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冉庄,感受当年抗战传奇

2015-08-30 03:42禄君莉
乡音 2015年1期
关键词:古钟抗战

文/禄君莉

名村名镇

走进冉庄,感受当年抗战传奇

文/禄君莉

知道冉庄地道,是从电影上,书本里,却不知它与省政协一位老委员有关。读了2014年第11期《乡音》刊登的王夫与冀中地道战》,才知道声名远播的冉庄地道,竟然是省政协原常委王夫的首创。自豪之情更加浓烈。

岁末的一个双休日,我冒着严寒前往冉庄,去感受当年炮火硝烟中的抗战传奇。

冉庄早在2007年,就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抗日战争中,冉庄人民利用地道战这种形式,有效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十里一碉,八里一堡”的大扫荡”,堪称血与火岁月的战斗传奇。如今的冉庄地道战遗址,已经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它静默无言地矗立在冀中平原上,迎接着从四面八方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人群……

走近,再走近,冉庄赫然眼前。

站在冉庄街头,犹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那个年代。青色的路面、古朴的民宅、斑驳的墙壁、陈旧的石碾、伫立的古槐、沉默的古钟、废弃的辘轳、深邃的古井,还有随处可见的爱国标语和散发着香气的“抗战烧饼”……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矗立在路边,暗灰色调呈给我们无限静穆感。也许有人觉得,地道战不过是敌人来了就钻到地道里,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如果这样想,你就错了。看看纪念馆里陈列的革命文物——镐、铁锨、辘轳、照明灯……这是冉庄老百姓不分昼夜挖地道的用具;铜锣、古钟、军号、牛角号……这是民兵放哨、集合、传递消息时的器具;土枪、土炮、地雷、手榴弹……这是战士们浴血奋战时的武器;军鞋、纺车、织布机、慰问袋、公粮袋……这是冉庄的妇女们支援前线的见证……战争,没有让女人走开,相反,她们也组织起来,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打击日寇保卫家园。此外,救护伤员的担架,破旧带血的布衣……一切都那么触目惊心,令人遐思。

来冉庄,自然想进入地道实体一探究竟。据导游介绍,根据战争的需要,全村老少齐动员,边战边挖,最后构筑成了家家相连,村村相通的地道网。抗战期间,整个冀中平原挖地道共两万五千里,堪称“地下长城”。对于地道口的设置,更是构思巧妙,隐蔽性强。风箱底、面柜、大衣柜、炕面、锅台……这是室内的地道口,而牲口槽、地堡、庙宇、碾子、废井、柴火垛、烧饼炉……则是室外的地道口。经过逐步改造,地道不仅与高房院落相通,而且具有防水防火防烟防钻防破坏的功能。我们的战士就利用这诸多地道口与敌周旋,巧妙制敌,使整个冉庄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怀着敬意,准备探一探这座战斗堡垒。随导游来到一间农房。久无人居,已是四壁索然,顿时,漫长岁月的沧桑感迎面扑来。地道口在哪里?四下里环视找寻,在卧室的旧衣橱下发现个洞口,洞口很小,俯身凝视,一片漆黑,没错,这就是地道口了。颤巍巍下到地道,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行,墙壁上每隔一段就放置着一盏照明灯,但灯光如豆,氤氲着潮气。往里走,竟还有粮仓、掩体、瞭望孔、射击孔等等。我抚摸着石砌的射击孔,想象着当年,这些地方,曾藏着我们的民兵,随时可以射出消灭敌人的子弹,“见一个打一个,见两个打一串”,是多么酣畅淋漓啊。看着一应俱全的地道里的设施,不由对这种地道的创始人张森林肃然起敬。

张森林(1909-1943)出生于冉庄,曾担任区委书记兼清苑县大队政委,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被捕后,他坚贞不屈,被日军活埋后在头上又砸了三镐,死得惨烈而悲壮。在烈士故居的庭院中,屹立着张森林烈士的雕像,张森林腰中别着驳壳枪,右手紧紧握住大衣,怒目圆睁,气宇轩昂。这不禁令我想到他那首气壮山河的《从戎赋》:“东来魑魅践山河,神州烽烟血泪多。且将毫墨抛书案,怒持剑戟战群倭。”

从烈士故居出来,再次站在冉庄街头,心底里燃起一种豪情。远眺那棵具有标志作用的老槐树和那口古钟。或许是刚才一直处在地道的黑暗中,此时,觉得阳光明亮得令人眩晕,但我坚信,影片《地道战》中,老村长牺牲自己,敲响全村人的生命之钟,就是这棵老槐上的古钟。

岁月远去,留下的是反思。我再次由衷地感叹地道创始人的伟大,冀中人民的伟大,冉庄人民的伟大。冉庄,是我们中国人坚强勇敢,团结一致的见证。

读者朋友,你如果看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一定会感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你谗涎欲滴,食指大动。其实,在我们河北,美食名吃同样异彩纷呈且特色独具,许多品牌被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14年第3期开始,本刊就向你依次奉上燕南赵北的美味名吃,尝一尝“味道河北”,定会品出历史,品出文化,品出精神……

猜你喜欢
古钟抗战
小雪释怀
钟声悠悠迎新年——探访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古钟
一起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