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赤子心 浓浓桑梓情

2015-08-21 16:02曾莹
老区建设 2015年13期
关键词:村民

曾莹

在井冈山市下七乡杨坑村,连片两层的崭新别墅依山傍水,别墅里还配备有单独的厨房、烤火房、储物间和牲畜圈舍,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得益于他们村的泥瓦匠谢继端。他先后垫资近100万元帮助贫困户新建房屋20余栋、捐资20余万元支持教育事业,他乐行善事的义举在井冈山市下七乡家喻户晓,传为佳话。

身世贫苦

自强不息学得一身好本领

杨坑村地处云霄山脚下,既不靠厂、也不邻城,人均耕地不足0.5亩,没有任何自然优势,村民们只能靠经营山场和种植水稻勉强度日。1952年11月,谢继端就出生在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8岁时母亲就病故,11岁时父亲上山砍树脚被砸伤成为残疾,小学尚未毕业就被迫在家帮助做农活。晴天,他上山砍柴;雨天,他下地扯猪草,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过早地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一次偶然的机会,36岁的他改行跟着舅舅学做泥砌匠。吃苦耐劳、为人和善的他,常常比别的学徒起得早、睡得晚,不仅做得多还爱琢磨,深得师傅赏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飞身上屋非片刻之功。”三年学徒期满,他黝黑的脸庞上满是烈日炙烤、风霜侵蚀留下的印记,也练就了一身好本事:泥砖像变戏法一样在他手上转来转去,在不足七寸宽的窄窄的砖墙上他却行走自如;放下一根准绳,眯着眼一瞄,几丈高的墙总被他砌得平平整整。

胆大心细能吃苦的谢继端,渐渐赢得了大家的口碑。从1991年起,他独立门户,招纳徒弟,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四处接活。他凭着超人的胆识和突出的管理才能,先后承包过上千个建设工程,速度一个比一个快,质量一个比一个高,信誉一个比一个好,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他的儿子谢小荣,深受父亲的影响,放弃外出打工机会,自费到南昌建筑学校攻读建筑专业,毕业后帮助父亲搞设计、绘图纸、签合同,确保了工程质量。他们承建的工程都以速度快、质量好、造价低赢得了用户的好评。如今在下七、黄坳、长坪乡一带,谢继端已是赫赫有名的“包工头”,固定资产达到上千万元。

舍利捐资

致富不忘乡亲

事业成功后的谢继端,把慈善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生活在底层的人群,把自己的资金更多地投放到社会公益事业。

2010年8月,谢继端全家相聚在一起过中秋节。那天,他站在高高的屋顶极目远望,那些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的民房令他心酸不已——经过几次洪水灾害劫洗的20余栋倒塌的房屋,都是陈旧潮湿的旧土房,业已乱石成堆、杂草丛生。每当下雨天,巷道里泥泞不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此情此景,让谢继端心如刀绞,寝食不安。他萌生了一个想法:用自己的钱帮助困难户拆旧盖新房。他随即找来儿子们商议,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开始,大家表示不理解:“用这笔拆迁赔偿款我们可以在城里做点小生意,又会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即使就把它放在银行,一年也有进账。要是拿出来给村民建房子,不仅不赚钱,还要贴劳力,村民们还不一定理解,这又是何必嘛!”

“钱放在那里不用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要是能用在急需的地方不是更好,为村民做点事情,一直都是我的愿望。”谢继端目光坚定。

听了谢继端的一席话,老大谢小兵突然站起身,拍着胸膛大声说:“老爸牵头为村民办好事,我举双手赞成!”老二谢小荣接过话茬说:“既然大哥表态同意,我鼎力相助!”

听到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慷慨陈词,并不善言辞的谢继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说:“人在世上就是活两个字——意义。我觉得不是有钱就有意义,关键看你对社会是否有贡献,对别人是否有爱心。”他粗略估算全村贫困户拆旧建房需要垫资近百万元。

谢继端垫资帮助困难户拆旧盖新房的消息传出,村民们就像听天书似的不敢相信。有的人认为,修桥铺路的善事常见,但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没有听说垫资帮人盖房的。有的人说:“拿几万块钱帮助人家可信,要垫资帮助盖房不可能,世上有谁愿意做这样的蠢事?”然而,在村民大会上,谢继端铁板钉钉立下承诺:全村拆旧盖新房由我承建,困难户所需资金由我垫资。

告别旧土房

20余户村民住上小别墅

拆旧建新房牵涉到全村老少的切身利益,若有某个细小环节考虑不周,就可能把好事办砸。为了统一全体村民的思想,谢继端多次召开建房户大会,倾听对新村建设的想法。大家对规划设计、旧房拆除、占地面积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商讨。

从规划设计、组织施工、图纸会审、材料进场,谢继端和同事们周密思考,详细计划。从基础到主体,从土建到安装,谢继端和技术员严格把关、认真检测。有时,一连几天,楼梯踏步不知被他走过多少遍;有时,一个通宵,关键部位不知被他留下多少重叠的目光。他常对工人们说:“我们干建筑行业,没有创业的志气不行,没有拼搏的精神不行,没有奉献的意识不行,没有过硬的技术不行。”

经过反复酝酿,充分准备,杨坑新村建设终于在2011年初破土动工,困难户迎来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大喜事,大家纷纷燃起烟花爆竹,小小的杨坑村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

旧貌变新颜,今朝更好看。如今,谢继端承建拆旧建新房工程基本完成。放眼杨坑村,占地面积3.2万余平方米的20余幢具有客家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水泥道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青砖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呈现一派文明、生态、和谐的景象。

艰苦朴素

善名远扬

谢继端对别人如此慷慨,对自己却很“凑活“:小车不更新,家俱不添置,住房不装修……许多村民劝道:“继端呀,你为我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应该独建一栋别墅。”可是,这些好意都被谢继端婉言谢绝了。

在杨坑村里,只要提起谢继端的名字,老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继端真格好哟,从小就善良有爱心,能出这样的后辈是杨坑的福气呀!”年届古稀的困难户谢绍传含着热泪说:“我做梦也不敢相信,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感谢继端做了一件大好事哟!”

其实,谢继端垫资何止这一桩,为村民办的好事数不胜数:近几年来,为杨坑修路,建桥、水利等公益事业捐款就达20万元;资助上七小学10个失学儿童和困难家庭,并设立上七小学爱心杯奖教奖学基金。他还有个规定:工地上凡要请民工做事,优先请本乡困难户,日工资标准为大工100元,小工70元。近几年,工地上每天要请临时民工20多人,最多时80多人,民工年收入5万元以上,带动千余人致富奔小康。

“人在世上就是活两个字——意义。我觉得不是有钱就有意义,关键看你对社会是否有贡献,对别人是否有爱心。”谢继端朴实无华的话语此刻又响起在笔者的耳畔,的确,他用他平凡的人生活出了不平凡的价值。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村民
“爱管闲事”的“快递书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陕西一村给村民每人发千元疫情补贴
非暴力
收费听课
地球村民们的笑容
奇怪村子的女人
目的
“自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