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慧
【摘要】目前来说,合作学习已经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合作学习 高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42-01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每个组的成员之间讨论交流,直到达成共识,然后把学习成果汇报给老师,最终以团体成绩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1]。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开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快的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合作学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目标不明确
在开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但是讨论的问题漫无边际,跟学习无关,这样的话不但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对学习起到负作用。
2.教师参与度过高
有些教师在布置完讨论任务后,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没有让学生自由的发挥,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合作讨论的初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的拓展都有不利的影响[2]。
3.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留给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的时间非常短,好多小组成员一般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开始忙于讨论和探究,这样那些反应相对滞后的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积极参与进去,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利于形式,不能人云亦云。
4.合作的有效性差
由于很多学生只是表面上在学习和讨论,实际上小组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之间的合作意向不是很强,有不少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和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因此合作的有效性差,很难保证合作学习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
1.合作小组的组建要科学
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把可以互相帮助,能够进行“优势互补”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有效的进行学习[3]。对于组长的挑选,教师应该要慎重,挑选的组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带动整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学习。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该精心的设计讨论问题,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比如在学习浮力之前,先引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难度适中,不能太过于简单,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另外设计的问题要从多角度考虑,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动向,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例如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分歧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分歧的原因,怎样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等。在学生开展讨论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延伸,锻炼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学生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明确分工,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切忌让每个小组只有两三个人讨论,其他人不参与。因此,要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问题讨论中去。对于落后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加以关注,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鼓励,给他们自信心,这样才会使学生体会到大家的关怀,从而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分工明确,责任承包
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应该分工明确,相互督促,力争尽快达到目标。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任务,大家都能够有事可做,都可以积极的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教师应该设法杜绝小组成员之间产生相互依赖的惰性心理,积极的施行责任承包制,使各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顺利的完成任务。
5.及时反馈,多元评价
在合作讨论之后,各个小组的应该对学习的成果及时反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多元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力争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平时打分和评语也要相结合。教师可以评出最佳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奖励。
本文主要从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来分析合作学习。在开展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充分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及时发现合作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广杰.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J].江西教育,2014,(3):113.
[2]彭威.浅议高中数学合作學习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4,(9):72-72.
[3]孙玉贤.合作学习视角下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