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誉为东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的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施教要把握逻辑起点。他认为,教师不应代替学生的思维,而应在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疑问时,才去启发,并指出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
一.深度自习——保护学生的原初感受
笔者在“唐诗宋词”选读课的教学中,做过这样的尝试:课前对学生提出深度自学的要求,并精心研发出自习检测题,以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对文本的原初感受,以促成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愤悱”的思维状态。诗歌教学有独特的审美要求,笔者认为:最初应要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干扰的状态下进入诗歌的情境。我上课最担心的是,学生们对文本不好好地阅读、思考,而主要依赖于教材辅导用书去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干扰,很难真正达到“愤悱”的思维状态。所以我一直提倡“裸读”,裸读最易碰撞出“愤悱”的思维火花。例如,以激情吟诵等方式,进行诗歌的高峰体验,产生思维动力。
自学是指课堂教学开始前或开始阶段,学生按照教师所出示的导学提纲或学案,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解答有关习题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自学环节中应该突出的是“自己”和“尝试”这两个词。充分地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足够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先学后讲”、“以学代讲”。学生自学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以便于当学生暴露对文本的原初感受时,能够适时进入“互联”的思维状态,从而使课堂现场随机、即时地生成。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课堂即现场,所以力求多看学生的神态,多让师生、生生之间发生以对话为主的各种关系,似无序却有备,少预设多预备,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有效提问——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讲,你听;我写,你看;我说,你记。教师只注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遇到一些题只给标准答案,培养了学生“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僵硬思维。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发展思维,才能唤起创造的热情,释放出最大的学习潜能,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二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效果。教师应该在提问教学中,注意掌握发问时机,选好提问突破口,循序渐进地提问,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密度和效度。应把课堂提问的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这些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散文中的“题眼”诗歌中的“诗眼”等。比如《金岳霖先生》一文,只要深入文本,透彻分析金岳霖先生颇具特色的“有趣”以及探究“有趣”背后所蕴涵的时代的民族的思想特性就够了;或者,就单单探讨汪曾祺先生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笔法;甚至就抓住最有特色的几个词、几个句子、几个段落进行深入的剖解与辨析。
三.把握契机——提高启发的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有时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生成了不少提问的误区:1、提问水平浅层化。教学语言的启发性,首先表现在提问语上。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是好的提问标志之一。没有启发性的提问往往表现为简单化、机械化。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如果提问太难,太空泛,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苏教版必修一教材中的《江南的冬景》,本文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学习散文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自然是学习重点。于是有些教师就会迫不及待地抛出类似“他是怎样来描述江南冬景的呢?”这样过泛的提问,因为提问过泛,学生会不知从何答起。我们可以将这类较大的问题化大为小,设计阶梯式的问题,比如上述问题我们就可以改换问法,如:(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2)江南冬天的美,有哪些特点?请到原文中依次找出关键词来说说。(3)试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标题,并指出其特征。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提问,学生的思路会比较清晰,思考也有了目的性,就不难领会文章的主旨。
四.忌“请君入瓮”钓鱼教学法
我们提倡多提启发性的问题,学生答问过程中,教师既要避免干扰性插话,也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循着学生的思维流程,因势利导,切忌要学生步步就范,生拉硬拽到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位教师上《乡愁》,设计了一个提问导语,目的是让学生说出课题。
教师激发:如果有一个人到了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她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什么?
学生:“乡情。”
教师进一步提示:“可能是我问得不对,也可能是你理解有误,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面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他只要看到月亮就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什么?”
学生很干脆地回答:“月是故乡明。”
教师否定:“不该这样回答。”
学生不太自信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看看教师的脸色,又连忙换了答案:月亮走,我也走)
教师继续启发: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
学生嗫嚅道:深情。(好在此时下面有学生接口“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这种“请君入瓮”的教学方法,目的在于教师要把学生的回答纳入自己备课的轨道,如果学生答不到点子上,教师就会不断插话,搅乱学生的思路,后果是课按时上完了,可问题实际上并未解决。最终还将会抑制以致萎缩学生的对话能力和创造思维。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趋迎教师的意图而压抑自己、否定自己,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益。
总之,激发学生“愤悱”是一门学问。要在学生的“愤悱”中巧妙构建语文课堂,让这个语文现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教师必须先“启而得法”,才能收到“启而得发”的效果。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问题,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挑战!
陈思,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