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明族
有句话说得好:“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句话应植根于我们每位班主任的心中。因为每个班级中的孩子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可能没有后进生。如果对这类学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不仅班级工作难开展,同时班级的前途也堪忧。从教十几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变“后进”为“先进”,才能使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的群体。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
一、激励法
激励是教育管理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鼓励,是对他人的思想、言行进行认可、肯定性的评价。激励能够强化人们的行为习惯或行为倾向,增强其发生行为的动力,激发其自信心。
后进生最缺乏的是自信心,觉得自己这样不行,那样很笨,因而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被动,生怕被人嘲笑、看不起。老师掌握了后进生这些心理特点,要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有意激励这些学生大胆去学习、思考、做事。无论他们做得多么不完美,哪怕只完成了任务的十分之一,老师也一定要不失时机地肯定其所完成的部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以完成得更好。激励法可以给进生树立起自信心。
二、表扬法
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包括成年人),后进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班主任要时刻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契机。
我在教学管理中运用适当的表扬,达到了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健全后进生品质、促进后进生全面发展的效果。有的后进生因表扬而心胸豁然开朗,学习“更上一层楼”。当然,表扬要注意方式,根据情况,哪些学生适合个别单独表扬,哪些学生适合全班集体表扬,要以此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班风。
三、反复法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后进生,使后进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对后进生教育了半天,可往往管不了一天、两天,他又犯了。对此,有许多班主任都感到很恼火,也很无奈。其实出现反复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因为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作为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要允许其反复,不怕反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深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对出现反复的后进生,仍然要尊重、信赖,要坚定信心,对他们在转变过程中重犯错误不急躁,问题严重不嫌弃,屡教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要善于从反复中看到进步的闪光因素,给予鼓励,激发他们战胜自我的信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后进生逐渐转化。
四、和谐法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得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时多关心照顾他们,正确巧妙地处理好他们遇到的问题。同他们交朋友,一块讨论问题,一块参加活动,用爱心温暖他们,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热情地对待他们。一个威严的老师只会把话说到学生的耳中,让他们被动地知道什么是他们不能做的;而一个慈祥的老师,却可以把话说到学生们的心中,让他们知道什么是他们应该努力争取的。另外,还要注意帮助后进生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使他们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只要我们心中怀有一份真爱,就没有打不开的锁。当来自老师和集体的爱被后进生实实在感受到时,也就是他们迈开步伐进步之时。
总之,与其每天抱怨后进生不爱学习而又调皮捣蛋,不如转变思想,正确善待后进生,多给予他们帮助,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彻底转变他们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手段,真正扣住后进生的心弦,使每堂课都变成一次愉快的学习旅程,让后进生在玩中练,乐中学,这样就一定能够普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