情报信息,为智能指挥提供信息支撑。而随着案件现场情报信息的变化,反馈信息将及时归入到调度系统中,经过系统智能化分析,经由信息交互平台及时调用和通知各个被集成的子系统,系统之间实现实时联动。
智能化指挥调度以预案流程模型为指挥调度的核心,在这一核心中引入了行为预案的概念,它可以实现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的各类案件、事件,都会拥有其特定的模型、流程、预案、资源池等解决方案,随着现场场景的改变能够及时实现场景感知的效果。通过分级部署、多人操作的体系结构设计,满足了市、区公安机关的扁平指挥、图上通话、智能布控、流程模型、协同指挥、场景感知等实战实用的应急指挥体系的需求。
目前这种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已经在温州、常州、镇江等多个地市公安局得到应用,并且已经在应急指挥与警务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已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深入了解到这种智能调度系统的优势所在。
针对城市应急指挥调度,方正国际不断深化指挥调度业务应用产品,打造“实战化、可视化、扁平化、智能化”的特色业务产品和解决方案,建设接处警地图台、警情警力可视化监控系统、重大警情指挥调度系统、可视化勤务管理系统、警情分析系统,切实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指挥中心的打、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
常规接处警系统无法快速定位事发位置,如何实现警情快速精准定位,快速掌握警情属地及周边警力,进而快速调取警情周边资源呢?
接处警地图台通过与PGIS平台对接,将电子地图接入,同时通过调用融合定位服务,能够实现手机、固定电话三字段、地址资源比对定位等多种定位应用,报警电话一旦接入,系统即能自动定位该警情所属派出所管辖范围及周边视频和警力资源,实现快速反应,统一调度指挥。
警情警力可视化监控系统可快速掌握警情内容及准确位置,实现警情警力状态可视化监管。系统引入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指挥中心常规警情及其空间信息从指挥中心到终端“一站式”流转,同时指挥中心能够与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实时通讯与信息交互,各级指挥中心、派出所还能够实时查看警情处置阶段以及警力的状态,做到警情处置全程监控,警力状态实时跟踪,极大缩短警情处置时间。
以应急指挥模型为核心,重大警情指挥调度系统整合应急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应急预案及相关资源,按照指挥流程实现指挥调度工具的动态加载、现场情况的实时感知、应急处置过程的实时跟踪及指挥过程的全程回顾,简而言之,即信息上得来、指挥下得去、情况看得见,实现对重大警情等突发事件的迅速管理。
可视化勤务管理系统通过对警情信息的深入研判,在电子地图上设置电子栅栏,合理规划警力巡逻路线,充分利用有限警力,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警务实时随需动”,为指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警情分析系统基于PGIS平台根据时间、地域、类别等要素,开展总体分析、排名分析、同比、环比、时间序列、相关度、警情预警等专题分析,为科学勤务管理以及指挥调度提供业务依据。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开展,国家对应急产业发展的日趋重视,公共安全领域的智能化应急指挥调度及其配套设施也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进而发挥出其在公共安全领域应急事件管理中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