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2015-08-19 06:23贺国庆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周径双下肢肝素

贺国庆

河南柘城县中医院骨科 柘城 476200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40%~70%,并多于术后3~5 d 出现[1],轻者出现患肢疼痛、肿胀、静脉曲张等,重者出现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栓塞,危及患者生命。而且一旦血栓形成将延长治疗病程,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早期预防和干预骨科术后DVT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08 -2014 -09 间我科收治的120例行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39~81 岁,平均年龄57.46 岁。术前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凝血障碍、血栓性疾病病史及肿瘤等患者。下肢骨折内固定60例,脊柱手术13例,髋部骨折手术1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14例,人工膝关节置换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机械物理预防治疗,常规护理包括抬高患肢、勤翻身、早期康复治疗及功能训练指导。机械物理治疗采用间歇性气压驱动器,穿好套筒后缓慢向套筒脚踝部加压充气,充满后压力保持不变,逐次至小腿、大腿,通过套筒挤压促使静脉血液流出下肢,然后再放气,血液回流下肢。如此往复循环治疗30 min,2 次/d,7 d 一疗程,结合病情治疗1~2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于术后12 h 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赛博利,5 000 IU/支,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 次/d,治疗10~14 d,并于治疗第3、7、14天检查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

1.2.2 DVT 评估及诊断方法 术后观察测量双下肢周径(周径测量部位为髌骨上缘10 cm)变化,2 次/d,评估双下肢有无疼痛、腓肠肌有无压痛、皮肤颜色、温度等。若出现皮肤暗红或发绀,肤温升高,肌肉紧韧饱满并逐渐出现肿胀发硬,血管可触及条索状者,有上述症状之一或D-二聚体升高者及时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满足要求后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下肢周径变化 治疗前2 组患者双下肢周径比较P=0.297,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双下肢周径比较P =0.011,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 组患者双下肢周径比较

2.2 2 组患者DVT 形成率的比较 术后出现症状或D - 二聚体异常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对照组DVT 14例,发生率23.3%,治疗组发现DVT 2例,发生率3.33%,治疗组DVT 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治疗后2 组DVT 的比较

3 讨论

手术是下肢DVT 的常见诱发因素,尤其在骨科手术后更为常见,有资料[2]显示,骨科术后DVT 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手术。其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3]:(1)高凝状态:创伤及手术等应激因素可激活体内多种凝血因子及组织因子,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性增高,血中儿茶酚胺分泌过多,血小板数量增多、聚合性增强,纤维蛋白原及因子Ⅷ含量增多。同时术中失血也导致血液浓缩及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以上因素均可诱发血液高凝状态而促进DVT 形成。(2)血流滞缓:麻醉、镇静及神经损伤使全身肌肉松弛,下肢静脉的肌肉泵作用及血管舒缩反射均减低,导致静脉扩张血液瘀滞,血流迟缓及血液瘀滞均会增加血小板与静脉内膜接触和粘附的机会,还可增强凝血因子与凝血酶的相互作用,促进血栓形成,而术后患者卧床及制动又进一步增加了DVT 发生的风险。(3)血管内膜损伤:术中关节置换或异物置入、血肿压迫、术后炎症反应、感染以及手术本身均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而血管内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内膜损伤导致各种凝血因子及炎症因子释放,胶原蛋白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Ⅶ,促进内源性凝血。血管内膜损伤后还可以引起大量血小板在局部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并释放血小板因子、ADP等加速凝血过程。DVT 形成后不但治疗棘手、延长治疗病程,而栓子脱落常导致更为严重栓塞性疾病,因此,骨科术后预防DVT形成有更为重要意义。

除了常规功能锻炼外,气压治疗及抗凝药物均是目前临床骨科大手术后预防DVT 形成的重要手段。常用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其中低分子肝素是由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依懒性抗血栓形成药物,分子量小,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抗凝作用强等特点。皮下注射可降低凝血因子活性,抑制凝血因子Ⅱa 和Ⅹa,具有抗血栓活性及抗凝血活性,其被血管内皮吸收后可致组织纤溶酶原因子释放而发挥纤溶作用,使其抗血栓作用强效持久,并对体内外及动静脉血栓形成均有抑制作用,而且不会诱导血小板聚集,不影像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能显著减低出血风险,临床使用方便,安全性高。常规使用不需监测凝血功能,已成为临床预防术后DVT 形成及抗凝治疗首选[4-5]。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还发现,低分子肝素还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在减少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抑制炎症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显著改善患者预后[6-7]。

[1]焦玉爽,秦长杰. 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研究概况[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393 -394.

[2]沈浩. 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5):146 -14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深静脉血栓诊疗指南[S]. 2009:144 -151.

[4]王旭东.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1):1 375 -1 377.

[5]杜伟,刘建青,赵春红,等. 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腰椎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比较[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3):1 049 -1 054.

[6]Yamagami T,Yoshimatsu R,Okubo T,et al. Symptomatic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in a pregnant woman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procedures[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3,39(5):1 059 -1 064.

[7]Dumantepe M,Tarhan IA,Yurdakul I,et al. Ultrasound -accelerated catheter - directed thrombolys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deep venous thrombosis [J]. J Obstet Gynaecol Res,2013,39(5):1 065 -1 069.

猜你喜欢
周径双下肢肝素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请您诊断
以呼吸困难、双下肢不对称性水肿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