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牛精神”:挺起库区的教育梦

2015-08-18 14:01邱化民
中国教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库区老黄牛老师

邱化民

邓朝军,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文利镇搭简小学教师,34年教龄,被评选为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获2008年八桂优秀乡村教师奖、2009年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

在美丽的广西星岛湖畔坐落着一座小山村—收租麓村,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邓朝军就出生在这里。1981年,邓老师怀着对家乡、对库区无比热爱之情,开始他充满激情的教师生涯,一干就是34年。他把青春奉献给库区的教育事业,把爱倾注给库区的孩子,培养库区两代人。他用“老黄牛精神”执着追求,勤恳从教,爱岗敬业,爱生如子,舍家为校,谱写出库区教育事业的动人诗篇,使库区的孩子不断走出大山,实现人生的梦想。

一、舍军弃医从师梦

1980年,邓老师以几分之差没能考上大学,于是便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收租麓村务农。1981年,村里的小学教师只有4块钱工资,终因难以维系生活选择离开。村民便想请当时还在务农的邓老师来教孩子。邓老师眼看着村里的孩子10多岁了还没有上学,整天在湖里游泳玩闹,心里早已有了想法。当时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一直激励着邓老师。他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希望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为人民做贡献,即使路远也不放弃求索:因为身体体格相对较弱,他放弃当解放军的梦想;他想当医生救死扶伤,但并没有系统学过医学知识,肚子里只有一些基本常识。于是,想来想去,做教师成为他的最好选择。邓老师的两个弟弟在外地工作,父母也嫌家乡偏远难走,迁到升平街定居。他们都劝邓老师趁年轻时申请离开搭简,到外面居住,外面同样需要他这样的老师。可他却一次次拒绝:“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库区的山水养育了我,我要为家乡努力工作,报答家乡人民对我的养育之恩。”这个承诺,他已经坚守

34年。

二、竹排撑起求学路

由于受到星岛湖水浸,邓老师所在村庄四面环水,是一个孤岛,外出只能靠船和竹排,直到近两年才修起公路。在那之前,村里的孩子到学校读书要过两个很宽的渡口,上学极不安全,尤其遇到水流湍急时,就更危险。

从邓老师成为代课教师起,他就自己动手做了两个竹排,停在渡口,按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风里来浪里去。他每天5点左右起床,叫醒睡梦中的孩子。为了保证安全,他还会提前到渡口察看水位。有一次碰上库区下大雨,邓老师正载着孩子去学校。快到渡口之际,竹排被一个麻袋钩住,不得动弹,孩子吓得都要哭了。邓老师安慰孩子不要害怕,让大点的孩子照顾弟弟妹妹,自己跳进冰凉的湖水中,用力把麻袋弄开,才让孩子脱困。

这条艰难的求学路,他一直坚持了13年,行程达5万千米,风雨无阻,从未迟到。即便生病了,他也会硬扛着,实在撑不过去,才会请村里的大人代劳接送孩子上下学,还不放心地再三叮嘱。乡亲们亲切地称他是库区孩子的“保护神”。

三、严师慈祖教生忙

邓朝军在学习习惯上,对学生要求严格,但在生活上,又像孩子的爷爷一样,照顾他们,关心他们。学习上,邓老师要求学生勤奋努力,发扬“老黄牛精神”,严谨认真,踏踏实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不能有半点儿疏漏。相比学知识,邓老师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做人和做事教育。他经常讲的一句话是“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学生的做人做事树立榜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奉献精神为学生树立精神丰碑。

邓老师在教育上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学教法,常常对一些较为内向、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开“小灶”,循循善诱,加倍关爱。班上的陈超祖成绩全班倒数第一,是全校出名的“捣蛋鬼”。为了使他的学习成绩尽快跟上来,邓老师多次到他家了解情况,与他谈心,使他认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文化,长大了做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光贪玩是不行的。除了家访,邓老师还在放学后抽时间给他补课,不断激励他求学上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赶上来了,现在还考入广西大学就读。

由于库区条件艰苦,许多成年人外出打工,留下孩子和老人在村子里,留守儿童情况严重。邓老师十分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尤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和他们聊天、谈心,用爱心陪伴、照顾他们,用真情感化他们,就像对自己的子孙一样关心他们。他还常常拿出不多的工资解决孩子付不起学费、生病不看医生、买不起校服和文具等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种种问题。课余,邓老师还经常与孩子一起跳《小苹果》,和他们打成一片。孩子在电视上看到《小苹果》很流行,问邓老师会不会。邓老师虽然不会唱歌,但也表演过歌曲广场舞的几个动作,把孩子们逗得人仰马翻。孩子们喜欢他,愿意和他玩,他也乐在其中,帮助他们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学生们亲切地叫他“爷爷”。正是邓老师时常与孩子交流,混在一块,于是他能了解到更多孩子的信息,同时也能用更好的方式激励孩子走出大山。邓老师以严师来严格要求,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培养严谨的作风和勤勉的习惯,又如慈父般陪伴和鼓励,给了学生快乐成长的童年,培育他们豁达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学有方效果佳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邓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邓老师谦虚好学,总认为自己学历低,便不断充实自我,抓紧时间和机会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他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有“一潭水”才行。因此,他积极参加函授学习,坚持在职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做到学无止境,学到老,用到老。他任教34年,其间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积极投身新课改,推行启发式教学与愉快教学,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绩26次获镇级奖,2007年获县教学质量管理个人一等奖。他教过的学生里已经有48名考上大学,可以称得上桃李满天下。这对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村教师来说是最大的成就和荣耀。邓老师身体力行,勇于创新,教学成绩不断提高,赢得教师的信赖和学生的爱戴。

而邓老师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库区孩子们因为离家远,中午不能回家。一些学生自带午饭过来,而有些只能等下午放学后回家再吃。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和自己的工作,他牺牲自己的午休时间,和孩子在一起,给他们做单独辅导,安抚他们休息,自己就趁机批改作业、准备教案。几十年冬夏,他从来没有午休过。据他的同事介绍,有一次路过一个班级,听到一个孩子和邓老师说:邓老师,你好像我的爷爷,我给你捶捶背吧。这是孩子对他最大的认可和信任。

孩子是山村的希望,是家庭的希望,同样也是邓老师的希望。从当上代课老师的那天起,摆渡学生13载,从教34年,三尺讲台成为邓老师施展抱负、回报家乡的舞台。爱岗敬业,勤恳从教,爱生如子,舍己为人,舍家为校,甘为孺子牛……他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视作自己终身发展的事业,在祖国的基层乡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就如一匹坚毅的“老黄牛”,用仁爱教育为山村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点亮希望之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任媛媛)

猜你喜欢
库区老黄牛老师
柘溪库区人民“靠山吃山”之我见
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公投在即
伊拉克政府军入主基尔库克
不爱叫的老黄牛
老黄牛
开捶背店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老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