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君锋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文学语言的变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丰富现代文学的语言和内容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文学语言有着不同形态的变迁,是中国现代文学形式不断发展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就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进行概述,对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文学语言;变迁;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对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是社会不断发展和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需求,有其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文学史意义,从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了白话、文言、外来语等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影响。
1 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概述
在我国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中,其是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给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发展、形式变迁等带来了巨大影响。根据文言文的相关研究可知,文言文是古人交流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残存的表达形式,因此,文学语言的变迁会给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和形式带来严重影响。根据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文学作为重要的语言艺术,与作家的创作手法和文体选择等有着机密联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形式上发挥着重要决定作用。在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运动的有效开展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上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而普通话、大众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白话文运动的延伸和扩展。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主要包括鬼话、白话和民众口语化,而白话、口语化是两个重要的口号,充分体现出文学内容、形式正在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文学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现代语言变迁的过程,并将现代语言革命在不同时期取得的成果反映出来,从而推动着文学形式多样化发展,这些特点可以从近代文学语言中感受到。
2 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是从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开始的,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趋势相同,而新文化运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对现代语言变革、文学革命之间的联系給予了高度重视。例如:胡适等人在创作文章时,以国语的文学为主要创作思想,将现代汉语中的白话充分展示了出来,从而推动国语和文学的共同发展。根据文学语言的变迁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主要是文学语言内容、文学语言表达方式、文学体裁、文学创作风格等多个方面,例如:在现代白话文运动中,其主张的是有什么说什么,而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形式则有很多种。因此,古人的语言已经不能很好的体现现代人的说话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必须将白话最为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才能在结合古文的情况下,对各种外来语进行组合,以提高中国现代文学的艺术性和严密性。
从上述几个不同时期中文学语言的变迁和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情况来看,白话文的提出给文学爱好者们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被称作北方文坛盟主的俞平伯和周作人等,将文言文夹杂在散文中,以提高文章的趣味性,从而让读者可以更加形象的体会阅读时的喜悦之感,给其他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带来了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方言文学得以快速发展,并且,各种方言出现在纸上,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同地区的沟通和交流,最终在吸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现代的普通话。通常情况下,想要表现语言的艺术魅力都是采用诗歌的方式,在不受文言和白话限制的情况下,诗歌有着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文学语言特点,如著名文学爱好者李金发,在创作诗歌时采用的是西化的语法、句式,并结合怪异的修辞手法和汉语词汇等,是诗歌的语言效果得到很大转变,从而让读者在欣赏诗歌时能够品味出各种深刻的意蕴。
在现代语不断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中,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现代语呈现出来的创造性、创新性和生成性等,要求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必须符合不同人群、不同性格、不同口味的民众,才能社会发展相适应,从而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不断加大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这个话题的研究时,必须从民族的角度出发,并对不同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特点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继续创新,最终达到丰富中国现代文学内容、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多样化发展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我国历史发展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对文学语言变迁有一定掌握,才能在研究西方文学发展、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之间的发展,最终推动中国现代文学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王研.只有站在中国立场才能讲好中国故事[N].辽宁日报,2015-06-04008.
[2]黎保荣.汉语思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J].晋阳学刊,2015,03:22-36.
[3]熊辉.中国现代翻译文学语言的半殖民性与解殖民[J].天津社会科学,2015,03: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