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静
摘 要: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纺织品生产国,在外贸中出口纺织品比重较大。但伴随近几年渐渐变化的贸易环境与国际贸易体系,我国在出口纺织品中存在众多问题,逐渐升级的贸易摩擦,对良性发展纺织品贸易形成阻碍,也对纺织品企业走出国门形成制约。本文从分析纺织品贸易在全球的动态特征及我国的困境入手,提出我国推动出口纺织品的一些良策。
关键词:纺织品;附加值;创新
当前,相比西方国家工业发展水平,我国有着较大差距,传统的纺织品工业部门的主要特征就是劳动力密集,它推动支撑着国民经济发展,在我国受重点保护且竞争实力较大的工业部门。与国内其它行业相比年出口额位居前列,对全球平衡纺织品供求关系的作用不可磨灭。据相关方面统计,纺织业自我国入世后取得了各方面的重大发展,2013年已达到3110.6亿美元的出口额,纺织业出现了百花争艳的现象,纺织业内部也呈现了激烈的竞争。但是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劳动力提高成本、下调出口退税、人民币加快升值,特别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等影响下,正接受着挑战、机遇并存的考验,贸易市场中风险与收益共存。这就对我们把握当下贸易提出要求,将自身修炼好,以便追求更好发展。
1.分析纺织品贸易在全球的动态特征
1.1 大幅提高纺织品交易
纺织品在全球的贸易额从六十年代初期的5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7061亿美元,暴涨140多倍,达到历史新高,占全球贸易总额3.9%。显而易见,取消配额急剧扩大了纺织品在全球市场的容量,进而获得了增加出口纺织品的巨大空间。各国生产、出口纺织品的能力将在取消配额抑制的刺激下快速释放,这进一步拉动高速增长的全球纺织业贸易与投资。
1.2 发达国家对纺织业提高附加值
日益普及的普通纺织技术,使得产品在包装、质量及品种上趋于同质化,雷同率越来越高,国际市场逐渐将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文化内涵、品牌营销等因素视为竞争核心。不少行业领先企业都加大投资周边地区,甚至更遥远的欠发达地区,结合当地廉价劳动力与自身的技术、设计优势,这不乏有着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转移到综合实力强的欠发达地区,他们则更倾向市场营销与研究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大规模改造本国纺织业的生产技术工艺,为传统纺织业拓展生存空间大量投入新设备、新技艺、新材料,促使紡织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1.3 技术突破扩大了纤维应用范围
改进的化纤制造技术满足了纤维多样性与数量的需求,功能的创新使产品成本下降,化学纤维日益增强代替天然纤维,为人们装饰环境、衣着及其它产业需求提供了物质支撑基础。传统纺织业因新兴纤维业的变革而改变生产方式,层出不穷的新设备、新技艺、新材料正在变革着传统营销、管理、生产等方式,新生产力正在创造中。传统纺织工艺正伴随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而改变,数字生产进程正在加速,通过智能技术使得生产达到连续性、自动化,不但使产品种类增加,也让产品的研发水平与性能大幅提高,并且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新产品生产周期被缩短,消费、生产及流通成本不断下降。
2.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困境分析
2.1 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逐渐丧失低成本优势
价格低廉是一贯以来我国出口纺织品的主要优势,要是想向发达国家标准看齐,为了绿色产品的研发所投入的人力、资金就必须高出发达国家很多,并且国内尚无法完全生产出满足检测这些标准的试剂与设备,需要依赖进口,这样产品成本在无形中增加。我国出口企业正在被吞蚀原有的利润空间,在国际市场我国纺织品的份额严重受损。各国在面对已经延伸的金融危机时,为了让自己利益受到保护,在贸易中采取新型壁垒方式,限制出口国出口纺织品。同时众多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正慢慢提升纺织品竞争力,成本优势对我国而言正在下滑。其它国家也正在鼓励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其提升纺织品竞争力。其迅速发展纺织品综合实力,为西方主要进口商提供便利的实施快速转移订单、全球采购战略的可能。我国外贸环境一旦发生突变风险,所留下的市场份额就会迅速被这些国家填补。
2.2 纺织企业缺乏自主生产能力,与国际标准相差较大
我国生产纺织品大多缺少自主创新,主要还是大量加工。因我国加工纺织品的规模、能力优势仅仅局限在产品的中低档市场,因此出口纺织品企业有着较低的利润率,只是在加工制造环节赚钱微薄利润,主要以贴牌、定牌出口为主,出口纺织品有一半以上是来料加工,由进口国提供纸样稿、款式、商标开展加工的有30%以上,仅有10%左右的纺织品是自主品牌,并且只是低层次的开发设计水平,无法自主设计出适销对路的品牌产品。纺织品伴随国际市场加剧竞争、发展势头较猛的高科技正在寻求竞争实力的增强,国际纺织业通过在工业利用先进技术来强化竞争优势,这是增加出口的重要基础。然而相比国际纺织技术,众多国内纺织公司的技术仍有较大差距,诸如变化较慢的化学纤维纺织品种,大量化纤面料需依赖进口;纺织业较低的技术加工水平,只有10%的印染、毛纺锭设备在国际达到领先水平;刚有起色的绿色技术等。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强弱直接决定着打入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实力。
2.3 我国出口纺织品缺乏对称信息
对国际市场缺乏对称的需求信息分析。我国出口纺织品的对象主要是欧美、日等西方国家,伴随正在增强的环保意识与经济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西方国家在消费纺织品时对安全健康、舒适、高品质及绿色等方面更关心。并且人们追求个性化使得纺织品需求在国际市场更多趋向品种多、规格多、包装美及档次高等,纺织品贸易的新时代已经来临,更倾向品牌化、高档化、时尚化及成品化。然而我国出口纺织品在当下主要还是低档次的、改进型、粗加工产品,换代与精加工产品较少。大部分出口企业仍以规模获胜、以量获胜,产品低附加值。因资金等因素受限,信息传输的路径不通畅,不少企业只有较窄的国际信息获取路径,另外我国出口的纺织品中大量出自来料加工,有着较多的中间环节,直接接触消费者机会少,很难对迅速变化的终端市场了如指掌并及时做出调整。这种缺乏对称信息的结构性供求矛盾已是我国出口纺织品的一大瓶颈。
3.我国推动出口纺织品的良策
3.1 政府继续给予促进政策调整,规范纺织行业
出口企业受金融危机打击销售乏力,盈利性较差,乃至亏损,正在降低开工率,陷入倒闭、停产困境,大量工人失业,并且出口企业回收货款也面临风险。政府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困境需努力做到:其一,继续支持出口完善政策,力推出口纺织品的退税率大幅提高的政策,让加工贸易全面转型升级,支持对加工贸易承接的中西部地区重点发展,使企业在担保融资上改善条件,促进出口信用风险保全机制。其二,对纺织业强化调整与管理。我国纺织品自入世拥有的市场就更广阔,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压力。既要应对西方国家升级限制进口的挑战,又要应对欠发达地区竞争激烈的挑战。不仅仅在出口方面,纺织品在国内市场同样有着重重压力,因此实施的整套管理措施的切实可行性攸关存亡。国家在面对内部大量涌现的纺织业要调整秩序、规范市场,放弃对短期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政府需要取向市场,坚持正确的引导,对市场通过有效方式了解,能快速反应,通过对所需人才的研究培育,使其社会知识得到丰富,具备超前意识,勇于探寻发展之道,兼顾自身发展与公共关系的维护。
3.2 勇于依靠科技创新
尽管我国出口纺织品的比较优势仍存在,但纺织制造企业大多在我国属于低科技的,技术装备落后、规模普遍较小、缺少相应配套政策、企业不愿投入信息化資金、企业缺乏适合的应用软件与信息人才,与国际接轨尚有距离。纺织企业在我国要将传统观念改变,将网络与科技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真正创新。如今电子商务的成长是一马平川,入世后结合纺织业与电子商务是纺织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时间在当下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就是财富,时间能因电子商务而被成功缩短,这就能创造利润与财富。要认清纺织业在我国的发展形势,使企业强化正视电子商务,在政策积极引导下,重点列入信息化建设,参考学习现有典型案例。这就要舍得投入建设信息化的资金,将从事纺织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升。企业生存能否长久员工队伍质量是保障基础。另外安全的虚拟网络支持也是同样重要,电子商务的关键点就在于安全性,所以在结合电子商务中对外贸法制的深层次认识很有必要。
3.3 强化商会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
商会应将信息服务工作继续完善,不仅做到将政府出台信息向企业传达、将企业诉求向政府传递,更要做到向国内企业与行业传送国外信息,尤其是纺织品贸易濒临较高的贸易摩擦期,小企业对国外市场动向和法规调整情况普遍不了解,通常不对称的信息引发企业对某一区域市场集中、盲目出口,这势必招致当地保护贸易的制裁与打击。进出口商会在此状况下所起作用尤为重要。对出口企业商会要树立全面服务意识,及时向国内企业与行业提供国际贸易变动规则、走势不定的国际市场、大型进口商的动态变化与经营策略、重要市场经济变化状况等信息,同时为企业提供规避贸易风险、开拓市场、适应贸易保护及研发产品等方面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综上所述,伴随经济更加趋于全球化与取消配额,我国出口纺织品将有越来越大的空间。与此同时,企业面对生存挑战就要与环境适应。出口取消配额,企业生产需依赖竞争,所以顺应形势,勇于参与竞争,才能在生存、成长中游刃有余,这样我国纺织品在全球市场就能立足。
参考文献
[1] 徐坚刚《品牌战略与品牌运作初探》[M] 纺织科技出版社 2007(03)
[2] 薛丹,路世昌我国纺织业出口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02)
[3] 谢东山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