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优劣势分析

2015-08-30 07:36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机电产品东盟国家福建

王 蔚

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优劣势分析

王蔚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机电产品是福建与东盟国家国际贸易的重要产品。福建存在的人缘与地缘优势、产业优势、投资推动优势、大市场优势,有利于机电产品向东盟出口,但产业水平有待提高、科研创新有待突破、产品结构有待提升、外资负面影响显现、劳动力优势不断减弱等因素成为了重要的钳制因素。福建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研发创新能力、合理引资与对外投资、利用大市场优势等方面提升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竞争力。

贸易;机电产品;福建;东盟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促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贯通,致使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明显提速。福建毗邻东盟国家,东盟国家在福建外贸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升,双边贸易额近年来稳健增长,2013年福建对东盟出口和进口分别达163.2亿美元和79.6亿美元,增速分别为14.8%和8.6%,分别占2013年福建出口和进口的16%和14%,而在2008年仅分别为9%和10%,由此可认为福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日渐深入。机电产品作为与东盟对接的重要产品,福建要明晰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同时有必要提出相关措施以提升福建机电产品对东盟的竞争力。

一、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不断吸纳海外尤其是东盟国家的资本,目前与东盟国家之间已经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稳定的区域产业分工圈,双方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且机电产品已经成为双方贸易的主要产品。

福建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从2003年的12.15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9.5亿美元,2013年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占同期福建机电产品总进口的9.8%,占同期从东盟进口的全部商品的24.5%;80%以上的进口机电产品是以加工贸易和保税区仓储转口形式的电子元器件类产品。

福建的机电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从2003年的6.85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48.7亿美元,2013年出口东盟的机电产品占同期福建机电产品总出口的31.3%,占同期出口东盟的全部商品的29.8%,显示器、车辆及零配件、彩色显示管、船舶是2013年福建对东盟出口额超过3000万美元的主要机电产品。

二、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不断发展。福建凭借与东盟国家之间较近的地理优势,宗教文化背景相近的优势以及福建机电产业自身的优势等,双方之间的经贸呈现出明显的强化趋势。

(一)地缘和人缘优势。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且位于国际航运大动脉上,拥有良好的深水港湾,从北往南分布着沙埋港、三都澳港、马尾港、湄洲港、泉州港、厦门港、漳州港等港口,其中厦门港、福州港已列入中国十大集装箱港行列,同时,厦门航空港是国内第四大国际货运空港。东盟国家多为岛国或者半岛国,由此交通运输条件的便利和地理位置的优越为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福建与东盟国家历史渊源深厚,往来已久。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福建省海外华侨华人众多,截止2014年上半年为止,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侨华人有1200多万人,其中有80%左右集中在东盟国家,在东盟国家中祖籍福建的华侨华人有1000多万,占东盟国家的华侨华人的一半。这些闽籍华侨华人在东盟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东盟全球500强华人企业中的闽籍华商企业占40%[1]。福建特有的海外华侨华商多的人缘优势也为双方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产业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以及国际分工的调整,东盟国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并存的产业转移,机电产业中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但近年来该产业发展步伐放缓较为明显。福建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承接海外产业转移尤其是机电产业的转移,致使90年代中后期机电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基础日臻完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及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福建的机电产业发展进入黄金增长期,表征为增长明显提速。如,2013年福建省机电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和完成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3.7%和13.4%。

福建机电产品的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向纵深推进,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而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经从传统的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近年来,凭借着进口关键零部件或来料加工的发展,福建省的电子、机械及装备类产品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原先的低技术型组装过渡到组装技术较高的整机装配。福建的机电产业已经形成了厦工集团、龙工集团、泉州南方路机、林德—厦门叉车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全面带动福建机电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投资推动优势。2013年东盟已经发展成福建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其中新加坡和菲律宾对福建的投资占东盟国家对福建投资的60%。CAFTA建立之前,截至2008年底福建累计吸收东盟国家投资3426项,合同外资金额83.5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7亿美元;CAFTA建立之后,截止2012年底福建省累计吸收东盟国家投资3753项,合同外资金额1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1亿美元。

东盟国家对福建的投资产业结构以机电产业为主,主要集中于通讯设备、计算机以及电子设备。东盟国家在福建的投资目前形成了相对明显的电子信息行业全球化分工机制,涌现出诸如友达光电、达运精密工业、安台创新科技等大型跨国企业,以及诸如松下电子、建松电器、华映显示等外资企业。

(四)大市场优势。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深化,中国对东盟的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降。自2005年7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我国对东盟各国平均关税水平从2004年的9.9%降到2009年的2.8%。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中国对东盟总体平均税率进一步下降,从2009年的2.8%下降到2014年的0.51%,同时,东盟对中国平均税率也从12.8%下降到2014年的0.6%;2010年至今,我国对从东盟进口的7000多种商品实行“零关税“,东盟方面也做了类似的安排,双方实施“零关税“的商品已占九成之多,这将为福建省机电行业对接东盟市场带来新的机遇①原始数据来源:中国自贸区网站和福建统计公报。东盟已发展成福建主要的机电中间产品来源地,机电产品是福建出口东盟的最大宗商品,CAFTA框架下零关税必然会带来低成本,因此福建企业可将规模效应应用于东盟报价上,有益于提高机电产品的成交量。

三、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的劣势

福建对东盟机电产品贸易也存在着一些相对明显的劣势,如产业水平有待提高、科研创新有待突破、产业结构有待提升、外资负面影响显现等。

(一)产业水平有待提高。改革开放至今,福建的产业体系日臻完备,但产业水平不高,产业规模小,主导产业竞争力较弱,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有待加强。截止2013年底,福建省工业产业集聚比较明显的产业集群将近80个,这些产业集群规模小、层次低,集群的企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的基础上,导致产业横向化分工明显、专业化分工不足,进而使得同业竞争严重。

无论是劳动密集型的机电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业,都普遍存在产业链较短的问题,上游缺乏研发设计的配套,下游缺乏营销网络的构建,在产业链条中的分工程度相对较低,由此形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福建当前的劳动密集型机电产业与东盟中的泰国、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相比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福建的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又明显存在差距。

(二)科研创新有待突破。2013年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科研投入占其国内GDP的比重分别为3.6%,0.9%,0.7%和0.6%。和东盟国家相比,2013年福建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为1.44%,福建省的科研投入水平比东盟国家中除新加坡外的其他各国要高。但是,从对技术的引进费用和消化费用的比例看,福建的比例仅有1∶0.38,该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如工业成长期的国家的平均水平一般在1∶5到1∶8之间①原始数据来源:东盟国家数据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福建数据根据历年福建统计年鉴计算。福建省企业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处于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企业利润率较低,进而使投入科研的资金不足,因此,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或者尚未形成,核心技术相对缺乏,技术上主要是“引进-模仿“的模式。

机电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为外资企业,如2013年外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福建出口总额的94.3%,其出口东盟国家的机电产品占福建出口东盟国家机电产品的89.2%。与此同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高新技术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加工型产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内资企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进而导致在科研上难以实现有效提升。

(三)产品结构有待提升。东盟国家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出口的机电产品以半导体为主,表1中的数据显示,2013年,半导体的出口占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国内出口机电产品比重分别是48.6%、37.6%和49.2%。泰国出口的产品中,半导体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产品比重虽然不高,但是汽车相关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目前已是其国内第三大出口产品。

表1 2013年东盟国家半导体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比重

资料来源:东盟国家数据根据联合国贸易统计数据库整理计算

目前,东盟已成为福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地,福建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中80%以上为戴尔、松下电子等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的电子元器件。由于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点,福建机电企业增值的空间非常有限,也进一步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2]。福建的机电产品出口商品结构虽已有所改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的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加快,但缺乏具有自主品牌的支柱性产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福建当前出口的机电产品中70%以上属于组装、加工及贴牌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低端产品,主要以计算机、手机、液晶电视、显示器等传统电子信息产品为主,高新技术含量比较低[2]。出口的机电产品中高新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小。另一方面,截止2013年底,福建省已经拥有的中国名牌产品100多个,其中机电类品牌占20%,但是品牌的集聚效应没有体现。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的福建机电产业企业的排名处于中等靠后的名次。因此,2010年至今,在福建出口的产品中,自主品牌出口所占的比例都不到6%②数据来源: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公报,绝大部分出口的都是贴牌产品,大量依赖低端产品出口数量扩张的模式,不利于福建机电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福建机电产业结构的相对低端化发展与路径锁定,制约了机电产业的稳健向高端发展。

(四)外资负面影响显现。福建对东盟国家机电产品的进出口半数以上来自于福建的外资企业,福建的外资企业出口东盟国家的机电产品从2003年的62.17%上升到2013年的89.2%,福建外资企业从东盟国家进口的机电产品占福建省从东盟国家进口的机电产品的80~90%。

福建省机电产业中的外资企业的进出口比重大,技术水平也明显优于内资企业。外资大量投资于福建的机电行业,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享受我国优惠的外资政策;另一方面是利用福建相对低廉的土地及劳动力成本。从长期发展看,外资对福建的机电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也不断出现,过多的投资加剧了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及土地资源价格的上涨,并且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会出现明显的弱化。福建的内资机电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外资企业基本上垄断了机电产业链的高端,由此对于内资企业的稳健提升必然会带来严峻的挑战。

(五)劳动力优势不断减弱。和东盟国家相比,福建机电产业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处于劣势。东盟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虽然其工资水平比福建高,但是这些国家的劳动生产率高,劳动者偏向于技术密集型,国内机电产业中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更容易吸引其他国家技术密集型机电产业的投资;而东盟国家中的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但是其工资水平比福建低,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更容易吸引其他国家机电产业在其国内的投资。

四、福建提升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工业园区的集聚可以形成区域品牌共享优势,促进相关企业的集约化发展,形成人才、技术及信息等要素的集聚[2]。福建应充分利用“海西“发展平台,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现有的产业基础,以产业链和产业基地为切入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福建省现有的产业集群以加工型为主,针对产业配套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政府应围绕龙头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重点推出配套项目开展招商工作,大力发展产业中的龙头项目,如对冠捷、戴尔等重要的龙头项目进行供应链整合规划与配套。同时,政府应鼓励市场其他主体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从上下游产业链延伸中主动寻找关联项目,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体系。

福建的工业园区数量多但是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定位,通过对当前现有工业园区的整合与重组,集中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重点扶持有竞争力的工业园区,同时应该充分依托福建省现有的85个国际级、省级开发区以及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机电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促进机电产业的产业集聚。在建设中应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成本、交通、科研、人才等因素,加大相关公共要素的投入,提升工业园区与市场的对接能力。

(二)提升产业结构。政府与企业应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本促进福建省机电产业结构的升级。福建现有的传统机电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应巩固和扩大传统机电产业的发展,加快其产业设备的更新,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引进相关的外资企业,发挥产业链的企业协作作用,推进传统机电产业的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加强资本技术密集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根本上促进机电产业结构的高效化。

福建机电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弱,因此,一方面,福建应通过自身的技术与资金积累,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电子信息类产品,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福建应通过重点引导和鼓励外商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产业,更好的发挥外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福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推进机电产业质的提升。

(三)提高研发创新能力。鼓励技术创新,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科研转化效率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福建机电产业的竞争力。福建应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实施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的政策,加大研发投入与供给,优先支持与发展机电产业战略性核心技术和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3]。

与此同时,政府应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与成本,制定税收、金融等政策鼓励内资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投入,通过税收与金融政策政策支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研发的主体[4]。福建的企业尤其是内资企业应转变理念,积极参与研究与开发,提高技术研发水平,通过与高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把企业自主创新作为其发展的根本。

(四)合理引资与对外投资。机电产业是福建的支柱产业,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新加坡的机电行业在东盟各国中相对发达,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的机电产业和福建相似度高,印尼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技术水平低,福建省应结合自身特点及东盟各国不同的产业层次,合理引导东盟国家资金流入的产业,同时,有选择的对东盟国家进行投资,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向纵深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福建可通过吸引东盟国家中比较有实力、竞争力强的机电企业的投资,推进其与福建省的龙头企业的合作,积极引导外资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流入,重视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将外资的引进和新兴企业建设、产业结构转换和技术进步有机结合,改善福建省现有机电产业结构,提高机电产业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福建应鼓励和支持条件具备的企业以承接生产外包、参与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入到与东盟国家机电企业的分工体系中去。比如,福建可以对接新加坡的产业转移,不断延伸发展产业链,加深合作水平,构建产业水平分工机制。福建也可鼓励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办厂,或者通过“出口加工“的方式,将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的机电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东盟中的菲律宾、越南和印尼等劳动成本低的国家,东盟国家中尚有处于中下游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依然低廉,国内实施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经济结构与福建的互补性强,文化背景又与福建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福建对其投资的进入障碍,因此福建可以加大对东盟中的这些国家实施“边际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五)充分利用大市场优势。CAFTA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绝大多数正常商品的关税将降为零。“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深化,这就意味着,中国与东盟间的产品贸易将大大的降低成本,福建可以借此主动融入中国-东盟的国家合作框架,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

福建可合理利用自由贸易区的税收优惠及原产地规则,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生产工序的国际分工机制,将单一生产转换成跨国公司的内部生产。例如将机电产品产业链进行细化分工,新加坡的企业主要进行研发、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企业生产重要零部件,越南、泰国等相对落后的国家的企业进行组装,这样,既可以将生产的产品在当地进行销售,满足其国内市场的需求;又可以扬长避短,降低福建省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合理使用原产地规则享受关税优惠,转而销往欧美市场,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双赢发展[5]。

总之,福建与东盟在机电产品贸易中应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产业集聚的效应,提升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1]福建社科院课题组.福建与东盟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J].亚太经济,2010(6):154-158.

[2]王春丽.CAFTA框架下深化福建与东盟产业合作问题研究发展研究[J].亚太经济,2012(2):39-42.

[3]郑引.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4]陈楠.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5]福建社科院课题组.跨国公司在福建投资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亚太经济,2010(6):159-162.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between Fujian and ASEAN Countries

Wang Wei
(Jimei University Chengyi College,Xiamen 361000,Fujia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 is the chief trade commodities between Fujian province and ASEAN countries.Fujian has popular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industrial advantages,in⁃vestment promotion advantages,big market advantages,where Base on these,electromechanical industry from Fujian to ASEAN countries could develop fast and steady.However,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is limited in Fujian due to the weakness of R&D,low level of industry,few value-added products and not famous brand,etc.We suggest that Fujian should reform in terms of foreign investment policy adjust⁃ment,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structure promotion,R&D enhancement and talents cultivation,so that Fujian’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 could be more competitive.

trade;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ducts;Fujian;ASENA Countries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1.003

2014-08-26

王蔚(1981- ),女,福建厦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机电产品东盟国家福建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浙江省机电产品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福建医改新在哪?
关于拟通过验收的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的公示
机电产品加速贮存寿命试验评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