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原始岩画中哲思精神与图式意趣

2015-08-18 07:18冯大康张青荣淮海工学院222005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人面禾苗岩画

冯大康 张青荣 (淮海工学院 222005)

连云港地处苏北,文化久远,古迹丰富,多达30余处石雕石刻分布于锦屏山、孔望山、东磊等地,可谓星罗棋布,异彩纷呈。在苏北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发现于1979年的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原始岩画(如图),它大约是4500年前东夷原始部落创作的磨刻画,为世界最早的石刻岩画。将军崖岩画由于年代久远,画面形象神秘莫测,很难破解,被专家称为“东方天书”1。笔者经过长期考察认为,将军崖岩画独特的画面语言不仅明确地散发出人类早期中华传统哲思信息,而且与国内其它原始岩画相比,匠心独具,图式意趣昭然。本文试以传统哲思研究为基础,从现代图式解读的角度分析其画面形式特点,尝试管窥这“天书”之神秘一页,为将来的艺术创意开发作下铺垫。

将军崖岩画第一组线描

一、远古哲思的早期体现

法国艺术史学家埃马努埃尔曾言:“自人类成为智人以来,他们就在岩石峭壁上画画刻刻留下自己的印记2。”作为原始人留下的充满智慧的杰出代表性作品,将军崖岩画的智慧首先体现于其间蕴含的远古哲思。

1.天人合一与出世精神的体现

将军崖岩画完整的构图形式、流畅的线条及特色的象征符号,我们完全能感受到它蕴涵的哲思内涵和气息。画面中各图形均按一定逻辑关系分布、大小错落排列,画幅宏大不乏精细。三组图像依山坡形态而绘、共同构成完整的画面表达,东方绘画“计白当黑”的构图式样语言在此处也初露端倪。相对而言,我国其它地区的大部分原始岩画构图形式基本都是单体形象或者单幅为主,图像各自为政,互无关系,独立存在于相对封闭的时空当中,这种单独单幅图形主要存在于贺兰山、阴山岩画中,而满构图中各形象以单元图形排列组合则存在于我国沧源、花山、华安岩画中。将军崖岩画的线条非常有韵味且细致耐看。仔细观察,将军崖岩画线条虽为岩石磨刻而成,艺术创作手段虽然原始粗拙,却磨刻得粗细有致,创造出在浓厚金石韵味基础上的洒脱、奔放与流畅,显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自然生动,仿佛是天外来客的鬼斧神工或者大自然的超然造化。在画面图形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将军崖岩画更是独领风骚。我国现存古代岩画,多为游牧业部落的遗存,原始农业部落的石刻作品,将军崖还是唯一的一处3。我国它地方岩画多表现独形人面、狩猎、舞蹈人纹或抽象文字等图形,而将军崖岩画中不仅9个主体人物面、表情和姿态相各不相同,而且还包含了众多禾苗、树叶、太阳、星辰等自然符号。透过这一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将军崖岩画中暗示了人与自然相依存,人与日月星辰同步运转的生息观念。东夷部落地处黄海之滨,隔绝于尘世烦扰,与自然融为一体。将军崖岩画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中最早和“天人合一”自然观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间”的、超然出世的农耕渔乐思想。

2.美善统一与入世精神的体现

孔子美学思想的“美善统一”,主张形式与内容统一,作品中各独立因素相互融汇贯通形成整体美。将军崖岩画地处一片四周低、中间稍高的平顶山,立面轮廓形似苍穹。山中央立三块巨石,巨石上分布着与岩画图形相似的圆形凹窝。从形状与位置关系分析,三块巨石应表示撑天柱。天柱周围三、四米范围的岩面光滑无刻绘,可见将军岩下方空地乃祭天神之地。人们顶礼膜拜天柱,求天神降福岩画中所绘内容。二维岩画与三维巨石呈现出东夷人对自然的巧妙组合。此外,将军岩与孔子间似乎还有另一不解之缘。距将军崖东向2公里处有一“孔望山”,据载“孔子尝此登山,以望东海(指黄海)”4,据海洋东移推算,四千多年前的将军崖也正处黄海之滨。虽有着两千年的时空隔断,但立于同样位置、处于同样的碣石环境、面对同一片大海,孔子与东夷人相似的心境与情怀当油然而生。历尽沧桑的山石述说着世事坎坷与生存的艰难,而大海边星星点点烂漫的山花5又将让他们共同感受到人世的美好与希望——“面对大海、春暖花开”该是何等令人怅然释怀、充满遐思的画面!即使生存再难,但为了那片灿烂,也应积极面对自然、勇敢投身各项生存活动——将军岩所体现积极从容的画面气质正好与孔子所坚守的入世思想相默契。由此,将军岩与孔子更近了一步。

二、自然物象的图式趣味

正式提出图式概念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图式是联系感性与知性、直观与概念的中介和桥梁。将军岩独特的画面样式与视觉符号呈现出东夷人在认识与表现事物过程中较为显著的图式认知、图式想象与图式创造。

1.有意趣的“狰狞”

按照心理预期中的图形结构关系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对象,这种预期图形关系被现代图式心理学家称之为“先验图式”。在将军崖岩画中,9个怪异的脸谱似的人物面部均不规则的圆型构成其轮廓,面部表情丰富而古怪,有的似怒还笑、有的且喜且嗔、还有的惊骇、有的庄严。更为奇怪的是这组人物躯干部分均由一根歪歪斜斜的线条与面部相连,一直贯穿到地面的像禾苗上,似乎从禾苗中长出了一张张怪异的脸谱,摇摆着细腰向人们展示着其凶悍与力量,看上去古怪狰狞,颇耐寻味。对于将军崖岩画图像的解读,各界专家学者各持己见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在天人合一、美善统一思想的招引下,各类人面可能为部落各职务角色化身;长线相连的人面与禾苗,为东夷强烈的生命意识与种族延续的本能所趋,他们既希翼人的生长如植物般快速、繁茂,也寓意人来自自然、并与自然共繁生息、互为生命纽带的关系;同时借岩画整体构图的向心效应以增强部落凝聚力。将军岩所呈现各样人面、植物生长想象以及整体构图的“先期图式”,不仅源于敬神祈福的动力,它们更来自东夷人对自然的积极思考、对人与自然大爱的气度、劳动间的幽默诙谐、对生活轻松意趣的心态,这份思考、大爱与幽默意趣则转换为对图形重组的先期想象,在东夷人有意味、趣味的先期想象中,异于自然的新图形诞生了。

2.“会飞”的几何形

图式学指出,所创造新图式不是被动被主体接受,而是积极影响主体眼光,改变他们“看”的习惯6。将军崖岩画中众多人面、禾苗、树叶、太阳、星辰等自然符号主要以圆、方、三角形等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与国内其它地方多数几何造型岩画相比,将军岩画中的几何纹变化更为丰富、各个几何形之间整体关联性更好、形象刻画也更为生动有趣,不仅9个人面和其它自然图形符号形态各异,而且图形排列组合灵活多变。大小9个形态表情迥异的脸谱似的人面,人物面部最大的一个额宽脸阔,上面较圆而下部略尖,面部线条和纹饰较为复杂,四个菱形图案似为四只眼睛,又似部落首领或者具有特异权利或能力的标志性图腾符号。其余8个人物面部纹饰各不相同,但除了中下的一个较小人面有3只眼睛外,其余都由封闭的圆圈中间加个点组成眼睛,且左右对称。这些人面布局疏密恰当,错落有致。有的如长者,在宽厚慈爱中透露着威严;有的如勇士,额头上网格形以及面部锐利的倒倾斜线形纹饰透出强悍与威慑;有的如少年,神情警觉,惊恐的双眼似乎难以掩饰对世界的好奇;有的如莽夫,咧嘴大笑而面目狰狞;有的如逝者,没有了躯干,脱离了地面,孤独的面孔在半空中摇曳飘零……所有的人物形象聚拢在最大的人像周围,像是部落家族在田间舞蹈,又似不同的角色在一起举行古老的仪式。与下方禾苗、上方星宿图形结合起来看,这些由不规则几何形构成多变的人面都朝一个方向倾斜,似乎处于失重状态而飘飞在空中,似乎在暗示着天、地、人之间的奥秘关系,不得不让人佩服原始东夷人的整体构形观和宇宙观。

3.原始图形中的现代“图式”

原始时期人们的心理预期图形关系形成也许是无意识、偶然的。但无论如何,将军崖岩画表明,几千年以前,在遥远东方的黄海之滨,生活在海州湾的古东夷部落人已经具备比较高超的画面组织能力和整体形构能力,他们已经基本懂得人的视觉心理,而且完全能将现实生活中的物像按照主观想法艺术化地转化成审美形象,这种新的审美形式必经过能动地、创造性地建构才可产生,这是现代艺术最常用的手法,在现代图式学理论中则表现出必然的图式创构思路,但我们很容易地在几千年前遥远的中国东方锦屏山将军崖岩画中见到了古今想通的图形图式创构手法。例如树叶似的人面,用眼睛替换掉局部叶脉的“异构”法,将鸟喙似的人嘴、面具图案线条、叶脉等多种形象集于一身的“同构”法,多层光环组成同心圆的太阳、圆中加点的眼睛在画面多处重复使用的“增构”法,以及将三角形、圆形、网格形、与人面、禾苗、眼珠、星宿同形不同质的东西结合使用的“重构”法,如此等等无非是增加图形图像与现实自然物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这时,不合逻辑的形式产生了逻辑性的结果,创作者的目的就达成了。仔细对比东西方现代造型艺术与将军岩画中的远古图式,虽时空几千年之隔,但诸多艺术手法的一致性,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它们的千年牵手。而这也正如其间所折射的古贤哲思一样——远古时期可能早已萌生,只是从未被智慧之眼发现并以专门文字记载而已。

三、原始岩画的现代开发应用

经过较长时间机器文明与工业化大生产,人们逐渐对过度物质追求和城市扩张感到厌倦,也对当时的艺术感到困惑,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在原始艺术中找到了新的可能。马蒂斯、康定斯基、米罗等众多的西方现代主义大师从原始艺术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了艺术创造的灵感,将形式符号与情感宣泄的依据以及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反思重新追溯到艺术生发的源头上。回顾美术史,各个时期的艺术对原始艺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回归,不仅包括绘画,也包括雕塑、建筑及艺术设计等各个领域。将军岩画,这件具有特色风格与深厚内涵的远古艺术品,其折射出原始人对自然物象的图式认知、想象与图式创造,透射出人们对自然、社会、人性的积极思考,它蕴涵的思想智慧和美学技巧值得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者大力借鉴和挖掘,它的神奇浪漫的图形元素和视觉语言值得生活在连云港市的人们率先开发和享用。

注释:

1.李洪浦.太平洋岩画[M]. 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113.

2.(法)埃马努埃尔·阿纳蒂,刘建译.艺术的起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0.

3.李洪甫.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遗迹[N].光明日报,1981.04.27.

4.赵慧芝.连云港市志[S].方志出版社,2000:109.

5.同上,235.

6.温纯如.康德图式说[J].哲学研究,1997(07):27.

猜你喜欢
人面禾苗岩画
观岩画
揠苗助长
揠苗助长
人面何去 桃花且笑
禾苗上的露珠
阴山岩画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岩画系列
有趣的折纸
神奇的人面动物