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晓锦
【摘 要】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学生德育教育迈上新台阶。目前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教育,还要拓宽德育教育的宽度和深度,突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寻求有利环境,提升德育教育的功能。本文从目前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入手,探析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教育 现状 措施
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首要前提,小学阶段是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小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思想基础的重要时期。
一、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学会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综观上述内容,小学生德育教育包含以下主要内容:一是爱祖国。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二是爱人民。让孩子们从小知道是劳动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知道劳动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要有尊重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三是爱劳动。让孩子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四是爱科学。让孩子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各种封建迷信活动。
(二)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特点。一是有爱心。德育教育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爱心,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行为表现;了解环境变化对他们的影响;了解他们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二是有的放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大道理,防止成人化;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要针对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能够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三是以身作则。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四是有引导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学生内部活动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良好的素质形成,需要教师平常对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引导。
(三)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目标。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二、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在现有情况下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德育目标大而宽,没有明确的序列,缺乏因材施教的指导原则。人的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学校德育的目标需要形成一个比较细致的目标序列,并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
(二)知行分离,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德育知识的灌输,但缺乏德育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学生上课时间安排紧凑,课后学生分散,不好组织;二是教师缺乏德育实践的培养和训练,不能很好地组织;三是很多学校没有重视德育实践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建构多层次的小学德育目标体系。张人杰教授提出:道德价值观可分为四个层面:即“应该提倡的”“必须做到的”“允许存在的”“坚决反对的”。学校德育需侧重的则是“必须做到的”和“坚决反对的”两个层面。在建构小学德育目标时,除了考虑到德育自身的层次性,在德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上也应体现年级段的特点。
(二)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在学生安全首位的原则指导下,丰富德育实践活动。比如每天的升国旗活动,让学生要在这经常性的活动中,了解国旗的常识及其含义,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切身感受国旗的庄严和神圣。注重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标志。我们要有意识地创设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品德学习和品德践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学校德育教育虽然具有计划性强、组织性强等优势,但也因过于规范化而压抑了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要改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封闭式德育教育模式,注重利用学校外部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相互沟通,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把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得以延伸与补充,使德育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发挥全方位的、主体的、综合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