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袁玲++江红霞++王兴阳++蔡明知
摘 要 分析当前国内高等学校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从人员组织结构建设到课程内容制作的工作中,建议采取的具体步骤和措施,特别是对如何从学校层面上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进行管理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资源制作;视频录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079-03
An Analysis of Way to College Enhance Working of Quality Re-
sources Sharing Courses//LI Zhulin, YUAN Ling, JIANG Hongxia,
WANG Xingyang, CAI Mingzhi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is of colleges the specific building situ-ation of quality of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e specific steps and measures proposed to take i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course resources production. Focused on analyzing how to strengthen the working of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in college.
Key words Quality Resources Sharing Courses; course resources production; video recording
1 前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1]。
此类课程是在前几年国家级精品课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设更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共享,以达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的。
我国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之前开展的是精品课程建设。当年的精品课程项目在调动、激发广大教师建设课程的热情,推广、普及数字化在教育领域应用起到引领作用。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原来的精品课确实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很多精品课程事实上成为评审、申报为目的的课程,几乎没有学生利用其进行学习。这些精品课程的受众主要是教师,因而课程共享的效果较差。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学生和教师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提供网络共享的课程资源。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课程资源做到系统性、完整性,以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目标,通过共享网络平台向高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国家和各省都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评审工作,如何建设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我国从2012年开始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各个省市采取的措施不同,建设进度也不同。部分省已经制定了课程建设规范,研发了建设和共享平台;也有的省市完全依赖国家精品课平台进行课程建设。
从调查来看,全国各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一般由教务处负责,但具体课程建设的做法和采取的措施有较大差异。一种是课程组+商业视频录制机构(外包公司)的模式;另一种为课程组+本校技术部门(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模式。其中,第一种模式能保证课程的制作质量,但需要向商业视频制作机构支付较高的服务费用,同时课程视频录制时间和场地要听从外包公司的安排;第二种模式中课程制作由学校的教师完成,制作的灵活性和可控性更高一些,但需要在质量上有所控制。
2 从管理角度抓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按级别可以分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由于此类课程制作复杂,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开展校级课程建设的高校很少,本文中讨论的主要是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问题。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者主体是学校,具体建设实施者是任课教师、授课视频录制人员。要搞好该类课程建设,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具体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成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领导小组 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务处处长及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资源共享课申报和视频制作的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申报管理、制作的组织和课程的验收等。
明确各部门的具体任务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包括申报、课程资源制作和课程录像制作三大部分工作,在具体操作中每项工作都需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做到责任到人。一般来说申报和评审工作由教务负责,资源制作由学院(系)和制作视频的部门负责。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课程录像制作的工作量非常大,从长期发展来看,高校还是应该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笔者建议视频制作由本校的专门机构来进行,推荐部门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可以完全依靠该中心进行录像和后期编辑工作,同时也应该在设备投入和人员配备方面进行考虑。
建立责任到人的机制 在资源共享课的具体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应包括课题组负责人、主讲教师、视频录制人员、网络资源建设人员等;从工作的分工来看,工作应该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是课程网络资源制作组和课程视频制作组。其中,网络资源制作组由课程任课教师和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员组成;授课视频制作组由摄像人员和视频后期编辑人员构成。endprint
3 从技术角度抓好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加强基本教学资源制作 资源共享课建设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的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还可以包含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2]。课程资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严格遵守国家安全、保密和法律规定,适合互联网共享使用。本文把课程资源分为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大部分。
1)基本资源。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课程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2)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活动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案例库、素材库、相关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学习和师生交流工具等。
课程资源建设的负责部门为具体学院(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需要成立制作小组,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网络资源制作人员和现代教育技术人员。其中,课程负责人要安排、协调所有人的工作,同时也是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讲教师主要完成教学录制中的授课和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和整理;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负责完成课程录像和视频的后期编辑工作;网络资源制作人员负责把课程资源和教学录像加工为符合网络传输的格式。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版权保护已经被全社会所重视。课程中明确了版权信息,才能使社会力量在教育开放进程中发挥作用。在保护著作权的同时,追求资源尽可能广泛地传播,以使其价值最大化[3]。精品资源共享课中的教学资源推荐教师自己制作,这样才能保证版权;如果是引用的资源,需要写清来源并注明版权信息。
课程视频录制场所和设备的保障 为了保证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录像的质量,特别是录像中光线、声音、图像质量都有明确要求,所以建议采用专门的录播教室来录制课程录像。但并不建议采用大礼堂来录制,主要原因是听课的人数太多,不便于组织和管理,影响录制进度。
关于硬件条件问题,各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规划。在精品资源共享课中要求全程授课录像,这说明教学录像在此类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资源共享课能否得到大家认可的主要因素。资源共享课对教学视频有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教学录制中要按教学单元录制;录像环境光线充足、安静,教师衣着得体,讲话清晰,板书清楚;从教学和视频制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拍摄机位建议至少采用三机位拍摄[4],第一机位记录课堂全景,第二机位记录教师计算机屏幕内容,第三机位针对学生,专门拍摄教学活动的部分特写,这样就可以清楚地表现教学过程了。如果采用多媒体授课,则任课教师的电脑图像不应通过摄像机来采集,应该通过数据线路(VGA、DVI或HDMI)直接输入录制设备。
保证资源共享课技术参数 资源共享课中的课程资源将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其中,图片建议采用压缩的格式,如JPEG;动画建议采用Flash动画,如果采用其他格式动画,在浏览器中播放时一般需要安装额外的播放插件,不但不方便,而且给用户带来信息安全风险。具体建议参数如表1所示。
关于视频的具体参数,根据国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视频压缩采用H.264编码方式,码流率512 kbps以上,帧率不低于25 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无明显失真、声音淡入淡出;如有伴音,应保证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为满足国家制作标准,学校在制作中至少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简单地把平时的授课过程录制下来,课程教学录像需要按知识点进行录制,每个知识点的录像时长在15~20分钟为宜。授课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根据教学大纲把课程内容划分为知识点,每个知识点要相对独立。
2)录制时可以采用任何存储格式。为了保证清晰,建议在录制时采用高码流率格式进行存储,编辑后输出时再压缩为MP4或其他流媒体格式,建议采用H.264编码方式。
3)具体录像时,需要台下有学生进行配合,特别是建议每个知识点都设置师生互动环节。为了保证师生互动环节灵活、方便,录制时建议采用多角度吊麦方式,这样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不受话筒限制。
4 结束语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符合我国当今教育实际情况的一种产物,符合我国提倡的“互联网+”政策,但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质量决定了其是否有生命力和能否普及。各大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组建课程资源制作小组,同时成立专门的视频制作队伍。有了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照省、国家的标准进行建设,就一定能制作出更好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参考文献
[1]白菲,谭豫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2):73-75.
[2]熊永红.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3]盛明婷,戴心来,王朋娇.精品资源共享课可持续发展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0).
[4]张凯,陈艳华.大学视频公开课示范效应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