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洁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城镇化的过程就是自身实现市民化的过程,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农业转移人口为实现市民化而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同时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职业教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7-000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何让中国农民富裕起来便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进一步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任务之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关预测显示,预计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总规模将达到3.2亿人,2030年将达到3.7亿人。如何让数以亿计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但这种转化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为推动城镇化建设所转移的人口不是简单的人口,不是单纯劳动力的输入以及农村人口的进城,而是有一定素质能力的劳动力迁入。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市民素质劳动力的迁入。
由于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吸纳能力、转移人口自身的素质以及就业能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绝大多数转移人口还处于“农民”与“市民”的边缘地带。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转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的“市民化”,便成为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转移人口“城镇化”之前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就对农村教育,特别是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本文中的农业转移人口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受生产条件、经济条件、自身追求等因素影响而离开农村流向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既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又包括通过升学以及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等方式留在城镇工作以农民工为主的农村人口。因此,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定义可参照农民工市民化的定义。
杨海燕认为,农民市民化的实质就是农民的再社会化,是农民工群体改变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而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种转变是通过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与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等实现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即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动农民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也就是农民工在城市“有活干、有学上、有房住、有保障”。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定义为:农业转移人口舍弃过去所接受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而重新学习一种与城市文化相联系的新的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的过程,是转移人口在与城市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完成从农民向市民转化并被城市所接受和认可的一种再社会化过程。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之间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既包括原有居民的城镇化,又包括后转入人口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要求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自身素质、就业能力等都与城镇相符,能够跟上城镇的发展速度。城镇中原有的居民大多取得了城市户籍,较长时间生活于城镇中,其自身素质一般较高、生活方式与城镇相符,因此,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是后转入人口,即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再社会化的体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一环。
三、我国城镇化及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城镇化率逐年提高,户籍城镇化率较低
2010—2013年,我国人口总数及城镇人口数逐年增长,乡村人口数逐年下降,我国城镇化率①逐年提高,由49.95%增长至53.7%,具体情况见图1、图2。
尽管我国城镇化率逐渐提高,但2010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6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21亿人;2011年“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人;2012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7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发布的中国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②仅为27.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了2.89亿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5.7%左右。
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城镇化率逐年提高,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与差距。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率仍然较低,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而我国在2013年城镇化率仅达到53.7%,客观差距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国户籍城镇化率偏低现象严重,在城镇常住人口中有许多人口未取得城镇户籍,人户分离人口、流动人口数量大,户籍问题把这些人挡在了享受城市改革成果之外,是“被城镇化”的。
(二)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人数呈负增长,大量劳动力需转移
随着乡村人口的逐年下降,从事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人数也随之下降。以河北省为例,从业人员比重从2010年的49%下降至2012年的46.96%,具体情况见下页表1。河北省2012年各行业从业人员较2011年除第一产业呈现负增长外,其他行业均呈现正增长,其中以建筑业和工业涨幅最大。涨幅较大的产业大多存在于城镇中。可见,受城镇化影响,一批劳动者已经开始向城镇转移,但转移数量大大低于待转移数量。2011年全省乡村劳动力资源3 281.5万人,2012年增长至3 310.3万人,增长28.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由3 003.8万人增长至3 023.4万人,增长19.6万人,大量劳动力未就业,再加上从事第一产业人数不断减少,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未就业和解放出来的劳动力数量庞大,他们亟需进行转移就业,而城镇就成为吸纳他们就业的好去向。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素质有待提高
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农业转移人口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更好地建设城镇,实现自身的市民化。但目前从全国来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下,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以河北省为例,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情况见表2。
从表2可知,河北省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水平的占大多数,接受高中教育的尚在少数,更不要说高中以上的教育。在对人才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这些劳动力离开农村转向城镇非农产业尚且有一些困难,更谈不上实现自身的市民化。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不太协调,社会存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人口存在学历水平低、市民化能力差等问题。因此,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转移、转业教育迫在眉睫。
四、农业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必然性
(一)由社会流动规律决定的
社会流动的方向性是社会流动的规律之一,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希望得到更好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机会是每个转移人口的愿望,也是争取向上流动的普遍心理。在转移人口眼里,从农村流入城市就是一种向上流动。但越向上流动,竞争性就越强,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掌握能够比其他人优秀的知识与技能,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在农村,许多农民因为经济条件或本身学历基础等条件限制,他们往往希望接受学费较低、就学较近且对学习基础要求不高的教育,他们接受普通教育比较困难,再加上他们渴求的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知识体系,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选择的必然结果
社会选择是指社会各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挑选人才的活动,社会选择的标准与方式因选择主体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教育选择在社会选择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选择指教育系统(主要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评估和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不同的教育层次和类型中,进而输送到不同的社会岗位上的活动。教育选择往往与社会流动存在紧密联系,在重视垂直流动的社会中,个人关心的是自己地位的升迁,而地位的变化往往与学历相挂钩,因此在选择时往往关注学历;在重视水平流动的社会中,人们关心的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在教育选择上往往关注学校、专业类别,选择对自己工作有利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既有垂直流动,又有水平流动,即关注学历同时也要掌握适合于自己的本领。而农村职业教育既包括学历教育,又包括职业培训,且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其在专业设置上越来越与城镇中的工作岗位相衔接。因此,无论是追求学历,还是追求将来在城镇中谋求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农村职业教育都能满足转移人口的需求。鉴于此,农村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是必然的选择。
(三)由改变其原有阶层的愿望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了“十大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其中,农业劳动者阶层指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或主要的职业,并以农(林、牧、渔)业为唯一收入来源或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指无固定职业的劳动年龄人群(在校学生除外)。从这个分层角度看,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大多属于最后两个阶层,其他八个阶层人员大多生活在城镇。也就是说,如果转移人口想实现市民化,首要前提就是要先进入前八个阶层。
而个人所在的阶层与其所受的教育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有关(见图3)。现代社会阶层的划分以职业为依据,而职业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简言之,一个人所受的教育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相互制约和影响:一个人所处的阶层决定了他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选择,而教育的结果又通过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来影响未来的阶层,但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可以超越他原本的社会阶层对他的影响。同时,社会分层冲突论代表人物M·图明认为,社会分层的存在严重限制了非特权阶层的机遇,限制了非特权阶层的流动。
综上论述,如果一个非特权阶层想要冲破本身阶层的束缚向上流动,其首要前提就是必须有一个好职业,而如果想获得一个好职业,文凭技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兼顾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的农村职业教育,既能满足文凭需要,又能提供技能学习,自然而然成为农业转移人口冲破其原有阶层、实现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打破分层实现流动的角度看,转移人口接受农村职业教育是必然的。
五、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关系
(一)农村职业教育为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可能
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角度看,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向上流动及社会地位变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职业教育为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教育保障,有利于提高其受教育水平、掌握技术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更易于流向职业声望较高的行业,从而有利于使个人从分层结构相对较低的位置上升到相对较高的位置,为打破原有阶层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能。这一论断也被当今社会不断证实着。一方面,如今学历与职业高度相关。在各种形式的招聘中,几乎都有对学历的要求,而且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历要求在近几年逐渐提高,高学历与好工作似乎已经成为近义词甚至同义词。而一个好工作、好职位是获得市民资格的重要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能够找到好工作的知识能力与学历。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已经进城务工,但所处阶层仍然比较低下的劳动者,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在短期内提升他们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知识能力,为他们寻求好工作、实现市民化提供可能。而这种培训是普通教育做不到的,只能依靠职业教育来完成。
布迪厄(西方社会学家,强调家庭因素等先赋条件对学业工作或其他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支持者认为,先赋条件(包括社会环境、性别、家庭经济因素等)会对农业转移人口寻求良好工作岗位产生冲击,甚至先赋条件好的人会把较优越的工作岗位挤占致使留给转移人口的还是低下的工作。当然,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从整体来看,农村职业教育能促使转移人口向上流动,有助于他们的市民化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农村职业教育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从社会化角度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农民再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包括一般内容和特殊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其中的许多内容,如行为规范、理想信念,尤其是工作道德是需要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习得的,不是单纯地接受理论讲授就能掌握。在入城之前对农民开展职业教育,在传授生产工作技能的同时,把蕴含其中的思想、行为层面的要求同时传递给受教育者,不仅有利于他们在工作能力上达到城市的要求,同时在价值思想观念上也能贴近城市市民,有利于真正实现身心的市民化。
从社会化的途径来看,社会化主要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从类别上又可继续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规的社会教育,指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法院、监狱对犯罪人员的教养改造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的社会教育形式,包括社会风俗习惯、家庭教育影响等。一般来说,正规教育对人的影响较大,而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正规教育对转移人口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第一,农村职业教育是知识集中、信息固定的受教育场所,里面有专门的教师、系统的知识传播途径;第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生活指导性,它除传授给农民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外,能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农民学会解决理想与现实产生的冲突,适应复杂的城市生活;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社会规范性,通过农村职业教育可使农民充分认识城市社会规范的内容和意义,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规范与社会准则,从而约束农民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第四,农村职业教育具有角色培养性,在农民进入其他领域之前,也为其提供角色学习机会,以便将来成功承担某一社会角色。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对转移人口的再社会化具有特殊意义。它以比较完整真实的生产生活环境对转移人口实施教化,在传授其基本从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传授基本的生活规范和价值观念,帮助转移人口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转化为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
(三)农村职业教育促进转移人口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大体包括四个基本阶段:转移就业、均享服务、取得户籍资格、心理和文化完全融入城镇。当然,这四个阶段可以有跨越。但从这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不仅要实现职业上的市民化,而且要实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市民化,最后身心完全融入城镇。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向城市转移,这些农民必须在新的环境中获得生存的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必须不断地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
综上所述,转移人口要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并不是简单地掌握一门或几门技能本领就能实现的,他们更需要掌握、践行城市居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进行内化。鉴于此,首先,亟需对他们进行城市生活规范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城市生活规则、掌握城市人际交往技巧。其次,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释放因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再次,对他们开展城市文化生活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并内化城市文化,引导他们文明生活、文明就业,为实现市民化奠定基础。总之,就是农村职业教育要在转移人口未入城前帮助他们为适应城市生活做好铺垫,帮助他们减少初入城市生活的迷茫感,帮助他们形成与城镇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为适应现代生活奠定基础。
(四)转移人口市民化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诚然,转移人口市民化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方面,一大批转移者、失业者成为其潜在的教育对象。但在同等条件下,人们往往愿意选择普通教育而非职业教育,愿意选择建在城镇里的职业教育学校而非农村的职业教育学校。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究竟能把多少“潜在生源”变为“实际学生”是一个问题。另一方面,以转移人口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村职业教育,其所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一门生产技术能发财致富的职业农民,而且是既有知识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市民。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开设相关技术专业类的课程,还要开设一些有利于转移人口思想行为观念市民化的人文类课程。鉴于此,如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培养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市民”是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六、研究反思
虽然农村职业教育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和实际效果却不乐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水平不高所致。鉴于此,我们今后可从农村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角度出发来提高其教育质量,以便更好地为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服务。
(一)兴办职业大学
农村职业教育一般为中等职业教育,接受者大多为不能进入普通教育的青少年,以及本身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成年人。鉴于农村与城镇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差距,他们的劣势就会在与城镇内同样接受教育的农村人口相互竞争中显现出来。而许多人考虑到去城镇求学的费用问题以及家庭生计问题,往往选择就近入学。考虑到劳动者的需求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弊端,如在农村职业教育办得较好的地区创办职业大学,这样也可以满足劳动者的需求。
当然,职业大学的创办并不容易,首先要考虑到当地原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职业大学应该创办在那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较好的地区,同时可采用若干所强势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保持原有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同时还能达到强强联合的效果。
目前,从整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来分析,高等层次的职业在城镇发展尚困难重重。那么农村创办职业大学是否可行、发展前景如何、教育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的考证。
(二)输出地职业教育与输入地职业教育相连接
农村职业教育现有的办学条件难以满足转移农民的职业培训需求。同时,由于培训之前不知道农民进城后究竟从事哪种工作,就会导致农民进城前的培训难以做到有的放矢。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输出地职业教育与输入地职业教育联合办学的方式。在输出地进行职业教育时给每个受教育者一个“学籍”,里面详细记载受过何种职业教育、学习效果如何,在转移人口转入城市后,此“学籍”一直由本人保存,如果需要继续进行职业教育,就可根据“学籍”里面记载的相关信息决定学习哪门课程、免修哪门课程,这样把输出地教育与输入地教育连接起来,可切实做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教育。
注释:
①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全国总人口
②户籍城镇化率=非农户籍人口/全国总人口
参考文献:
[1]金三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创新与对策[EB/OL].[2014-05-31].http://www.dfdaily.com/html/8762/2013/4/2/972266.shtml.
[2]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的特殊价值——促进转移农民的市民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12-1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96.
[5]周易.清华大学调查显示中国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7.6%[N].中国青年报,2013-11-05(7).
[6]中国经济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EB/OL].[2014-05-3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01/20/t20140120_2161403.shtml.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99.
[8]董泽芳.教育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0.
[9]白杨.社会分层理论与中国城市的类中间阶层[J].东方论坛,2002(3):47-52.
[10]中国网.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EB/OL].[2014-
05-31].http://www.china.com.cn/chinese/MATERIAL/105530.htm.
[11]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12]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150.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