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的艺术品拍卖

2015-08-26 10:22王希怡
齐鲁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拍卖师底价担保人

王希怡

本月11日,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的油画作品《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亮相佳士得纽约春季拍卖会现场,最终以超过1.79亿美元(约合11亿多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下全球艺术品拍卖价格新高。

尽管中国有句俗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但一幅画卖到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还是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不过,纽约艺术品拍卖一直对中国市场产生影响,甚至引的中国买家流连忘返。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家都关注国际市场,纽约拍卖市场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但也有专家称,纽约拍卖市场与香港比规模上还有一定差距,所以不能完全作为参考,而且艺术品拍卖价格逐年升高,除了因其投资价值引起热摔,拍卖行利用潜规则和技巧推波助澜,也是价格居高不下的关键。

不受外界监管的拍卖会

据悉,每当佳士得或者苏富比这类世界顶级的拍卖行举行拍卖会时,情形往往都是这样的:全球最富有的一群人齐聚纽约。参加流光溢彩的拍卖会,他们在这个容许黑箱交易的艺术市场里一掷万金。几乎不受外界监管。

在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根据行业惯例,通常一件拍品的最初几次叫价往往是无中生有的。拍卖师凭空喊出一些价格,点燃竞价的导火索。因此,很多竞拍者最后会发现,自己中意的拍品价格被别人刻意抬高了。因为有些人已事先承诺将以特定价格买下这件拍品(保底),而一旦最终成交价超过这个特定价格。那么承诺保底的人将可从价格涨幅中获得分成。

此外,尽管美国早在42年前修改立法,规定必须标注艺术品价格,但这条规定至今依然被大多数画廊所无视。

目前,纽约每年通过画廊或拍卖行进行的艺术品交易,一年下来销售额已达80亿美元。然而,这座城市的拍卖法规距离上一次大修改已是20多年前的事,当年的交易额还不及今天的一半。

很多艺术界业内人士认为。不应对艺术品市场干涉太多,一来是很少有消费者投诉,二来是它还是纽约的经济命脉。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艺术品正在变成商品的一种,而相应的监管却跟不上这一变化。因此,纽约的拍卖会很少受到外界监管。

“今天的艺术交易市场,与上世纪80年代的私募市场和90年代的对冲基金很像。”纽约收藏家、金融家詹姆斯·R·海奇斯四世告诉记者,“这个市场基本上不受任何监管或法规约束。”

的确,不仅如此。纽约拍卖市上的许多潜规则也是众人皆知。

不靠谱的“吊灯叫价”

过去20年来,纽约州议员一直在想办法禁止一种叫做“吊灯叫价”的操作,这是艺术品拍卖的一个典型把戏:拍卖师在竞价初期假装看到拍卖厅内有人出价,而实际上,拍卖师所指的方向并没有人举手,他只是在指着天花顶上的吊灯。

曾任拍卖行高层35年的画廊主纳什说:“是时候制止这种假装有人竞价的猫腻了。”

而直到今天,在纽约“吊灯叫价”仍然是百分之百合法的。现行法例允许拍卖师以这种虚假形式叫价,前提是不能超出拍卖品的保底价即可,也就是卖家能接受的不对外公开的底价。

拍卖行认为这种叫价手段无伤大雅。有拍卖师解释称,“吊灯叫价”是有必要的,可以避免保底价曝光,从而保护卖家利益。拍卖师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手段,竞价可能就得从保底价开始了,因为那是卖家能接受的最低价,这样一来谁都知道这个价在什么位置。

“这跟房地产交易是一样的,卖家不会透露他们能接受的底价,这样可以在议价中保持有利。”一名拍卖师对记者如此称。

据了解。竞拍者对此也是普遍表示知道和理解的。卖家则认同这是对卖家的一种保护手段,也是一种营造竞价气氛的技巧。过去几年,纽约议员曾先后提交了九项议案试图禁止“吊灯叫价”的做法,但均以失败收场。

如今,法律规定拍卖行要声明存在“吊灯叫价”的做法。但艺术顾问普朗默表示,他曾陪同一些有意参与竞拍的人参加拍卖会。这些人对“吊灯叫价”一无所知。“这样肯定是不对的,不能假定拍卖会上的所有参与者都是身经百战的行家,清楚‘吊灯叫价的潜规则。”

纽约消费者事务局也支持禁止“吊灯叫价”的议案,副局长理查德·施拉德在一次听证会上称。“吊灯叫价”会迷惑“不明就里的竞拍者,让他们以为正在和其他潜在购买者竞争”,从而造成价格虚高。

保底可获价差提成

很多艺术品拍卖业内人士表示,若问到当前艺术市场什么地方最需要加强监管时,很多人提到了第三方担保。

第三方担保的作用机制,通常就是一种保证。

一个人拿出一件艺术品来拍卖,拍卖行有时会愿意进行第三方保证:由拍卖行找第三方约定一个价格作为保底价,这个价格是不公开的。如果最终成交价没有超过保底价,第三方则需以保底价买下拍卖品,这样操作是为了让卖家可以有个最低价格的保障。如果最终成交价超过保底价,那么担保方可从超出的价差中提成,作为对担保方愿意保底的回报。

担保方的身份同样也是保密的,并且需要抵押一笔资金。举个具体例子来说,如果担保方承诺愿意出1000万美元作为保底价,而最终成交价为1200万美元,那么超出的200万美元中,需要有一部分给担保方,比例通常是30%到50%。

据了解,带有第三方担保的拍品只占总数的很小一部分,不过一般都是最昂贵的。对于那些最热门、最值钱的拍卖品,拍卖行通常都愿意找第三方担保。拍卖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与成交价捆绑的佣金。因此,拍卖行总是尽力争取到最有价值的拍卖品。

过去,拍卖行也曾经试着自己来为拍品作担保,但在市场大幅滑坡后损失惨重。因此,2008年以来,很多拍卖行更倾向于寻找第三方担保。

以佳士得拍卖行为例,毕加索名作《裸体、绿叶和半身像》2010年经该行拍卖成交。而在拍卖之前,佳士得找了第三方提供一笔数额不明的担保金。最后,这幅最低估价7000万美元的画作。以1.065亿美元成交(当时创下艺术品最高拍卖价),而幕后那位神秘的担保方必然拿到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提成。但是,很多艺术品拍卖交易商、收藏家和艺术顾问认为,第三方担保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些担保人同时也可以参与竞价。那就意味着拍卖行失去了中立性。

成交价未必属实

此外,在佳士得和菲利普斯这两家大拍卖行,就算最终是担保人买下了拍品,也不一定需要全额支付保底价。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担保人出价1200万美元,在竞价中胜出,那么这位担保人是不需要全额支付1200万美元的,因为拍卖行会从除去1000万美元担保金的剩余部分里,给予担保人分成——这也叫融资费。

“这样一来,最终买下拍品的是可以拿到折扣的担保人。实际成交价格和公开成交价格就有了差异,这市场也就毫无透明可言了。”纽约大学退休教授迈克尔·摩兹斯告诉记者,对于融资费的做法,拍卖行内部也有分歧。苏富比拍卖行号称所有的叫价都是“不可反悔的叫价”,担保人如果最终得到拍品,是不允许分享融资费的。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竞价就不是所有人都平等的。”苏富比高级副总裁、全球诉讼主管乔纳森·A·奥尔索夫说,“担保人是有折扣的。”

对此。佳士得和菲利普斯的解释是,它们允许担保人拿融资费,即便成功拍到拍品也不会造成影响,理由是如果不给融资费,担保人就会失去竞价的意愿,从而妨碍卖家卖出最好的价钱。

拍卖行认为担保金可以制造流动性,让卖家有信心把珍贵的藏品交给市场。它们说就算存在滥用,那也是担保人的品行问题,跟它们无关。因此。拍卖行通常会找一些财大气粗的收藏家和私洽交易商作为担保方。还有的人是因为自己买了某些作品。希望维持相关艺术家的市场价值。所以愿意来当这个担保人。

猜你喜欢
拍卖师底价担保人
混合共同担保人之间追偿权的行使困境及其破解
——基于《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13条的反思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权问题研究
自抬身价
保障性住房市场化收购底价确定探析
混合共同担保人之间的追偿权问题研究
“锁定最高价”的方法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