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麟 章倩倩
摘 要:图书馆保密阅览室中主要保存的是军事涉密资料,对涉密资料进行安全管理,对国家在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的安全、利益等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图书馆保密阅览室的管理范围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保密阅览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军事涉密资料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科学设定文件密级及管理使用等有效措施,防止军事涉密资料出现泄密情况。
关键词:保密阅览室;涉密资料;安全管理
保密阅览室指的是图书馆中专门保存与管理涉密资料的场所,其安全管理对国家政治、国防及外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涉密资料中包括不能够公开发表的、涉及国家与党机密的文件、档案、图书、刊物、教材、相片等,以及在涉密资料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草稿、废页、余份等,这些都是保密阅览室安全管理的范围。依据秘密程度不同,将涉密资料划分为绝密、机密与秘密三个等级,依据不同的等级拟定划分与管理细则。
1 保密阅览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党和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涉密文件不断形成,包括文件、档案、图表等,按照存放介质可以分为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两种,本文研究的图书馆保密阅览室中所保存的全部都是纸质文件。由于涉密文件生成部门广泛、传播途径繁多,导致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管理效果不佳。
1.1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对事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机制是确保管理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在图书馆保密阅览室的管理过程中,管理机制的制定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管理制度并不完善,管理流程混乱、管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保密阅览室的涉密资料安全受到威胁。
1.2 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较差
在保密阅览室中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涉密资料,会对涉密资料中的内容有所了解。涉密资料中的内容会随着工作人员的各种活动而带到不同的场合中,由于工作人员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一个文件而导致涉密文件内容泄露,对国家军事领域的安全与利益造成损害。当前,大部分的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保密意识培训,保密意识较弱,会在不经意间甚至是故意造成涉密资料的泄露。因此,要不断强化图书馆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
1.3 保密文件的密级确定不合理
传统的保密观念中习惯将涉密文件的密级定得较高,主要的原因是担心涉密资料出现泄密情况。在这种观念理念之下,导致很多已经过了保存期限的涉密资料得不到及时的解密。此外,在保密阅览室管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导致大量的涉密资料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部分有价值的资料被束之高阁,变成了受到有效管理的“废纸”,无法真正发挥资料的作用。
1.4 科学技术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信息的可控性与保密性,另一方面是实现服务的可用性与完整性。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不法分子窃取涉密文件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给保密工作的监管人员带来了较大的麻烦。例如,读者携带微型摄录设备进入保密阅览室,通过对资料的拍录对资料进行窃取,或者导致资料外泄。因此,必须强化对保密阅览室的安全管理,为保密阅览室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图书馆保密阅览室安全管理措施
2.1 实现保密阅览室管理机制的完善
图书管保密阅览室管理机制的完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管理目标,依据管理目标形成管理流程。保密阅览室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是保证涉密资料的安全性。在保密阅览室管理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强化保密阅览室硬件设施管理力度;其次,完善保密阅览室的服务措施与管理措施。同时,保密阅览室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管理规范,提高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保密阅览室要对读者进行宣传教育,让读者能够充分了解与主动遵守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涉密文件外泄等问题。
2.2 实现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在保密阅览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密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与保密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对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明确文件管理的要求、范围等,另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措施增加工作人员的责任性,提高保密阅览室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要求工作人员在任何场合、任何活动中都守口如瓶,绝不谈论涉密资料的相关内容,做到自己应尽的工作职责与义务。
2.3 科学设定文件密级及管理使用措施
在图书馆保密阅览室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实现分级化管理,将涉密信息划分为非密、秘密、机密、绝密等几个层次,按照个人或者群组对读者的浏览权限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级别的信息采用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更好地满足保密阅览室信息安全管理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图书馆保密阅览室的管理工作中,要实现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与具体职责的明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责可查。针对使用保密阅览室的用户要实行严格的访问控制與授权管理,如果未经授权则禁止对涉密资料进行访问;每个授权读者所能够查阅的范围是固定的。此外,在保密阅览室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保密与利用并重,不能够因此失彼。在对外提供涉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其他所有无关涉密文件密封等方式。
此外,要按照文件密级编制目标,对涉密文件的类别、地点等进行有效索引,为保密阅览室涉密文件管理提供有效的措施。召开涉密会议,严格控制涉密文件资料的分发范围,严格登记、签收,及时清退,集中销毁;分发、领取、使用、清退、销毁涉密文件资料的原始记录,要长期保存。密级文件、档案、资料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对、检查,如发现失密、泄密问题,应及时上报领导,查明原因,进行补救。
3 总结
保护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涉密资料工作人员的职责。因此,在图书馆保密阅览室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涉密资料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中,要强化保密阅览室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与保密能力,同时要对涉密文件的密级进行合理的划分与确定,一方面避免涉密文件漏定,另一方面避免密级范围扩大,确保涉密文件能够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利用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虹,张雅婕,刘好杰,葛春. 浅谈提高涉密文件安全防护能力的有效措施[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1(87):9.
[2]叶军,查琳沓,王丹璐,钱依依. 非线性编辑局域网文件安全上传管理系统的改进和升级[J]. 中国传媒科技,2012,06(74):117-118.
[3]刘唱. 企业安全文化是创造良好安全业绩的保证——解析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J]. 国际石油经济,2013,02(83):54-56+72.
[4]史培军,刘婧,徐亚骏. 区域综合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及中国综合公共安全管理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2015,06(05):9-16.
[5]任建华,江国华. 终端文件安全保障系统中剪贴板监控技术的应用[J]. 计算机应用,2015,S1(19):86-88+91.
作者简介
夏子麟(1985—),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广汉市,大学本科学历,初职职称,研究方向:图书馆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