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璐平
(湖南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湖南长沙 410003)
新媒体技术日益成熟,网络上丰富的节目资源让用户的收视更加灵活,途径更丰富,网络视频的互动性、参与性等技术特点,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数字化”、“个人化”的优势,新闻的传播更快捷、高效,传统电视新闻的受众数量大大下降,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受到极大的阻碍。新媒体压力下,我国电视新闻面临巨大的困境。鉴于此,本文对“新媒体压力下电视新闻的出路与创新”进行分析与探究。
电视的直观性强直接导致它难以叙述复杂的理论问题;信息内容的深度不够,也难以靠图像反映出人的思维活动;节目编排固定了播出时间,突发新闻一般不能及时报道。电视媒体的制作复杂,比如采访、制作、剪裁、传输以及播放等,程序繁杂,成本高;线性顺序播放,受众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相关内容;传播效果不易及时反馈给制作方。 然而,在新媒体方面,则可以省略很多步骤,只需注册一个ID,在通过手机或者网站,便能够将需要发送的信息即时发送出去,从而使信息的时效性增强。微博140个字叙述的新闻事件,时发时转;手机视频的新闻事件录制,时拍时上传。因此,新媒体新闻报道具备了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加工发布的优势,新媒体运用强大的软件和网页呈现内容,可以轻松地实现24小时在线。近期发生的庆安枪击案体现了新媒体抢占新闻先机的优势。
2015年5月2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农民徐纯合带着母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出行,在庆安火车站与警察发生冲突,被警察击毙。5月3日晚,新华社做了简单报道。但在法律和媒体人士的质疑下,数量庞大、身份各异的网民参与了进来,各种信息和观点,汇聚成了长达近两个星期的信息漩涡。除了个别主流传统媒体(如新华社)在关键节点上起到推波助澜和方向引导的作用,大多数的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几乎毫无作为。
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是单向性的,互动性较差[2]。随着网络等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电视新闻单向性传播方式,用户在接收信息,并观看信息后,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互动性极强。 互动性对电视观众来说最直观的感受是给使用者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感,使用时感到亲切和愉快。经典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表明:受众的社会及心理的基本需求,会引发其对大众传播或其他来源期待,而导致其对不同形态的媒体使用与从事他活动的行为,以获取需求的满足或其他预期的结果。理论中对受众研究重点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转换成“受众用媒介做了什么”,受众是传播效果研究中的重点,个人需求是受众与媒介接触的基础,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是是否能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凸显出需求的重要性。
追查庆安枪击案件真相的过程中,从5月2日到5月14日的这12天里,群众凭借新媒体的平台发表自我的观点,形成舆论风暴,不仅将事件关注度像滚雪球一样一再放大,而且促成了相关立竿见影的处理结果(比如,一位副县长被调查)。群众在这个言论分享和传播的过程中享受着自我为主体的新闻发言人角色。
电视新闻的传播基本上做不到这一点。
由于电视新闻媒体依靠的是大众传播模式,在此种模式下便缺少个性化服务[3]。而网络平台以及手机服务商便能够以不同的用户所需的不同服务为依据,进而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个性化服务。
碎片化传播是新媒体的强项,电视报道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强化专题,强化深度,强化现场直播,打造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电视专题报道和挑战性的电视新闻直播,发挥技术优势和编辑策划优势。
大型电视媒体行动专题策划,需要对发生的新闻资源事件进行及时谋划,策划小组需要结合网络资源,并以新闻传播规律及电视特点为依据,对有代表性的选题进行搜集,制定报道和编辑策略,制作大板块大信息量的专题和深度报道。
举例庆安枪击案,这个案子比想象的要复杂很多,信访与社会保障问题、公共场所安保问题、警权边界和警力配置问题、警械枪支使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只有电视媒体才能组织起足够的知识资源(比如专业学者,行业精英等)来逐步帮助观众厘清是非。报道上,首先是事实问题,其次是法律问题,最后才是定性和善后问题。整个过程的电视新闻的制作,完全可以采用大专题,大深度的策略,在追逐真相的进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起观众追击事件真相,辨别是非曲直。
编排和播出方式也是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竞争的有力武器。面对突发事件,打破常规编排开启新闻直播,通过现场直播多方位多层次地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实呈现到受众眼前,受众就像是现场目击人一样直接感受现场氛围和相关人员的形象表情、动作以及事件全过程,将收视体验中的及时性与同步性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极致。
“东方之星”游轮倾覆事件是一次绝佳的大型直播机会。可惜的是,主流电视新闻都没能组织起一场真正的直播,大众只能从网上获取各种真伪难辨的信息和图片,CCTV的“直播”也只是播报式的信息集萃发布,既未能实现立体的现场掌控,也未能完整呈现事件的进程,
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倚靠其强大的背景和资源,在主流化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占据垄断地位,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与网络媒体相比较,电视可信度高,信息保真再现性强,它能将物体在空间存在时的全部信息高保真地传播出来。新媒体传播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不少信息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受众对新媒体的报道存在一定的疑惑,不少受众仍以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报道作为衡量事实真相的依据。
无论是在党和政府严重,还是受众心中,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仍然是所有媒体中最高的,专业人才和专业判断机制、专业审核流程都是主流电视媒体的先天优势,切不可在新媒体压力下,非但不扬长避短,反而以己之短击人之长,与人拼速度,拼噱头。相反,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客观、平衡的专业操守,才是应有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新媒体确实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电视新闻的前途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战胜新媒体,媒介融合和内容互动才是王道。麦克卢汉说过:“电子技术产生了地球村,在这个地球村里,只是必须要整合为一体,而不是分割为彼此隔绝的专门化地盘。”IPTV、OTT TV、VOD、3D电视等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电视产业的转型与发展,催生了独特的收视体验。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R].
[2]丁杨明.新媒体格局下电视新闻的坚守与创新[J].当代电视,2015(03):108-109.
[3]王藜霏.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J].中国传媒科技,2013(1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