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梁永波
优势互补 联合推进基层发展
□ 文/梁永波
广东台山市供销合作社实施“社社联合、服务于农”显成效“社社联合”整合优化利用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资源,将精力集中在优势资源上面,使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互补,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为农服务功能。
广东省台山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当地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农业生产。近年来,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勇于开拓,通过深入开展系列化为农服务,有效地助农增产增收,从服务“三农”的边缘部门转化为当地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得力助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广东省委创先争优“南粤先锋”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新生力量,在台山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扶持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已达到351家,成为了当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三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不够规范,制度和机构不够完善,加上对社员缺乏正确的引导,造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名无实,业务开展相对滞后;二是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合作的意识还不够强,未能有效形成合力;三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技术和资金方面较缺乏,较大程度影响了农民社员的增收。为解决以上问题,2014年台山市供销合作社在广东省内率先实施“社社联合,服务于农”新模式,在全市范围内选择47家发展基础较好、种植特色农产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17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在为农服务上进行联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切实做到为农、务农、兴农。2014年初,台山市社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制定了《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社社联合,服务于农”工作方案》,确立了为农服务的方向和主线,明确了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服务工作的分工和定位服务。
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时期为农服务的主要平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服务“三农”的实践过程中,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着职能重叠的情况,两者都将精力分散到农业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开展“撒网式”的服务,未能很好地发挥两者服务的优势和亮点,从而制约了农村生产力运行的速度、范围和效益。为了进一步厘清基层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职能,提升为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2014年初,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发展情况,制定了《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社社联合,服务于农”工作方案》,确立了为农服务的方向和主线,明确了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服务工作的分工和定位,开展“定点式”的为农服务。基层供销合作社是台山市委、市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长期扎根在农村第一线的服务“三农”主体,长期肩负着为农服务的任务,一头连接生产环节,一头连接流通市场,市场信息灵通,渠道网络健全,有品种引进经验、有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和农产品流通平台等系统优势,主要负责品种引进、技术指导、农产品推销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有土地资源和社员劳动力等原始优势,主要负责品种推广、引导社员种植、农产品分类包装等。“社社联合”打破了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往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整合优化利用了两者现有资源,将精力集中在优势资源上面,使基层供销合作社在农村流通领域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互补,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强化了为农服务功能,达到了“1+1>2”的效果,对实现富民强社乃至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台山市社到白沙镇福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调研。
农民种植农产品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增产增收,最缺乏的就是技术和服务,最担心的就是农产品的销路。台山市供销合作社坚持把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2014年通过深入挖掘拓展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资源,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社社联合”,构建了一站式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有效提升为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产前服务上,基层供销合作社牵头做好产前调研,负责从国家和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引进适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种植的优新品种,提前做好专用肥、地膜等农资供应和抓好农业科技培训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负责做好宣传发动推广、带动规模种植和建立示范基地等工作。比如,2014年都斛镇供销合作社与该镇海协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供销合作社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特点,帮助海协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新品种玉豆,免费给社员派发200包玉豆种子和3吨化肥,举办专门的玉豆高产技术培训班为社员传授种植技术,全方位做好产前服务;海协蔬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示范基地的产出效果,带动了周边农民发展种植玉豆150亩,初步形成规模框架。2014年,通过“社社联合”共建立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带动农民社员发展规模种植7000多亩。
图为台山市社在冲蒌镇收购社员种植的黑皮冬瓜。
图为台山市社在都斛镇举办超长玉豆高产种植培训班。
在产中服务上,基层供销合作社侧重负责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农资配送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活动,以及派农技人员举办培训班和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侧重负责做好生产试验、日常统筹管理、协助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和对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指导等。2014年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举办黑皮冬瓜、水稻、马铃薯等专题种植技术培训和种植技术现场会38期;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开展了“放心农资·科技信息进万家”活动17场次,现场免费派发复合肥、杀虫剂、除草剂等优质农资产品达40多吨和种植技术资料3000多份;邀请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科学种植达500多次,在农事季节为农民提供“贴身”服务,得到了农民社员的好评。
在产后服务上,基层供销合作社主要负责搞活农产品流通,包括市场信息收集发布、分析判断和预测预警,完善农产品购销网络和流通渠道,组织参与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组织农产品的采收、分类和包装。截至目前,台山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天润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内设免费交易区、冷库、农药残留检测室、省内外收购点等配套,农产品日均交易量100多吨;建立了新供销平价商店11家,农产品直接配送对象152个,广泛开展“农超对接”;建立了86个农产品大客户信息库,并在湖南、浙江、山东等省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点。通过以上渠道大大拓宽农产品销路,有效解决了农民社员种植的后顾之忧。同时,基层供销合作社积极走出去。2014年广海、冲蒌和白沙等镇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到广州、江门参加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获得很好的回响。另外,基层供销合作社还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最为成功的案例就是冲蒌供销合作社打造的“农家康”品牌,深加工农产品数量已达到7种,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
实施“社社联合”以来,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合作更加紧密,彼此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发挥基层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主体优势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层实践经验优势,强化两者在为农服务中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推动了农业发展。“社社联合”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模式的具体实践,有效促进了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大市场经济的对接,在指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黑皮冬瓜、辣椒等特色农作物规模化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辣椒种植为例,“社社联合”实行前后,农民从以前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适度规模经营,种植面积由0.5万亩增加到1.6万亩,总产量由1.1万吨增加到3.6万吨,销售额由1700万元增加到6000万元,实现了规模、产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活跃了农村市场。“社社联合”是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主动调整创新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的有效尝试,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综合利用各类社会资源,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从而为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2014年通过“社社联合”活跃了当地农产品交易市场,在满足本地消化的基础上,还将农产品销售拓宽至珠三角,乃至湖南、浙江、山东等地,全年助农推销各类农产品累计达11.2万吨,销售总额约2.5亿元。
促进了农民增收。“社社联合”发挥了植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通过为农服务密切了与农民社员的经济联系,与农民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和实现了农民增收。比如,2014年帮助北陡镇平山蓢村润丰花生专业合作社从省农科院引进粤油7号花生,并组织21名农民社员到省农科院的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在北陡共推广花生种植330亩,平均亩产湿重近1000斤,比以往每亩增产近1倍,每亩增收近1000元,以该社社员何年富为例,在2014年种植花生30亩,收入同比增收达3万多元。
“社社联合”实施以来,得到了上级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好评。“社社联合,服务于农”项目被评为2014年台山市直机关“管理创新奖”一等奖;台山市委、市政府在《台山调研》中以“社社联合”的经验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实践证明,“社社联合”适应了新时期农业发展的方向,是践行供销合作社办社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好广袤的农村大地,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台山市供销合作社将继续加强“社社联合”力度,拓展联合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供销事业和农村经济“双促进、共发展”。
(作者系广东省台山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