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 国家的诚信与担当

2015-08-29 00:47陈生
当代工人(B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刘斌个人账户养老金

文/陈生

养老 国家的诚信与担当

文/陈生

文件里的16个字

9月14日下午,天气和往常一样,但58岁的酒店保安刘斌没去巡逻,而是站在一块阴凉的地方,戴着老花镜,反复看着手里的一份报纸。

报纸上字号最大的一行标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意见》的全文长达1万多字,占据整整两个版的篇幅。但刘斌根本没看全文,他只在看文章里的一句话——“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这句话只有短短16个字,但刘斌却一遍遍、反复看了半个多小时。

当晚回家,刘斌对妻子说:“把存款拿出来吧,咱们把该缴的养老保险都缴上,最好一次性补清,也省心了。”

妻子奇怪:“你不是坚决不缴吗?还总说社保空账户靠不住,不如自己存钱养老。咋,改脾气了?”

刘斌把那张报纸拿出来,说:“你看,国家要把国有资产补充给社保基金,照这么弄,空账的事就能解决了,缴社保、将来领养老金还是合算的。缴吧。”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这看似不起眼的16个字,改变了多少人对养老保险的态度?这16个字让纠结了20多年的社保空账户困局,终于出现了破题的曙光。

兴于开国 毁于“文革”

在此之前,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一直受到各界质疑,像刘斌这样年近60的人,过去一直不肯信任社保,因为他这半生里经历的退休金变革,让他有了太多疑心。

很多人觉得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推行养老保险,但其实早在1949年,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已经开始着手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查阅当年的资料,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二十三条关于在企业“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规定,责成劳动部会同中华全国总工会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险条例》于1951年2月26日正式颁布实施。

在这份早期《条例》中,企业每月须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缴纳保险费,其中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作为劳动保险总基金,用于举办集体劳动保险事业(相当于现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统筹部分),70%存于各企业工会基层委员会,作为劳动保险基金,用于支付职工个人劳动保险待遇。最初的规定中,退休年龄为男满60岁,女满50岁。退休人员根据在企业的工龄长短,可领取的退休金(当时叫退休费)为退休前标准工资的60%~80%。

从1953年至1966年期间,《劳动保险条例》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工厂、矿场、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和国有建筑公司、商业、外贸、粮食、供销合作、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国有农牧场、造林等行业企业都被纳入。

一切看似顺利,但后来的情况,却让这项最基本的保障制度充满坎坷与曲折。

从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浩劫中,养老保险的管理机构被取消,管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具体工作的工会组织被迫停止活动,一些地区退休职工领不到养老金,甚至有的已到退休年龄的职工,却退不下来。

在那个年代的工会工作过的老人姜兴时老先生介绍,当时一些闹得厉害的大型厂矿企业已经彻底没有工会了。“那时候,谁还顾得上研究退休费啊,企业里劳资部门要是明白的,就按着原来工会留下的表弄一下,不明白的,就瞎弄了。”姜兴时说。

社会保险费统一征集、管理制度已不复存在,为了避免局面崩溃,财政部在1969年2月发出《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的退休职工、长期病号工资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

这实际上是宣告原有的养老保险体系终止,企业无条件养活退休职工。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给退休员工开资成了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

刘斌1974年进入辽宁一家标准件厂做学徒,当时才17岁,带他的师傅家庭生活困难,因为师傅的父亲在“文革”初期“犯了小错误”,到了退休年龄却没人管,领不到退休费。刘斌的师傅要奉养父母,接济弟弟妹妹,家里穷得一天只能吃一顿。结果,1975年,师傅唯一的一个孩子因为严重营养不良夭折了。

企业养老难以为继

师傅抱着幼子尸体哭嚎的场景,给当时还年轻的刘斌留下了极深的烙印。但更让他感触的是10年后——1980年代,随着企业盈利能力下滑,“企业养退休职工”的制度开始露出弊端。退休人数多的企业费用激增,而亏损的企业则出现发不出养老金的窘况。

当时,刘斌的父母已从一家水泥制管厂退休,该厂连续半年不发退休费,让本就没有积蓄的刘斌一家面临生存危机。老两口和一些老工友们,只好天天到厂里去找领导。

这在当时并非个例,唐建国老人在1980年代时曾在一家灯泡厂当副厂长。他回忆说,1985年之前,虽然企业经营不善,但把工资表报到劳动局后,市里相关部门会协调银行给贷点款,钱直接拿到厂子的劳资科给在职和退休职工开资。可1985年之后,能从银行贷到的款越来越少,开始拖欠退休职工的工资、医药费,到后来干脆只能开一半,退休职工们经常到厂子大门口静坐,他多次去做解释疏导工作,有一次还被打了一顿。

在经济下滑阶段,企业承担养老的弊端在社会集中显现,管理层开始重新酝酿统筹+个人的现代养老保险体系。

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劳动制度的四项制定,决定国有企业新招收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并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保险办法:企业按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劳动合同制工人按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退休养老费用,这便是新一轮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雏形。

到1991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

当缴险遭遇下岗

新一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1995年后得到快速推广,却并非像当初设计那样理想,一个最直接的挑战来自与其同期推动的“国有企业改革”。经历过上一轮国企改革的人都知道,1995年到2002年期间,恰恰是国企转制、国企职工下岗的高峰期。仅1998~2000年,全国国有企业就发生下岗职工2137万人,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又成为新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巨大挑战。

还是那个刘斌,在1999年,他已经是个42岁的资深电工,厂里从1991年起,连续给他缴了8年的养老保险,但在1999年,厂子黄了,他下岗了。

刘斌回忆,下岗之后过了两三年,街道社区的人找到他,让他自己交钱把养老保险接续上,缴满15年,60岁后可领退休金。但刘斌拒绝了,他什么也不想再信,师傅、父母以及自己的遭遇,让他执拗地只相信自己存钱养老。

刘斌的选择并非孤例,在当时的中国大地上,诸多下岗职工、个体户、私营企业员工都不愿相信未来的养老保险,他们更愿意相信眼下能够拿到手中的实实在在的现金。在1995~2002年期间,基本养老保险推行状况可以用一团乱麻来形容: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之前退休的职工数以千万计,如何计算其“视同缴费年限”?下岗职工数以千万计,如何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新兴的私营企业不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数量之多无从统计,问题如何解决……

空账户成死结

但回头路已不能走,国家顶住诸多压力坚决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陆续出现的问题不断出台解决政策。数不尽的波折与坚持,直到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终于获得里程碑式的成绩。今年6月30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这是首次以政府部门的名义就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管理运行、经办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向公众发布。

在这份成绩单中,截至2014年底,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8.42亿人,其中2.29亿人领取基本养老金。在我国人口总数中,剔除16岁以下少年儿童和在校学生等群体,符合参保条件的人数约为10.5亿人。据此判断,目前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体覆盖率已到80%左右。

但成绩的另一边是令人焦虑的问题,最令人关切的焦点就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户问题。

现有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之初,是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但由于国家需要向那些在制度施行前已经退休的人支付养老金(这些人未缴养老保险),而统筹账户资金不足,就调用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资金补充。这就导致部分个人账户资金严重名不副实,成为“空账”。

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截至2010年底,国家养老金个人账户应有资产1.9万亿元,但实际账户仅有2039亿元,存在1.7万亿元的缺口。到2013年,空账户达到3.1万亿元,另据世界银行估算,按照既有制度和模式,从2001年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9万亿元人民币。

空账户的不断膨胀,直接导致了社保的缴费比例逐年增高来补窟窿,但仍补不上,企业和个人缴费压力太大,更直接降低了社保的公信力,部分人担忧缴费之后将来领不到或者只能领很低的养老金,于是像刘斌这样的人拒不缴纳社保,弃保现象连年增多。《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显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职工的比例在下降。2014年,企业缴费人员占参保职工的比例为81.2%,弃保的占比较2013年升高2.8个百分点,比2009年升高6.5个百分点。

破解这一难题的唯一办法是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公众一个可以信赖的形象。但在过去的13年时间里,做实空账户的呼声不断却始终难以实现,空账户似乎已经成为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死结,也是所有缴费人最关注的焦点。

国有资产充实社保

时至今日,一切终于出现了破题的曙光,刘斌在报纸上看到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这16个字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业内普遍推测,养老金个人账户很可能转变为名义账户,果真如此。那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就可以直接填补养老金个人账户的差额。

财政部在《指导意见》中也做出明确解释: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后,国有企业在职和退休职工视同缴费形成的资金缺口,如果简单地通过提高在职人员养老金缴费率的方式解决,实际上是将这部分负债转移给下一代人,不尽公平。将部分国有资本权益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有利于解决代际公平问题和缓解未来养老金缴费的压力。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4.1万亿元,这还不包括金融类国有资产两者合计,再粗略估算年度增长率,国有资产总额应达到或达到200万亿。

3.1万亿的社保空账户缺口,对于200万亿的国有资产而言堪称九牛一毛。因此,只要做出这一重大决定,困扰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近10多年的空账户问题有望迎来切实的解决,由空账户引发的社保缴费比例过高、退休年龄延后等诸多问题也有望随之成为历史。

也正因如此,在9月的那个下午,已经58岁、见证养老保险多年坎坷的老工人刘斌,会在看完那份报纸后,改变多年的执拗,重新投入社保的怀抱。

促使他及和他一样的人做出改变的,是国家对民众养老问题的诚信和担当。

猜你喜欢
刘斌个人账户养老金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AL CONTROL OF A FRACTIONAL ORDER SINGULAR LESLIE-GOWER PREY-PREDATOR MODEL∗
BR Sounds
寻找快乐的机器蛙
改革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已成共识
THE GLOBAL ATTRACTOR FOR A VISCOUS WEAKLY DISSIPATIVE GENERALIZED TWO-COMPONENT µ-HUNTER-SAXTON SYSTEM∗
管理方向是改革医保个人账户
完善个人账户是待遇调整的有效突破口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额测算
养老金并轨之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