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婷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影响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方式以及体制等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立足于创新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15202
1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生管理就是高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以及协调的总称,其目的就是培养社会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高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高校受到场地、资金等限制,导致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而学生作为教育改革的对象,需要积极引入大学生的参与性,如果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改革不支持,那么就会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社会实用型的专业人才,在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因此需要高校开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最后是适应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需要。随着我国法治化战略目标的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已经成为当前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2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落后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以班级为单位,与学年制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但是随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授课教师以及上课时间等,这样一来就会淡化班级的概念,因此班级的管理职能也就会被削弱,因此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要求。另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也比较落后。高校学生管理的对象师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但是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仍然采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他们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常常以强制性的约束力和规范作用限制学生的行为,比如学生在犯错之后,学校更多的以处罚性措施对其处罚,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想教育。
2.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单一
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而言,高校学生管理主要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方法,采取平等交流教育解决问题的机会比较少,“强制性”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比较常用,虽然采取强制性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不正确行为,但是基于当前网络世界对学生思想的冲击,使得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高校采取的强制性约束方式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僵化。造成此种问题的原因就是高校的学生工作环境比较闭塞,没有与社会建立互动关系。作为培养社会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改变高校的“偶然环境”,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要采取积极地姿态应对高校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并且给予解决。
2.3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匮乏
随着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递增,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匮乏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匮乏是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首先高校学生辅导员树立严重不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就是辅导员,但是高校辅导员的数量与教育部的要求甚远,其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可以说辅导员数量的不足很难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关心,尤其是辅导员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学生问题的扩大化;其次高校学生辅导员队伍质量参次不齐。高校辅导员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辅导员,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辅导员,他们的质量很难得到保证,以专职辅导员为例,高校辅导员主要是由青年教师构成,他们工作经验缺乏,甚至部分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他们不能科学的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学生管理工作环境比较复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无法避免每日的行政事务工作,结果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去从事学生管理具体工作。
3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在强调人文教育的环境下,高校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一是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开展服务型管理模式。把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高校管理者将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实现人性化管理。具体就是高校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细节都要强化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高校要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包容,允许学生犯错,鼓励学生自行改正错误;二是树立民主理念,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民主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随着高校学生自我认识的不断提高,学生要求平等参与与自身切实利益相关的意愿越来越强,因此高校就必须要树立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意愿,赋予学生合法的权利,比如高校在制定学生管理规则制度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另一方面高校也要改变传统的行政化工作模式,主动为学生提供服务;最后树立法制理念。在依法治校的环境背景下,高校要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让学生懂得合理应用自己权利的意识,比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不合法的体罚时学生可以拿去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也要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
3.2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治校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高校要结合我国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立足于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規章制度;二是建立权责一致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师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切入点,高校要结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合理划分学生管理工作职能,明确高校各个部门的职权,解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越权、错位”的问题;三是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评价体系。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结果需要依靠相应的评价体系判断,结合当前社会对高等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评价体系还要进行改变与创新,改变过去以侧重学生成绩为主的单一模式,而是要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管理考核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
3.3拓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途径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就是找准落脚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新形势的变化,拓展学生管理工作新阵地: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拓展思想教育平台。思想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高校一定要重视学生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当然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改变传统的以灌溉式的教育模式,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发挥网络优势,让校园网站成为学生管理的新平台。网络在高校中深受大学生的喜爱,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高校利用网络加强宣传,提高对学生的合理引导。因此高校要重视网站建设,加强网站内容的弘扬主旋律,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展网络办公。例如高校建立网络心理健康辅导信箱,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拉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
3.4推进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队伍主体是高校辅导员,因此高校要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质量: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聘任制度。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将德才兼备的人才引入到高校学生管理队伍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质量。另外高校也要及时根据高校教育发展工作要求拓展辅导员的数量,满足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完善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加强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发展辅导员队伍发展机制就是要求高校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为辅导员搭建平台,鼓励辅导员在平凡的岗位上进行创新,并且也要鼓励有经验的专业辅导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辅导员队伍的质量的以保证。当然高校在各项政策上也要倾斜于辅导员,比如在职称评定上要多给辅导员一定的名额;最后高校也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养机制。通过培养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加强对辅导员的岗位培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当然除此之外,高校也要尽可能减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将非学生管理工作业务脱离辅导员的工作体系中。
参考文献
[1]赵建华.关于加强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02).
[2]白海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問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9,(11).
[3]金更兴.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与机制[J].新西部,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