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位于今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的大沽口炮台,曾经是中国军民抵抗英法联军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的重要战场,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军事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早在明代,天津大沽海口就开始设防,派兵并建了一些简单的设施。至清中期,海防形势更为紧迫。《清实录·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8月22日)载:“嘉庆帝上谕内阁:‘天津为畿辅左腋,大沽等海口,直达外洋,从前曾建设水师驻防,后经裁撤。该处拱卫神京,东接陪都,形势紧要,自应参考旧制复设水师营讯,以重巡防。”这段史料确切记载了,当时清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决定在明代简陋设施的基础上正式筹建大沽口炮台。这个时间节点距鸦片战争的爆发尚有二十四年,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同时也具有开创性的历史价值。
随后,大沽口炮台修建和被攻陷、拆毁的历史经过如下: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在大沽口南北两岸各建炮台一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又增建炮台三座,南岸两座、北岸一座。这样就建成炮台共计五座,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分别命名。
清咸丰八年(1858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在第一次战役中攻陷炮台,兵临天津。于是,清政府派僧格林沁主持修复五座炮台。同时,在大沽口北岸开始另建石头缝炮台一座。这座炮台先以石头砌就,后用三合土夯筑,并且配置千、万斤级铜、铁大炮多门及附属设施。修复、再建的炮台发挥了重要作用,英法联军1859年第二次攻打大沽口即被清军击败。但是,总体上落后、腐败的清朝军队,毕竟无法与“船坚炮利”的英法联军相抗衡,在英法联军于1860年发动的第三次战役中,终于攻占炮台,并进兵北京,烧毁了圆明园。
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投入巨资对大沽口炮台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换装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大炮,并架设了电报线,设置了水雷,海防体系初步形成。但历史的进程再一次证明了:没有政治和经济做支撑的纯军事举措,其成效是非常有限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大沽口炮台再次被攻陷,八国联军由此登陆,相继攻占天津、北京,并迫使清政府在翌年(1901年)与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大沽口炮台被拆毁了。
我们所能看到拆毁后的大沽口炮台遗址,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内具有较高历史文物价值和兵学文化价值的近代海防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7月1日遗址对外开放。在此基础上,又经过了有关方面的规划、批复、投资、建设,2011年4月10日,新建的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得知,2016年8月22日是大沽口炮台正式筹建整整200周年的纪念日。而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天津市兵学文化研究实践基地,而且在2012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4年其常设展览《海上国门》荣获全国十大精品展览优胜奖。大沽口炮台遗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此笔者郑重建议,把史志界和文博界的有关学者团结起来,集中业内科研力量,共同深入开展对大沽口炮台及其遗址博物馆的专题研究。一是将大沽口炮台的研究议题列入2015年10月天津市社科联召开的学术年会分会场,深入挖掘历史资料和相关线索;二是由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联合有关学者共同承担《海上国门——大沽口炮台研究纪事》一书的编写,将所有能找到的研究大沽口炮台的学术成果全面梳理,进行评介,该书列入天津市地方志地情资料丛书,力争2016年出版;三是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策划于2016年内召开“纪念大沽口炮台正式筹建2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借此更好地展现大沽口炮台历经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抗争的光辉史迹,彰显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丰厚的历史积淀。
(作者单位:市地志办规划研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