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知交融,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2015-09-01 21:42:46张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15年13期
关键词:新课标

张青

摘要:本文通过对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的探讨,发掘情感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

关键词:新课标;情感功能;情知交融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3-062-1

一、情感的概念界定及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与主体的需要有直接关系。情感活动以认知活动为基础,同时又对认知活动发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情感(满意、快乐、敬慕、热爱、兴奋、追求、坚持)是启动和维持认知活动的重要动力,它促进认知活动中各种能力的加强,鼓舞和推动着主体更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消极的情感(松懈、烦躁、压抑、厌恶、蔑视、憎恨)妨碍认知活动的进行,甚至使认知活动中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美国情感学家Krashen在情感过滤中提出,学习者对语言材料的输入并不是全部吸收,学习者的动机、学习语言的态度、自信心、忧虑程度等各种心理因素对语言输入有筛选影响。

二、情感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念

1.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相统一。教师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是参与活动的主角,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以学生的“学法”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要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教法”向“学法”转变。也就是说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关注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情感化英语教学还体现在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情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行的英语教学内容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等,富有较强的时代信息。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教育。这些文章对学生的身心会产生较强的感化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材中许多鲜活的人和事能够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而且,教材中有关自然科技、历史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体育、卫生餐饮、媒体娱乐及文明礼仪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教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和学生激活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文化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教育。

2.良好的课堂气氛和富有情感的授课语言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有经验的老师善于营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气氛。教学中还加入促进课堂内人际互动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有疑问、有回答、有争论、有笑声。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学习兴趣很浓,这样的课学生越上越爱上。课堂本身是一个社会,有着独特的秩序和文化内涵。教学过程应是掌握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团体活动过程。换言之,教学过程是课堂内人际间交互作用的结果,不仅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而且发生着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后者是一种积极性力量,能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还能促使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的形成。

3.努力实现情知交融,升华情感功能。

教学活动中情景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触景生情”,在教学活动中应尝试创设具有真情实意的教学情境,努力构筑一个良好的情景场,让学生浸润其中。我们要把握“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的相互融合,努力使教材中的“情感和知识”教育相互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目的,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丰富自己的情感,并使情感体验强化认知活动,使认知更清晰深刻,情感感悟更加刻骨铭心。教学的导入以“快乐、有趣、愉悦”为原则,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Living with disease这一主题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个癌症患者的自述,来体验作者的感受,启发学生领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四、教师自身情感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不应是一个不动感情的,只搂着某些具体抽象性的条条办事的审判官。教育者应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和孩子们一样有喜怒哀乐反应的人”。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培养积极的情感。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我国著名教育家夏尊丐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池的水,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虚空。”因此,教师应利用英语教学语言的优势,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转化为学生情感的体验,使课堂进入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

知识的形成与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运动的。有时以知识促使情感的发展;有时以情感来带动学生的认知;有时知识与情感齐头并进。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情感与知识交融”,师生情感的共鸣促使相互间激发出各种教与学的潜能,最终达到以情促教、以情促知的效果,真正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课堂教学朝着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地理教育(2019年11期)2019-11-07 11:45:10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