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一词起源于古罗马。本义是“束棒”, 指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杖,其中间常夹有一柄锋刃向外的斧头,在古罗马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
当时,罗马的每一个执政官都有12名侍卫官,侍卫官肩上扛着一束打人的棒,棒中间插着一把斧头——这束棒就叫法西斯,象征着权力,也是用来处死犯人的一种刑具。倘若有人犯了严重罪行,执政官宣判:“用法西斯对他处以死刑。”侍卫官便用法西斯狠狠抽打罪人,直到打得皮开肉绽再让他跪在地上,从法西斯中抽出斧头,砍下头颅。这就是“法西斯”的来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等国对内取消民主,对外实行武力侵略、民族压迫和种族灭绝,人们用“法西斯”来形容这种极端反动的专政形式。
对于法西斯,较为准确的定义是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顶峰的各种崇尚暴力的国家主义和极权主义运动。而它的创始人就是墨索里尼。
“脸”到底在哪儿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脸色、脸面,可是,人的面部除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其中的“脸”是“睑”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还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都是“颊”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没有“脸”以前,“面”就是“脸”。《说文》曰:“面,颜前也。”《汉书·匈奴传上》中的“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文中的“面”都是“脸”的意思。今天还在流传的“面子”“面红耳赤”“不看僧面看佛面”中的“面”仍是“脸”的意思。
到了唐代,“脸”和“面”就基本一致了。岑参的诗句“岸花仍自羞红脸”中的“脸”已经是今天的“脸”了。《水浒传》第二十一回:“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宋江骂时,扭过身回道:‘你不羞这脸!”此处的“脸”当然也已是脸了。
以后更为普遍,一直到明清之前,“脸”和“面”用法一致,都是书面用语。也就是说,“面”在当时依然盛行,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中的“面”如果换成“脸”,就大煞风景了。
沿袭到现在,脸和面范围虽然一致,但我们通常把“脸”当作口头用语,而把“面”当作书面用语了。 (文/刘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