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循环训练法的探讨

2015-08-28 19:34郭筝
课外语文·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应用

郭筝

【摘要】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质下降异常明显,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05年小学生实力不良率31.67%,比2000年上升8.5%。男学生肥胖率增幅较大,成为影响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已大因素。以城市男生为例,2005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2000年分别上升了1.4%和2.7%城市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72%和5.01%,分别上升了不到1%。除了身高和体重有所上升以外,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柔韧素质都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对这一现状的研究,总结出循环训练法在小学体育中的有效运用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目前孱弱的身体素质,并且提高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循环训练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循环训练法在我校小学体育课中的应用,并归集出合适的运用方式,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成效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在中国知网等权威官方网站内检索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现状以及渐进训练法的一些资料,给本文提供理论依据作为支撑;(2)综合分析法 通过对目前现有资料的分析,结合本人多年执教小学体育的教学经验,对渐进训练法在小学体育课中的合理运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循环训练的定义及类型

(1)循环训练的定义 。循环训练法,其实就是指根据训练中要求的具体任务,把练习的手段划分为若干个小的练习站,让学生可以根据原有的既定路线,依次完成各个小站点的练习任务的一种训练方法。合理的运用循环训练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训练情绪、累积学生的负荷痕迹、交替刺激身体的不同体位。渐进训练法的主要框架有:每一站练习的内容、每一站运动的负荷、练习站顺序的安排、练习站间歇的设置、每一遍循环的间歇、每次练习的站数以及循环练习的组数。

(2)循环训练法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我们可以把循环训练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果是依据练习的监控力度进行划分,可以把循环训练划分为自主式训练和固定式训练。这两类方法各有千秋。

自主式训练对各站点的完成时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完成了一个站点任务后,按顺序依次去完成下一个站点的任务,直到结束为止。这种训练方法没有强力的监督,容易造成学生不按质量完成任务的现象,因此,此类训练方法更需要学生拥有极好的自控能力。当然,因为这种方法并不需要很大的监督,所以非常适合安排在学生较多,而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例如,安排在学校的集体活动课上等。

固定式训练对于每个不同小站点的完成时间、数量等都做出非常严格的规定,同时也对站点的轮换时间做出严格的规定。故而,此类方法较容易控制学生的练习强度。

(二)循环训练的特点

循环训练法自从传入我国以后,得到极快的发展,当然,也取得很好的训练效果。它的特点是受环境和器械设备的限制比较小,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随着笔者对循环练习不断地探索,逐渐掌握了针对不同环境,安排不同练习手段的方法,当然,这并不是重点,其特点和应用还需要大家不断地摸索和总结。

(1)提高练习密度,增大练习强度 。在循环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不同,针对不同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对于站点的练习手段也应有所区别。在学生体力较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排缩短各站点的练习时间或增加个站点的练习次数或组数,以此来增加练习的强度。因为循环练习法的训练是通过各站点的轮换形式进行的,因此各站点的练习对应的身体部位也不同,这样就避免了身体出现局部疲劳的现象。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循环训练法由于其本身组织形式的特殊,很容易让人形成“你追我赶”的状态,更能够激发人本身对于竞争的本性,因此,学生们都比较喜欢参加训练。

(3)循环练习操作简单方便,对场地依赖性小 。循环练习法由于其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很小,因此它的可操作性很大,我们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器械抑或是徒手练习的手段来安排各个不同的站点。我们可以只安排一处空地,不需要使用任何的器械设备,只通过徒手进行练习,比如原地纵跳、蛙跳、高抬腿、抱膝跳等几种不同的方式来组织一套循环练习。由于循环训练法对于身体锻炼身体来说简单实用,非常适合在学校学生多,场地和配套设施缺乏的小学中进行推广,同时也适合在大型学校中进行正规化的训练使用。

(三)分组进行循环训练,控制训练强度

在训练训练中,训练强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把握,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所需要的训练强度不同,分组进行循环训练,有利于教师控制训练强度。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循环训练的次数可适当多一些,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应注意适当减少训练次数和强度,在必要的时候采取一些能够实时监控的手段,如测验练习者的心率。

三、循环训练法造成意外损伤的对策

循环训练法也同其他训练方法一样,只要训练,都不可避免一些损伤的发生,但这不是我们停止练习的理由,笔者根据自身执教经验,针对这些小缺点总结了以下对策:

1.在小学生训练中减轻训练的强度,并且针对小学生,制定相应适合的训练要求。2.根据学生的爱好,科学的安排循环训练的站点内容和顺序。3.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运用简单有效的手段科学合理的监控整个训练的过程,以免造成学生受伤的情况。

四、总结

循环训练法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很容易操作和控制,并且较少受场地配套设施影响,能够轻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一种按一定规律归集的顺序依次完成各个不同站点任务的循环训练方法。如果能够在一些场地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学校采用循环训练的方法,就能解决学校由于财政以及规模的原因造成学生缺乏锻炼的现状,从而有效的解决国内学生普遍体质孱弱的现状。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