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伟,解立斌,白良魁,赵栋梁,王婷婷,阴雪利,郭 华,时甜甜
(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石家庄 050035)
硅氧树脂(Polysiloxanes)是一种介于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聚合物。硅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弹性、良好的电绝缘性、防粘连、低化学活性和透气性。硅氧树脂的优良性能与其特殊理化结构有关[1-4],研究硅氧树脂结构的方法主要有[5-9]:核磁共振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其中红外光谱法是研究硅氧树脂结构常见的方法。因硅氧树脂制膜困难,采用常规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透射红外光谱法)很难研究其结构;而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式红外光谱(ATR-FTIR)则是一种较为新型的红外光谱测试技术。ATR-FTIR测试技术不需要对试样进行任何处理,对试样不会造成任何损坏。现以石家庄市场上常见的婴儿奶嘴(成分为硅氧树脂)为材料,温度在303~393 K,通过ATR-FTIR红外技术,测定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温度对于硅氧树脂分子结构的影响。
婴儿奶嘴,购于石家庄高新区北国超市长江店,德国NUK公司生产。
Spectrum 100红外光谱仪,美国 PE公司;ATR-FTIR变温附件(Golden Gate),英国Specac公司;变温控件(WEST 6100+,精度为 ±1 K),英国Specac公司。
1.2.1 红外光谱仪测定
用红外光谱仪分析试样,分析条件为:以空气为背景,每次实验对于信号进行8次扫描累加,测定范围 3 000~600 cm-1;测温范围为303~393 K,变温步长10 K。
1.2.2 数据获得及处理
一维红外光谱数据获得采用PE公司Spectrum v 6.3.5操作软件;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数据获得采用PE公司Spectrum v 6.3.5操作软件,平滑点数为13;图形处理采用Origin 8.0。
图1、图2分别为硅氧树脂的红外光谱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
图1 硅氧树脂一维红外光谱
图2 硅氧树脂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由图1和图2可见,硅氧树脂的主要官能团在3 000~ 2 800 cm-1,1 300~ 1 200 cm-1,1 100~1 000 cm-1和900~700 cm-1处有明显的特征红外吸收谱带,现分别对其进行红外吸收谱带研究。
图3 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3 000~2 800 cm-1)
图4 硅氧树脂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3 000~2 800 cm-1)
在3 000~2 800 cm-1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见图3。根据文献报道[7-9],2 962 cm-1和2 905 cm-1频率处的红外吸收峰,分别归属于硅氧树脂中CH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3)和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3),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则得到了同样的光谱信息,见图4。因此可确定奶嘴中的硅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为图5。
图5 硅氧树脂的分子结构
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的νas,CH3和νs,CH3红外吸收频率没有改变,但 νas,CH3的红外吸收强度略有下降,而νs,CH3红外吸收强度却略有上升。
图6 硅氧树脂一维红外光谱(1 300~1 200 cm-1)
图7 硅氧树脂二阶导数红外光谱(1 300~1 200 cm-1)
在频率为1 300~1 200 cm-1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图6)。据文献报道[7-9],1 261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CH3变形振动模式(δCH3)。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则得到了同样的信息(图7)。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δCH3红外吸收频率基本不变,其强度有所下降。
图8 硅氧树脂一维红外光谱(1 100~1 000 cm-1)
图9 硅氧树脂二阶导数红外光谱(1 100~1 000 cm-1)
在1 100~1 000 cm-1频率范围的硅氧树脂一维红外光谱并不能提供有效信息(图8),但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分辨率要有所提高(图9),在1 010 cm-1和1 080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主要归属于硅氧树脂中 Si—O的伸缩振动模式[7-9]。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1 010 cm-1和1 080 cm-1处的红外吸收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硅氧树脂的 νSi—O对于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的分子热运动的频率增加,导致 Si—O键的键长增加,Si—O 键的作用力减小,因此 νSi—O红外吸收频率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图10 硅氧树脂一维红外光谱(900~700 cm-1)
图11 硅氧树脂二阶导数红外光谱(900~700 cm-1)
研究频率900~700 cm-1内不同温度的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图10)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11)发现:780 cm-1处的较强红外吸收峰归属于 C—Si 伸缩振动模式 (νC—Si)[7-9],而 860 cm-1处较弱的红外吸收峰则归属于CH3摇摆振动模式(ρCH3)[7-9]。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的 ρCH3和 νC—Si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没有改变。
采用变温ATR-FTIR红外技术,测定温度在303~393 K硅氧树脂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研究发现:硅氧树脂主要存在着νCH3、δCH3、ρCH3、νSi—O和 νSi—C等 5 种红外吸收模式;进一步得出温度对于硅氧树脂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测定温度的升高,硅氧树脂分子νSi—O的吸收频率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1]王丽莉.白炭黑补强硅橡胶的红外光谱模拟[J].有机硅材料,2009,23(1):41 -46.
[2]索晋玄,罗世凯,张长生.硅橡胶辐射交联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7,35(11):62 -64.
[3]程青民,罗世凯,丁国芳.硅橡胶/丁基橡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38(7):109-111.
[4]吴菊英,周成喜,朱庆文,等.高压阻重复性的纳米颗粒复合硅橡胶[J].中国科学 E辑:技术科学,2009,39(12):1934-1939.
[5]王继虎,徐善中,唐志君,等.粉煤灰/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高分子通报,2013,(3):78-82.
[6]黄玮,傅依备,邢丕峰,等.γ辐射场中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2,36(6):503-507.
[7]沈德言.红外光谱法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49-152.
[8]冯计民.红外光谱在微量物证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95-99.
[9]王正熙.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和鉴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203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