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地方衙署建筑的选址原则

2015-08-26 03:23陈凌
文史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台州原则建筑

陈凌

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不仅考虑山水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也顾及政治军事防守等实用因素。宋代的地方衙署的选址建造虽未像宫廷建筑那样要求严格,但仍遵循着一定的原则。

一是“治中为要”原则。在宋代,很多地方城市都分为子城(内城)和罗城(外城)两个部分,地方衙署往往建在子城中。这种选址源于古代对“治中”的重视。“凡官府都乡州及都鄙之制治中,受而藏之。郑玄注曰‘中者,要也’。” (《周礼·春官》)这个“中”并非指中央,而是指重要。对于宋代地方城市而言,最重要的位置就是子城,子城是整个城市的核心,有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把地方衙署建在子城之中,将子城“甓以固之”(《至顺镇江志》卷二《城池》)与普通百姓居住的罗城区分,既是为了突出地方政府的中心地位,将地方官吏与普通百姓身份加以区分,更是为了增加城市核心区域的防御功能。

二是“藏风聚气”的原则。宋代地方衙署的选址还受到地理环境和风水风貌的影响。中国古代注重阴阳风水学说,认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方位格局能够实现“藏风聚气”的功能。正如宋代湖州行署建筑排列为“大廨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踞之形,合阴阳家说。”(《(嘉泰)吴兴志》卷十三《宫室》)。具体到建筑的选址上,“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是指背面地势高明、左右护山围绕、前方开阔并曲水环抱之处。如台州衙署位置是在:“台州之北,大山绵亘,其一支自东而西,蜿蜒逶迤,至江而止,势若回顾,是为龙顾之山。子城据其下,宫寺在焉。”(《赤城集》卷二《台州重修社稷坛记》)北宋时,临安府衙署在凤凰山之右,也是依山而建。汀州衙署也是建在“地占高明,山水拱抱”(《临汀志》)的卧龙山下。古人所认为的这种“藏风聚气”的地理位置,用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水源充足的地方,在实现防寒御晒方面有一定益处,也比较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求。

三是“相地卜居”原则。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通过相地考察来决定都城的所在地。如周族部落杰出首领公刘选择都城营造时“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诗经·公刘》)就是通过相阴阳、相地来决定都城,并进行整体的规划。周公相宅选都时:“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及献卜。”(《尚书·洛诰》)这是通过相地和占卜,最终决定将周代的都城建在洛邑。宋代地方行署的选址也是如此,通过对地理环境的考察,来选定最合适的位置。如福州衙署经相地考察选址建造后,一直沿用很久。“州自严高大相兹土,告卜于晋,乃定宅方位,迄今不移矣。”(《淳熙三山志》卷七《公廨》)就连衙署内的甘棠院,是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钱昱数月考察,观察地势高低,并命人“芟去荒芜,开辟基址”(《淳熙三山志》卷七《公廨》)建造而成。

作者: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博士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实测图(选自《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

猜你喜欢
台州原则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台州远洲墅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