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08-23 09:55解小会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深圳518102
江西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浮针根型颈椎病

★ 解小会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广东 深圳 518102)

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解小会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2)

探讨浮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3个周期后,浮针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浮针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VAS为(2.86±0.43)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症状评分为(16.5±2.8)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浮针;临床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主要是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从而表现出颈部痛、椎旁肌肉压迫、手指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该病的治疗,各种有针对性的非手术疗法确有明显疗效,我院近年来将中医疗法之一——浮针应用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典型的根性分布症状,如神经根支配区疼痛、麻木等,所有患者压颈试验与上肢牵拉试验均为阳性,并均经X线片或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同时排除有手术指征者,结核、肿瘤导致的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尺神经、桡神经损伤以及合并严重脏器功能损害等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浮针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49.8±2.7)岁;病程3个月~3年不等,平均病程(1.2±0.4)年。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64岁,平均年龄(47.6±3.1)岁;病程3个月~2.8年,平均病程(1.1±0.3)年。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浮针组给予浮针疗法治疗:针具选用由南京派福科技公司提供的一次性针具;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患侧颈部和上肢,常规消毒穴位以及操作者手指后再行针刺。根据患者主诉,在最痛点周围进针,选用6号一次性浮针,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于进针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挟持浮针针柄,针尖斜面向上,对准最痛点,与皮肤呈15°~30°角快速刺入,并向前推进0.5~1.0mm,在整个进针过程,右手感觉松软易进,且患者无酸、麻、胀、痛等针感,进针完毕后,再按压痛点让患者活动颈部,一次可同时留针2~3根,留针时间24h,留针期间患者可照常活动,每2d一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2.2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主穴选用相应病变颈椎的夹脊穴、双侧风池和局部压痛点,伴肩背酸痛者加刺肩井、天宗;伴头痛、头晕者加印堂和百会。一寸针得气后采用手针施针方法,针感上可达眼眶、下可达肩臀部,针刺得气后留针10~20min,同样每2d一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

1.3观察指标(1)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进行评分,由操作者操作一个0~10cm的标尺,0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自己选择一个评分代表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2)应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分别从症状、工作和生活能力、体征和手的功能四个部分进行评分,分值0~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颈椎功能越正常。

1.4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肩活动度恢复正常;有效: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优势环境,肌力明显改善,颈、肩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以及活动度均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处理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和[n(%)]表示,并分别应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30)  例

2.2疼痛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n=30)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n=30)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后浮针组 2.86±0.43#*对照组 4.05±0.66#治疗前6.43±1.07 6.35±1.06

2.3症状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症状评分比较(±s,n=30)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症状评分比较(±s,n=30)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治疗后浮针组 16.5±2.8#*对照组 13.9±2.4#治疗前8.9±2.1 8.8±2.6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椎间盘逐渐脱水,髓核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以及后方小关节之间的松动和移位均可造成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从而引起颈、肩背部疼痛,并向上肢或枕部放射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2]。

颈椎病在中医学中称为“项痹病”,其病因多是由于肝肾亏虚,瘀血内阻所致,其病机为筋骨失养,是正虚邪实之证,多为虚实夹杂而发病[3]。浮针疗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疗法,是传统针灸的现代发展,是采用一次性浮针在非病痛区域的浅筋膜层进行扫散,不深入肌层,针尖抵至距最痛点0.5~1.0 cm即可,具有无痛苦、见效快、适应症广泛的特点[4],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浮针于疏松结缔组织的相互作用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解除病变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从而促进血液循环[6]。由于浮针扫散仅刺激非病变部位的浅表组织,因此安全性高,比传统针灸和推拿具有更高的安全性[5]。同时扫散过程可活跃疼痛组织的生理功能,消除粘连和炎症反应,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6]。同时由本研究结果可知,给予浮针治疗的浮针组其在治疗后的疼痛评分、颈椎症状评分以及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针灸治疗的对照组(P<0.05)。

总之,浮针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且具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泛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春晓.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41-42.

[2]纪英莲,房静,张淑爱.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1例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6):34-35.

[3]职良喜.浮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随机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07,27(1):18-21.

[4]陆瑾,孙建华,符仲华,等.浮针治疗肩周炎的即刻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针灸,2008,28(6):414-416.

[5]陈莉秋,张娜,马庭秀.浮针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8(6):741-742.

[6]关凤嫦.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R245

A

(2014-11-02)编辑:秦小珑

猜你喜欢
浮针根型颈椎病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浮针联合自拟通便方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