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课堂教学改革已风靡全国,随之而来的“四步五环”“五步六环”“七步六环”“七步四环”……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美其名曰便于教师课堂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请看【案例】《化石吟》导学案:
第一步:【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本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并品味诗的韵律美。
2.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第二步:【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象悟中心。可在课前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
第三步:【知识链接】……
第四步:【课前预习】
一.利用工具书或注解扫清字词障碍,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奇huàn( ) guǒ( )藏 cōng lóng( ) zhuó yuè( ) 骸( )骨 潜( )行 躯( )壳 档( )案
解释词语:
造物主:
潜行: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葱茏:
二.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4.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含义。
第五步:【课堂导学】
第一环:自主学习(先独立完成以下各题,在自己有困难或疑惑的题目上做标记)。
1.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2.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
3.“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5.“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环:合作研讨……
第三环:师生交流……
第四环:课堂小结: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总结一下,简明扼要地写下来。
第六步:【当堂检测】——
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做得好又快!
1.给下列词语填写恰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⑴______的神话 ⑵______的真理 ⑶______的航船 ⑷______的密码 ⑸______的躯壳 ⑹______的骸骨
2.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B.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C.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D.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3.请谈谈下面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出其作用。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串珍贵的密码。
(2)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第七步:【课堂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言的大厦需要从一个词、一句话开始积累。让我们巧用慧眼,去采撷精妙的词句吧!
精妙的词语:
精美的句子:
名言警句:
以上导学案其实就是典型的“七步四环”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模式化,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失去了个性,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失去了灵性,阻碍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与学习中智慧与创造力的发挥,这样的课堂只能让教师越教越死,让学生越学越呆。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状态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凝神聚气,让学生会聆听
学会聆听,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语文能力。聆听示范朗读,聆听别人发言,聆听教师讲解,这些都依赖于学生听的能力。学会了聆听,学生就能很快抓住对方说话的核心内容,理清对方说话的脉络思路,准确捕捉相关有用的信息,并进行恰当的删选与整合,从而让对方的说话能够为我所用,为我们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而以上“七步四环”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模式化,未能给予学生静心聆听的机会,更缺少了学生聆听能力的训练,用对课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代替学生的聆听,这就阻碍了学生“听”的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增强语感,让学生会诵读
语文课应该教出语文味,即具有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它的核心是语言,而对语言的学习必须依赖于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与咀嚼,形成独特的语言感受能力,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增强。针对语文学科学习的这一特点,语文的课堂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诵读。而“×步×环”等模式化的课堂教学是以文本的解读分析为主要特征,比如以上教师苦心编撰的导学案,根本没有设计“诵读”这一环节,以对“化石”肢离破碎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诵读,代替学生对文本诗歌语言感受的过程。这样,学生在课堂缺少了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就无从谈对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如何培养。而缺少对语言的感受与学习的课堂一定是有所缺失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只能是有害无益的。
三.开启心智,让学生会思考
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让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思维得以历练,能力得以培养,这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达到的理想境界与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回答提问”,更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回答”,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回答问题,而且能发现问题。而“模式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导学案为学习的主线,学生课前围绕导学案进行自学,课堂围绕导学案展开学习的过程,最后围绕导学案进行反馈巩固。课堂教学中所有的问题都是导学案编织者已精心设计好的,学生只能按照这固定好的、模式化的“路线”进行学习,学生没有自主发现、自主创造的时间与空间。以上“七步四环”导学案以一组组的问题为学习的线条,以学生问题的解答代替学生的语文学习,以“回答提问”代替学生的“思维训练”,更没有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智慧与创造的火花逐渐泯灭,只能把学生培养成解答问题的机器。这样的语文课堂的“利与弊”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深思。
四.训练表达,让学生会说话
让学生学会表达、说话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方面要设计一些“说话”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而一些模式化的教学,如以上导学案中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交流”都是以“问题”为主要的呈现方式,以学会解答问题作为终极的学习目标,没有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尽管在“合作探究”“师生交流”的环节中,也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或意见在小组内或全班进行交流,也可能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说话”的机会,但学生在课堂会不会说话,说话的质量如何,教师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评价,这样的说话训练与展示也只能是停留在浅层次或低水平,这样的“说话”也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其实真正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把学生的说话表达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想说、多说、会说,教会学生说话,这是我们语文课堂为学生一生发展提供的最大的、最好的帮助。学生如果将来最终回到社会能够成为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师与语文课堂就功德无量!
五.创设活动,让学生会动手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是知识的课堂,还应该是活动的课堂。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个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更能让学生动手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得以培养与提高。比如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再对文本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创造,创编课本剧。通过课本剧形象生动地展现“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加工文本、创编剧本、制作道具、表演剧本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与动手实践的能力得到实质性的训练与培养。而以上“七步四环”等模式化教学的课堂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动手操作与动手实践,它的每一步、每一环的学习都是以训练与掌握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只会教给学生知识,不会让学生动手,这样培养的人才只能是畸形发展的人才,只是把教知识作为终极目标的语文教学不可能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并用心经营的学生学习的神圣的“殿堂”,语文的课堂直接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沉淀与学生一生的发展。语文学科是充满智慧与充满灵性的学科,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充满灵性与充满活力的课堂。我们只有彻底打破那些束缚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条条框框”,彻底打破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且在语文的课堂中能溢满浓浓的语文“味”,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个性飞扬、阳光自信,我们的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挥洒智慧。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最亮丽、最生动的风景,我们的语文课才能成为孩子一生成长中的宝贵财富与精神伴侣。
刘辉平,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